江 山
摘 要:兒童圖書館啟蒙于英國,肇始于美國,后逐步波及至歐、美、亞等其他各國。從19世紀至20世紀40年代,兒童圖書館事業在世界各國得到了蓬勃的發展。20世紀初,兒童圖書館被介紹入中國以后,國內在兒童圖書館的理論和實踐上取得了諸多的成就,影響深遠。然而,由于經濟文化發展水平上的差異,中國與世界各國在兒童圖書館的發展上也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關鍵詞:世界各國 兒童圖書館 發展
中圖分類號: G258.7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6938(2011)01-0010-06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Library in the World from the 19th Century to the 1940s
Jiang Shan(Hefei University Library, Hefei, Anhui,230022)
Abstract:Children's library originated in Britain and formed in the USA. From then on, lots of children's libraries were established in other countries of the world, which had been developed from the 19th century to the 1940s. Children's library had been introduced into China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Lots of articles on discussing children's library, which were very important, had been written by Du Dingyou, Dong Mingdao, Zeng Xianwen and so on. Meanwhile, many children's libraries had been established in China. The level of children's libraries in China wa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other country because of different level of economic and culture.
Key words: countries of the world;childrens library;development
CLC number: G258.7Document code: AArticle ID: 1003-6938(2011)01-0010-06
兒童圖書館是伴隨著公共圖書館的興起和發展應運而生的。就世界范圍來說,英國的兒童圖書館早在18世紀末就已經初步形成了。1797年,英國伯明翰的圖書館內就附設有兒童閱覽部,凡要借書閱覽者,每周只需要付一便士的費用即可。1803年1月,賓厄姆在美國康涅狄格州索爾茲伯里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兒童圖書館賓厄姆青少年圖書館。該館藏書150冊,專門為9歲至16歲的兒童開辦的。此后,隨著產業革命的迅猛發展以及圖書館事業在世界各國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兒童圖書館的發展也由英、美等國快速地遍及法國、德國、加拿大、日本等其他國家。19世紀末,在維新派“教育救國”思想的影響下,兒童圖書館被作為“啟迪民智”的教育機構被一批文化教育界的有識之士介紹到中國。從此,中國的兒童圖書館事業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1 國外兒童圖書館的發展
1.1 英國
英國兒童圖書館的創辦是比較早的。1861年,英國的曼徹斯特公共圖書館就設置了兒童部。1865年,伯明翰公共圖書館開始對兒童借書。同年,巴梗黑德首創了英國的兒童圖書館。隨后,全英各地紛紛仿效,至1929年,已達百余所。各地的兒童圖書館以附設于可羅登公共圖書館者為最大,其設備亦較為新奇,藏書較多。該館更是經常將圖書用汽車運到各小學校,以供小學生就近借閱。[1 ]隨著兒童圖書館的發展,英國圖書館協會于1947年專門成立了青少年圖書館部。
1.2 美國
美國雖然創辦了世界上最早的兒童圖書館,但兒童圖書館的正式興起是在19世紀20年代才開始的。1827年,美國麻省創設了一個非正式的兒童圖書館,其經費由財政負擔。該館于1838年附設于納克敦社會圖書館內。1885年,哈諾耶女士又首先提出創辦兒童圖書室的理念,并成立了兒童圖書分館,后來該館成為紐約公共圖書館的兒童部。1890年,不爾克林公共圖書館亦分設一部為兒童閱覽室。至此,兒童圖書館閱覽室已成為公共圖書館重要的一部分。1896年,著名的圖書館學家杜威在《公共圖書館》雜志上發表了《圖書館要特別注意兒童的要求》一文,對兒童在圖書館中的權益尤其關注。1897年,美國圖書館協會集會于費府,就兒童圖書館問題進行了專題討論,并形成一項重要的決議案。由此,美國對于兒童圖書館的重視可見一斑。
值得注意的是歐戰之后,美國在法國災區成立了美國委員會圖書館組。該組織在法國哀斯尼區內四縣開辦兒童閱覽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卡孫女士為該組織的委員,關于在災區建立兒童圖書館的重要性,她在1920-1921年的年報里就寫得道:“災區的鄉村里,有極重大的事情要去干;但是兒童的教育和訓練,尤為重要。因為恢復法國曾損失的事業,大部分非希望他們將來的建設不可呵!” [2 ]因此,卡孫女士所在的組織在該地區建立了5個獨立的閱覽室。另外,在11個戲院的休憩室以及34所學校內設立了閱覽室,以方便兒童閱讀。據不完全統計,這些圖書館(室)在5個月的時間里,書籍的借出次數就達11064次。加上巡回圖書館借出的11199次,總數達22263次。
1.3 法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法國并沒有如在英美兩國出現的兒童圖書館。不過早在拿破侖時代,政府就有在學校設立圖書館的嘗試,這項運動后來漸漸地發展起來。從1833年到1848年,法政府由各縣委員會經手,發放到各學校去的圖書就達百萬卷以上。法國政府對于學校圖書事業的支持力度持續增加。1861年,教育部分發給學校的圖書約6萬2千卷,價值6萬法郎。1863年,增加到20萬卷,價值20萬法郎。日后逐年增加。在1867年,法議院為學校圖書館事業籌集10萬法郎作為特別經費。1867年,又將此項經費增加到12萬法郎,1878年,達到了20萬法朗。[3 ] 1862年,法國教育部長魯蘭氏就學校圖書館專門制定了相關的規程。1915年制定了新法律,比1862年的更為進步,使圖書館的設立成為學校的重要任務之一。1919年又通過其他法律。也是在1919年,法國的一所公共圖書館第一次開設了兒童圖書室。1924年,巴黎的兒童圖書室在美國人的援助下開館,該館并沒有專門的圖書室,由館員根據需要隨意劃出一塊區域,供兒童使用。至1939年,法國共有15所獨立的兒童圖書館(室)。1945年,法國的國民教育局設立了圖書館部。此時的兒童圖書館并未得到真正的發展,但卻為其20世紀60年代中期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4 日本
早在1887年大日本教育會附屬圖書館就開設了小學生部。1905年,在東京開設的修道書庫被公認為日本兒童圖書館的最初形態。1908年,東京日比谷圖書館設有兒童閱覽室,標志著日本兒童圖書館的真正創立。1914年,該館兒童閱覽室改為免費開放。至1918年,日比谷圖書館等19個東京市立圖書館開始向市內130所小學發送新的圖書目錄,并對學校實行團體借書。1922年,橫濱市立圖書館著手興建新館舍,計劃兒童室容納100人。1937年,日本在小學國語課本第九冊內編入“圖書館”這一課。1939年,文部省開始推薦兒童讀物。1945年,日本本土遭受美軍轟炸,包括日比谷圖書館等設有兒童閱覽室的圖書館在內的許多圖書館被炸毀。1947年,又成立了再生兒童圖書館。至1949年,日本有9所市立圖書館開設了兒童圖書閱覽室。[4 ] 在亞洲國家中,日本兒童圖書館的發展是比較早的,也較為成熟。
1.5 其他國家
英美兩國創始兒童圖書館以后,風氣漸開,傳于世界各地。除上述英、美、法、日外,兒童圖書館在美洲、大洋洲、亞洲、歐洲等其他國家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茲簡要列舉如下,以窺其他國家兒童圖書館發展之概況。
(1)美洲。1907年,加拿大渥太華州的12個圖書館對兒童開放,其中8個館設置兒童室。1935年,巴西圣保羅市立兒童圖書館成立。
(2)大洋洲。1901年,澳大利亞波特·阿德勒道協會設立兒童圖書館。這是澳大利亞最早的兒童圖書館。1908年,新西蘭在澳克蘭的里茲分館首次設置兒童室。
(3)亞洲。1911年,印度在巴洛烏達圖書館也設置了兒童室。1944年,以色列為培養包括兒童圖書館員在內的一批圖書館員,在特拉維夫首次舉辦為期10天的短期館員講習班。
(4)歐洲。1911年,德國在柏林的巴斯塔洛奇、佛雷拜爾圖書館設置兒童圖書室;瑞典在斯德哥爾摩成立了私立圖書館,后又并到市立圖書館;荷蘭在海牙、阿姆斯特丹等公共圖書館設置了兒童室。1919年,比利時蒙斯兒童圖書館開館。1920年,奧地利的國民教育會館內設置兒童圖書館。[5 ]1949年,國際兒童圖書館在西德慕尼黑開館。應該說,至20世紀初葉,除了非洲尚無確切的文獻記載外,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建立了自己的兒童圖書館,且有不同程度的發展。
2 國內兒童圖書館的發展
2.1 國外兒童圖書館的影響
1909年,蔡文森有感于歐美各國以及日本兒童圖書館的發展,在《教育雜志》上撰文,就設立兒童圖書館的若干問題提出了具體的辦法。蔡氏主張將兒童圖書館中的書籍分為初等部和高等部兩部分。前者可隨意閱覽,后者則須出示證件方可借閱。為了增加兒童閱讀的興趣,他還建議在閱覽室內宜多設掛圖、標本等,且允許播放音樂。同時,利用小黑板、讀者信箱以及登記簿等,加強與兒童進行聯系,更好地為他們服務。另外,特設談話時間,讓兒童自由交流。[6 ]蔡文森關于兒童圖書館的相關理論是受日本東京日比谷圖書館中特設兒童圖書館的啟發而闡發的。日比谷圖書館的館長為文學士渡邊又次郎,其兒童圖書館將圖書分為8類,并將這些圖書分為一二兩部。第一部陳于書架,兒童可自由取閱。第二部必須經過館員之手,方可借出。[7 ]
2.2 國內對兒童圖書館的理論探討
鴉片戰爭以后,中國的國門被打開,與西方國家的交流日益加強。特別是新文化運動以后,隨著科學民主觀念的深入以及教育救國運動的蓬勃開展,關于中國的兒童圖書館的理論探討也逐步開展起來,且所涉及的理論的深度和廣度亦前所未有。
1926年,楊鼎鴻即在《教育雜志》上發表了題為《兒童圖書館在教育上之價值》一文。在文中,他指出,設立兒童圖書館有助于學校的教學工作,有助于提高兒童自學的能力。[8 ]與楊鼎鴻一樣,李振枚在肯定兒童圖書館可以讓兒童得到無限制而活動的知識的同時,認為“辦兒童圖書館,絕不是在一個教室里,劃一分空地,陳設幾只書架或書櫥,擺幾本書,就可以算的;要有集會室、閱覽室、實驗室、作業室。” [9 ]由此,李振枚對于在社會上普遍提倡的辦簡易兒童圖書館的思想還是有自己的判斷的。早在1910年5月,歐美各國在巴黎就舉行了國際會議,會議決定由締盟各國同心協力以取締俗惡文學,此項決議后來得到了施行。但中國并未出席這次會議,不在取締范圍之內。因此,被締盟國嚴行禁止的俗惡文學有向中國輸出的危險。有鑒于此,葉公樸在建議兒童圖書館的經營必須與學校教育緊密結合,講究美善的方法的同時,更強調應該注意杜絕這些俗惡文學的影響。[10 ]關于兒童讀物的優劣問題,1935年,志先在《教師之友》上撰文,亦從兒童讀物的形式和內容上進行了相關闡述。[11 ]此后,關于兒童圖書館的論述仍時有出現。1937年,王柏年就兒童圖書館與家庭教育的關系以問答的形式,從五個方面進行了全面的解答。[12 ]
至此,兒童圖書館所討論的外延大大擴展了,也標志著對兒童圖書館的認識到了一個比較高的層次。
對于兒童圖書館的論述,在民國時期的教育界和關心中國教育的熱心人士中間如火如荼地開展著。然而,真正具備代表性的還是圖書館業內人士的相關闡述。這其中影響最大的為杜定友,董明道和曾憲文三人。就兒童圖書館問題進行研究和討論的影響和效果而言,杜定友的理論影響最大,最具權威性;董明道的理論講求實際,最具操作性;而曾憲文的理論篇幅最長、最為系統。
李石岑曾是商務印書館《教育雜志》的主編。1926年,杜定友應李石岑之邀,就兒童圖書館的相關問題在該雜志上發表了署名文章。杜定友首先指出兒童圖書館是一宗新事業,因此存在著諸如大多兒童圖書館有名無實,父母、教師不重視兒童圖書館以及專門人才異常缺乏等困難。就兒童圖書館的組織和管理來說,杜定友認為兒童圖書館雖與成人圖書館或其他圖書館不同,但考慮到兒童將來會成為中學、大學和公共圖書館的讀者,所以不能相差太遠。杜定友認為兒童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在組織上的不同就是體現在,兒童圖書館偏重閱覽的指導和圖書的選擇方面。杜氏視兒童閱覽的指導為兒童圖書館管理法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為此,他還專門從個體兒童、團體兒童的閱覽指導,加強父母間的、和公共機關的以及成人間的聯絡等五個方面對兒童閱覽的指導進行詳細地闡述。在圖書的選擇上,杜定友指出要注意三個方面:社會方面,兒童方面和書本方面。[13 ]作為中國圖書館史上五個第一的創造者,杜定友很早就投身圖書館事業,并被委以館長之重任。因此,在探討兒童圖書館的時候,杜定友就館長問題單獨列出,論述作為兒童圖書館長應該是一個教育家,而且是一個專門的教育家,即兒童圖書館專家。對于館長的個人素質,杜定友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為圖書館界的理論大家,杜定友對于兒童圖書館的最新理論亦關注有加,他花費大量的精力去研究國外兒童圖書館的文獻,于資料的選擇,可謂不遺余力,竭澤而漁,力求對國外的相關理論有個全面而透徹的研究。同時,杜定友曾陪同美國圖書館界的專家鮑士偉博士在中國各地實地考察兒童圖書館的發展等情況,深受其思想的影響。更為重要的是為自己的關于兒童圖書館的理論積累了豐富的理論基礎。杜定友堪稱中國兒童圖書館理論的奠基人和引領者,具有廣泛的影響力。
董明道曾是安徽省立圖書館編藏股主任,與杜定友比較而言,董明道的影響要遠比杜氏小得多。然而,董氏也是兒童圖書館忠實的倡導者。1929年,董明道發表了《兒童圖書館在教育上之價值》一文,從七個方面論述了兒童圖書館對于教育的重要性。不僅如此,董明道還竭力主張因地制宜,建立最簡單的兒童圖書館。為此,他從經費、建筑及設備、組織、兒童用書、兒童圖書的分類、兒童圖書館的編目、兒童圖書館的特色以及兒童圖書館的經營者等八個方面,詳細列出了該種類型圖書館的具體操作規程,具體而不失規范,操作性較強。以經費而言,董明道將其分為建筑費、圖書費、設備費和維持費四種,對每項經費所占的比例及使用均有詳盡的說明。另外,對桌椅、書架、目錄柜、出納臺以及洗手臺等規格尺寸亦均列出具體的尺寸。[14 ]總之,董明道的相關文字其實就是一所最簡單的兒童圖書館經營指南,操作性極強。
曾憲文關于兒童圖書館的代表作是《兒童圖書館之研究》一文,在所有的與兒童圖書館為選題的理論文章中,篇幅最長,達29頁,分三次發表在刊物上。在內容上,曾氏的研究最為系統。其論述的觀點主要包括四個部分:其一,兒童圖書館之重要;其二,兒童圖書館之經營法;其三,兒童圖書的選擇;最后,兒童圖書館館員。第一部分主要是闡述兒童圖書館建立的重要意義、目的以及在教育上的地位和價值。曾憲文對兒童圖書館在教育上的價值尤其看重,他說:“欲謀國家的富強,當在兒童教育方面著手,然后逐步發展高深的教育。” [15 ]因此,大力發展兒童圖書館是首選。同時,他還著重回顧了兒童圖書館在美英等國的發展歷史。第二部分則圍繞兒童圖書館閱覽室的建設,兒童圖書館的管理法以及引導兒童圖書的若干法則而展開的,對于相關的注意事項及規范、規章等,表述詳盡而頗具專業水準,進而又兼顧到兒童這一讀者群的特殊要求。如在桌椅高度的設置、室內器具的陳設、臺燈的位置、閱覽室的地板選用以及入口處的洗手池擺放上,都力求舒適、安全,符合兒童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習慣。[16 ]第三和第四部分的相關論述,曾憲文多是借鑒和參考杜定友的論文成果。如第三部分關于兒童圖書的選擇,則是根據杜定友所講的要注意“社會方面,兒童方面和書本方面”的觀點進行適當補充和擴展而成的。[17 ]至于第四部分的兒童圖書館館員的相關見解,則是完全受到杜定友關于兒童圖書館館長問題的理論闡發而寫就的,只是論述的角色不同而已。
作為圖書館界的業內人士,杜定友,董明道,曾憲文的關于兒童圖書館的理論探討無疑奠定了兒童圖書館在中國的建設和發展的智力基礎和輿論基礎,更是由于以他們三人為代表的圖書館界以及關心兒童圖書館事業的熱心人士的大力推動,中國的兒童圖書館才漸次興起,乃至有了一定的發展。
2.3 國內兒童圖書館的發展狀況
在民國20年(1931年)以前,小學附設圖書館業已較為普遍,而公共圖書館附設兒童閱覽部則是在民國20年以后的事了。兒童圖書館的設立以較為發達的中心城市較為普遍,當然也有歷史文化較久的城市,甚至還有個別縣鄉亦有設置。1931年,杭州市頒布了《杭州市立兒童圖書館章程》,就設立在杭州市立橫河小學內的杭州市立兒童圖書館的若干事宜進行規范。其《章程》第三條對該館的業務作了規定。即,提高閱讀興趣;增加閱讀機會;指導閱讀方法;介紹閱讀資料;供給參考材料。[18 ]計五項。1934年,河南省開封市教育實驗區委員會委定李蔚雅等為籌備委員,并由實驗區撥款800元作為開辦費,著手成立該市的兒童圖書館。[19 ]隨著兒童圖書館的逐步發展。1939年,浙江鄞縣社會服務處也增設了兒童圖書館,目的是“灌輸兒童智識”。 [20 ]
2.4 兒童圖書館的發展成就舉要
客觀地說,我國19世紀上半葉的兒童圖書館的發展并沒有形成規模,也存在地區的差別。然而,基于對兒童圖書館重要性的認同,還是出現了一些頗具影響力的兒童圖書館。這其中以上海兒童圖書館最具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該館是唯一的具有獨立選址,設施較為完備,組織制度較為規范,人員具備專業化素質的,且備受上海人民,乃至中國人民、海外華僑關注的圖書館。
1938年12月,上海教育文化界人士為增長兒童學識,擬設立上海兒童圖書館,并舉行了第一次籌備會議,經決議先設籌備處,由周至德,陳雪明為籌備處正副總干事。[21 ] 1940年4月4日為民國兒童節,由中華慈幼協會上海辦事處、上海工部局兒童保障科、上海兒童保育會、上海街童教育會、上海貧兒失學救濟所、上海父母教育研究會、上海兒童醫院、中國救濟婦孺總會、上海救濟難民分會、中華醫學會、上海女青年會等十一團體,聯合發起籌設上海兒童圖書館。[22 ]該籌備委員會于1940年9月28日正式成立,推舉虞洽卿、趙晉卿、聞蘭奇等五人為名譽主席,吳蘊齊、何德奎、奚玉書等三十三人為名譽委員,袁履登,吳維德,胡祖蔭等十九人為常務委員。同年10月19日,常務委員會集會,議決聘請陳征帆為總干事,丁秉南為副干事,張元甫為會計,負責推進會務。另外聘請總務委員,設計委員,經濟委員,征募委員,館舍委員等各若干名。[23 ]上海兒童圖書館籌委會成立后,開展了一系列扎實、有效的工作。1941年,籌委會決定面向國內和海外進行募捐,目標定為10萬元,以充抵兒童圖書館建筑之用途。募捐的時間從民國30年(1941年)2月1日起,至3月15日止,后又延長至4月15日止。為了鼓勵民眾募捐,籌委會按所捐金額的大小,分別贈送紀念章、感謝狀、錦旗、匾額等紀念品。對于千元或千元以上的捐款者,則懸掛其照片,并可以其名命名相關建筑設施,作永久紀念。所有捐款者,均入征信錄。對于協助募捐的人士,除頒發紀念品外,還刊載其姓名于紀念冊上。[24 ]募捐活動取得了預期的效果,大大促進了兒童圖書館的建設。
除了開展募捐活動外,籌委會還于1941年4月4日在上海女中舉辦兒童珍貴讀物展覽,展期三天,所列讀物有5千余冊。展品中,新近讀物應有盡有。另外還有諸如《廣三字經》(蕉軒氏撰,光緒九年刻本)、《三字經注解》(賀興思注,同治三年刻本)等珍貴稀有文獻。[25 ]該展覽進一步擴大了上海兒童圖書館的知名度,影響非同一般。經過兩年多的籌備,上海兒童圖書館于1941年7月12日,在靜安寺路大華商場13號館址,舉行了開幕儀式。開幕式隆重而熱烈。到會的有陳青士、黃警頑、浦緝庭、蕭周開先、陳征帆、丁秉南及各界來賓與兒童約千余人。上海兒童圖書館董事長胡祖蔭等館內人員殷勤招待各界人士及社會名流。該館藏書在開幕時即達1萬余冊。開放時間為每日上午八時至下午六時,星期二除外。[26 ]為了便利路遠的兒童借閱圖書,成立之后的上海兒童圖書館,特在上海市各區設立流通站多處。流通站純以服務為主,不收任何費用,由社會各界志愿者為兒童服務。另外,兒童流通站制定了嚴格的規章制度以規范其正常的工作。與此同時,上海兒童圖書館亦不斷地調整辦館方案,積極開展向社會征集圖書的活動,以便更好地為兒童提供服務,拓寬圖書館的辦館渠道。
縱觀19世紀至20世紀40年代中國的兒童圖書館的建設與發展,上海兒童圖書館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也是其中最成功的一例,其在中國兒童圖書館發展史中所起的作用很多都是開創性的,而且取得了較高的成就,影響深遠。
3 國內外兒童圖書館發展的比較
3.1 發展狀況及程度
1898年7月,康有為在奏請《請開學校折》中,建議仿效德、日學制,通令全國各省、府、縣、鄉開設學校。自此以后,兒童教育被大力提倡,從而有力地推動了兒童圖書館的發展。1914年建立的京師通俗圖書館兒童閱覽室,是中國最早的真正的兒童圖書館。1917年,天津社會教育辦事處創建的兒童圖書館,是不附設于學校或公共圖書館的獨立的兒童圖書館。至此,才形成了真正意義上中國的兒童圖書館。在這一點上,中國與西方國家在兒童圖書館的發展上有一百余年的時間差距。
不僅如此,中國的兒童圖書館在發展水平上也要比這些國家低得多。據中華圖書館協會統計,至1936年,中國僅有6所兒童圖書館,如杭州市立兒童圖書館等。而取得10月革命勝利的社會主義的國家蘇聯在1939年共有兒童圖書館1071所,藏書達8,423,000冊。每所兒童圖書館平均擁有藏書7,864冊。[27 ]在兒童圖書館的數量和藏書量上都大大超過了中國。另外,就兒童圖書館的成熟程度來說,直到20世紀30年代中國的兒童圖書館還沒有形成自己的完整的服務體系。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歐美各國的兒童圖書館的服務業已相當完善。以美國的印第亞波城為例,該城的兒童圖書館就頗為發達。每所學校均有相應的公共圖書館為其供書,每日會有專車將兒童圖書送至各校。僅在1930年一年之中,所供書達506種,計126,000冊。[28 ]
3.2 規章制度保障
早在19世紀的時候,英美等國就針對兒童圖書館建立了相關的規章制度,如1862年法國教育部就學校圖書館制定的規定,1897年美國費城有關兒童圖書館的決議案等,都為兒童圖書館的發展提供了規章制度上的保障。其中,法國后來還在法律中就兒童圖書館問題作了明確的規定。因此,國外的,尤其是歐美國家的兒童圖書館之所以得到迅速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相關的規章制度的完善。
中國的情況則不然,直到1933年8月中華圖書館協會在北平舉行了第二次年會,才有了關于兒童圖書館的相應的規定。在此次會議上通過了《各縣市應設兒童圖書館,并規定各圖書館附設兒童閱覽室》的議案。此項議案的通過意義重大:“查上項議決辦法于補助學校教育,養成兒童閱書之習慣,兼以促進義務教育之推行,最關重要。” [29 ]同年的12月10日,廣東省教育廳就以公報的形式予以轉發,并據此通令全省施行。從此以后中國的兒童圖書館的發展才有了法理上的依據,也正是這樣的一個規定,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兒童圖書館事業的發展。令人遺憾的是,在這以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關于兒童圖書館的規章與制度乃至法律都沒有再出臺。這也是中國兒童圖書館事業在20世紀40年代以前沒有得到持續、快速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3.3 理論研究
就世界各國的兒童圖書館事業而言,在理論研究上作出較大貢獻的當屬美國。1890年,美國圖書館協會出版部第一任委員杜威等根據協會的要求,出版了帶有說明的《青少年適用的圖書目錄》,它是該協會第一號的出版物。1896年,杜威發表了《圖書館要特別注意兒童的要求》一文。1916年,M·曼的《兒童圖書字典式目錄用標題表》出版。除了美國之外,日本的今澤和竹貫于1918年合著了《兒童圖書館研究》一書,這也是日本最早的兒童圖書館書籍。
中國的兒童圖書館方面的研究,是從翻譯國外的相關的文章開始的。1901年,《教育世界譯篇》翻譯了《關于幼稚園圖書館等及私立小學校規則》和《關于幼稚園圖書館等規則》。1903年,該刊又譯了《記美國少年圖書館》。1909年,蔡文森在上海《教育雜志》發表了《設立兒童圖書館辦法》一文,是中國第一篇論述兒童圖書館問題的文章。中國關于兒童圖書館研究的文章,在1919年以前,內容多是翻譯的,少原創性的。另外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1929年以前在教育專刊上發表的居多。僅1929年,在教育專刊上發表了18篇文章,而圖書館專業刊物只登載了5篇。[30 ]隨著兒童圖書館事業的不斷發展,到20世紀30年代,兒童圖書館學方面的文章已達118篇。可以說,中國的兒童圖書館理論得到了很大的發展,這其中也包括杜定友,董明道和曾憲文等圖書館界的諸多論述。然而,由于時代的局限,這些理論多為普及型的,內容多借鑒于國外的相關理論(杜定友《兒童圖書館問題》一文的參考文獻中有29種,其中外文的就有21種),影響力也相當有限。
回顧一個半世紀以來的世界兒童圖書館的發展,歐美等國的兒童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是隨著資產階級的革新運動而發展的。一方面,經濟的快速發展促進了兒童圖書館的發展;另一方面,兒童圖書館的發展也間接地推動了經濟的發展。兒童圖書館的蓬勃發展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國家經濟、文化繁榮昌盛的一種重要標志。所以,中國的維新派將兒童圖書館介紹入國內,是希望以兒童圖書館來帶動教育的發展,從而實現“教育救國”的思想。為此,中國的教育界、文化界,尤其是圖書館界在20世紀40年代以前,對兒童圖書館事業投入了極大的熱情,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們在兒童圖書館事業上的貢獻也應該得到充分的肯定。所有這些都是當今的中國文化教育界,特別是圖書館界應該加以銘記并在實踐中加以推動乃至為之奮斗的寶貴的精神財富。
參考文獻:
[1] [28]英國之兒童圖書館[J].中國衛生雜志,1931:368.
[2]里斯.法蘭西兒童圖書館(續)[J].圖書館報,1929,(3):12.
[3]里斯.法蘭西兒童圖書館[J].圖書館報,1929,(2):5.
[4] [5]文化部圖書館事業管理局科技處.國外兒童圖書館工作.[M]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1:77-85.
[6]蔡文森.設立兒童圖書館辦法[J].教育雜志,1909,(8):50.
[7]兒童圖書館[J].教育雜志,1910,(2):15.
[8]楊鼎鴻.兒童圖書館在教育上之價值[J].教育雜志,1926,(3):2.
[9]李振枚.對于兒童圖書館的我見[J].教育雜志,1926,(3):1.
[10]葉公樸.論兒童圖書館與兒童文學書[J].教育雜志,1928,(6):6.
[11]志先.兒童圖書館里的私議[J].教師之友,1935,(7):970-971.
[12]王柏年.兒童圖書館與家庭教育[J].方舟,1937,(38):12-13.
[13]杜定友.兒童圖書館問題[J].教育雜志,1926,(4):6.
[14]董明道.最簡單的兒童圖書館之經營法[J].安徽教育行政周刊,1929,(25):2-3.
[15]曾憲文.兒童圖書館之研究[J].武昌文華圖書科季刊,1929,(1):34.
[16]曾憲文.兒童圖書館之研究(續)[J].武昌文華圖書科季刊,1929,(2):131-132.
[17]曾憲文.兒童圖書館之研究(續)[J].武昌文華圖書科季刊,1929,(3):256-257.
[18]杭州市立兒童圖書館章程[J].市政月刊,1931,(5):23.
[19]開封將設兒童圖書館[J].浙江圖書館館刊,1934,(3):26.
[20]鄞縣社會服務處增設兒童圖書館[J].中華圖書館協會會報,1939,(2-3):16.
[21]上海兒童圖書館積極進行籌備[J].中華圖書館協會會報,1939,(2-3):17.
[22]上海兒童圖書館籌委會成立[J].中華圖書館協會會報,1940,(6):15.
[23]上海兒童圖書館籌備委員會會務經過報告書[J].中華圖書館協會會報,1941,(6):3.
[24]上海兒童圖書館籌委會議決募捐辦法[J].中華圖書館協會會報,1941,(3-4):15.
[25]上海兒童圖書館籌備會展覽兒童珍貴讀物[J].中華圖書館協會會報,1941,(5):10.
[26]上海兒童圖書館正式開幕[J].中華圖書館協會會報,1941,(6):10.
[27]舒翼翚.蘇聯的圖書館事業[M].北京:中華書局,1952:73.
[29]轉令知應設兒童圖書館并規定各圖書館附設兒童閱覽室[J].廣東省政府公報,1933,(243):86.
[30]程磊.中國兒童圖書館事業的形成[J].兒童圖書館,1984,(3):55.
作者簡介:江山(1973-),男,碩士,合肥學院圖書館館員,研究方向:晚清至民國圖書及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