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群 李玉蓮
責任編輯:吳小紅
ICU收治的均為急危重病人,為了維持其生命和保證搶救成功,臨床往往會為其建立各種生命管道。如CVC﹑PICC﹑其它輸液通路,鼻飼管、鼻腸管、空腸營養管;尿管及胸、腹、腦的各種引流管、肛管,測ABP、CVP通路及多個微量泵等。管路的復雜性增加了護理安全管理的風險性。為了確保病人安全、降低護理風險,四川省瀘州市人民醫院重點強化了管道的標識管理,有效降低了管道護理缺陷發生率。
針對不同管道的大小、長短、用途、安置位置等,設計標識的大小、顏色、字體、內容及格式。要求規范、統一、醒目、美觀、適用,既能警示提醒護士,又能增加病人及家屬的安全感。標識材料采用專門印刷的不粘膠貼。
靜脈輸液是臨床最常用的治療途徑,90% ~95%的住院病人需要進行靜脈治療[1]。ICU根據病人治療需要,常建立兩個以上輸液通路,多采用外周靜脈留置針、CVC、PICC三種方式。標識上采用白色1×4cm的不粘膠貼,以黑色字體標明留置時間、膚貼更換時間;粘貼位置為膚貼表面外側,避免覆蓋穿刺針眼以影響對局部皮膚變化的觀察。
同時,設計微量泵泵入通路為雙標識,根據藥物不同藥理作用設計不同顏色。一是藥物顏色分類。鎮痛鎮靜藥物,如芬太尼、丙泊酚、力月西等為黃色;血管擴張藥,如硝酸甘油、硝普鈉等為綠色;兒茶酚胺類,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去甲腎上腺素等為紅色;其它藥物,如 生長抑制素、洛賽克等為橙色。二是標識大小。大標識為5.5×2.5cm,小標識為3×1.5cm。三是標識固定位置。大標識貼在50ml注射器尾端,小標識貼在延長管與三通管連接的尾端。四是標識內容。注射器上標識需有床號、姓名、藥名、劑量、配制日期及時間,其中藥品名稱要求特別醒目;延長管上標識采用相同顏色,只需標明醒目的藥名、劑量。
部分管路護士除了需要觀察管路的通暢及引流液顏色、性狀、量外,還要知曉其置入長度、留置時間、固定囊內氣體或NS量、更換日期等。如胃管、氣管導管、留置尿管等。根據這些管路特點,將標識統一為紅色邊框白底﹑黑體字;大小5×1.6cm;內容包括名稱、置入長度、留置時間、需觀察囊內水或氣體量;固定位置為管道尾端約3~5cm處,尿管固定在水囊端。每周一統一更換標識,如果有浸漬、損壞、模糊不清等立即更換,保證標識在位、清晰、無損壞。
病人同時有營養液管喂通路、CVP沖洗通路、封閉式吸痰管沖洗通路時,容易與靜脈輸液管道混淆。臨床上曾使用3M膠布標識,但常因標識不明顯、書寫及粘貼不規范而被護士忽視。使用提示標識,能讓護士一目了然地辨別通路用途,及時、有效、有目的地觀察通路運行情況,從而防止因工作忙亂或粗心大意發生差錯。此方法為用不同底色標識,中間黑色字體醒目注明用途,材料為一次性不粘膠標簽。管喂通路為黃色,封閉式吸痰管沖洗液管路為藍色,CVP管路為紅色,分別用黑色字體注明管喂、封吸、CVP。標識分別粘貼在茂非式滴管上方和液體瓶上。管道上使用8×4cm粘貼,瓶身使用9×5cm粘貼,瓶身粘貼需注明更換日期、時間。
設立標識前,2009年ICU管道管理共發生護理安全隱患和失誤12件。如胃管部分滑出或脫落,尿管留置時間過長未更換,同時泵多種藥物時通路連接雜亂、不易區分,記錄多根引流管引流量時張冠李戴等。規范管道標識后,2010年1~5月未發生1起管道相關護理安全隱患和差錯事故。
對管路實施統一、規范、醒目、易分辨的標識,是保證管路安全運行﹑減少護理差錯事故的必要措施之一,是將不良事件消滅在萌芽狀態的一種管理方法。任何臨床活動,即使是極為簡單或看似微不足道的臨床活動,都有風險存在[2]。ICU病人病情危重、管路多且復雜,往往會因為細節疏忽而發生差錯[3]。因此,建立標識系統,能減少護理失誤和隱患,從而降低護理風險[4]。
ICU病人更換頻繁,護理工作繁重、繁雜,醒目的標識能起到警示和提醒作用。同時,督促護士在交接班時明確觀察重點,避免個別護士因責任心不強導致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
在標識顏色設計上采用對比色調可產生強烈的視覺效果,不僅節約了護士的時間和精力,同時也體現了對病人的人性化服務,給病人及家屬安全感。護理警示標識的應用,規范了護士工作行為,理順了護士工作流程,強化了護士護理工作風險意識,明顯減少了護理差錯,從而保證了護理質量[5]。
標識的建立,使護士護理安全管理意識由被動變為主動,更加注重防范護理安全中可能存在的細節問題,提高了護士的動手動腦能力,促進了精細化安全管理文化的形成。
[1]王騰珍.靜脈輸液治療的護理專業化現狀[J].濟南醫學院學報,2006,26(2):279-280.
[2]陳遼平.香港醫院的醫療風險管理[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00,7(4):313-315.
[3]張軍.標識化管理在靜脈輸液管理中的應用[J].現代實用醫學,2009,21(2):172.
[4]姚紅梅.標識的建立在護理失誤中的風險管理[J].護理研究,2007,21(10):2606-2607.
[5]鄭艷萍,徐燕羚.護理警示標識在醫院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醫院管理論壇,2010,27(12):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