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羽 華南農業大學理學院,廣東廣州 510640
高等數學的學習策略教學必要性和技巧淺析
陳羽 華南農業大學理學院,廣東廣州 510640
學習策略教學是通過學習者學會學習而達到獨立自主的學習效果的一種教學模式,是促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重要途徑。本文從自主學習理論出發,闡述了在大學高等數學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中存在的問題及必要性,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策略必要性和技巧性進行了探析。
自主學習; 學習策略教學; 高等數學
在高等院校的高等數學教學中,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標志就是學生個性化學習方法的形成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這即是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等教育的外在要求,又是高校學生自身的內在要求。從高等數學的教學模式的角度而言, 其中進行策略教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高等數學教學應完成向以學生為中心,以現代教學技術為支撐,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模式的轉變。只有這樣,我們培養學生的學生才能具有抽象概括問題的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自學能力,具有比較熟練的運算能力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問題的能力。
學習策略教學(Lea rn in g Stra teg y Instruction) 的概念是20 世紀80日代后期才被學者們使用的。它是指教師系統地教授學習策略,引導學生理解、掌握學習策略,幫助學生形成運用學習策略進行學習的習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教學活動。進行學習策略教學可以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尤其可以有效改善智力發育較為遲鈍的學生的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主動性,從而真正實現學生學會學習的目的。
在高等數學教學中,為使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主人,我們可以采用如下策略。
1.激發學習高等數學的動機
學習動機是學習活動開展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具有強烈的學習動機,才能把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從而使其持久地投入探索活動,并取得良好的效果,良好的學習效果又反過作為激發學的動機而影響新的高等數學學習。因此,學生的高等數學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其進行學習的原動力。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思維發展規律,采取立體化、多樣性的教學模式。例如:提倡親驗式教學模式,開放式教學模式,自主、嘗試、合作的教學模式。這樣可以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并形成探究動機,使他們置身于一種探索過程中,促使其產生對新知識的需要。
2. 在教學中改進高等數學的教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教師不只是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引導他們在探索中掌握學習知識的基本方法, 這就需要教師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中在教學中改進教學方法,指導學習方法。要學生學會主動學習,關鍵是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和策略,從而使學生慢慢掌握正確的思維方式,在學習中掌握獨立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在方向導數這個概念的教學過程中,要對背景介紹清楚,讓學生知道“來龍去脈”,以往我們已經介紹了多元函數的偏導數,而偏導數只是在三個坐標軸方向上考慮,而在生產實際中,我們碰到更多的是任意方向,因為任意方向是三個坐標軸方向的合力,那么三個坐標軸方向單獨解決不了的問題就可以用他們的合力來解決,好比“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這樣一來,課堂氣氛活躍了,學生也理解得更清晰,對以后的每個知識點都會舉一反三去考慮。同時,教師要多方面地加強學習策略的指導,把直接策略(記憶策略、認知策略、補償策略) 和間接策略(元認知策略、情感策略、社會策略) 動態地融合于教學中,幫助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有效學習策略。
3.更新高等數學課堂教學觀念,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最佳氛圍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理深處,都有一種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心理學家告訴我們青少年心理是在外界環境的影響下發生和發展起來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只有營造寬松、和諧、民主、活潑的氣氛,才能給學生一個無拘無束的表現空間,讓學生處于一種愉悅的心情狀態,使學生敢想敢說,標新立異,使學生的學習不在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主動參與者和積極的探索者 同時增強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產生以知識為紐帶的情感。
4.轉變數學教師教學觀策略。
近年來高校高等數學教育一直在改革(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但最終還是沒有吸引住學生。造成這種后果的原因與大部分數學教師的數學教學觀念太陳舊有關,很多教師僅停留在傳統的“要使學生獲得一杯水,教師必須要有一桶水”的水平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還應具備將學生引向水源的能力,也就是讓學生學會學習。提高大學生高等數學自學能力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 要樹立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學習觀念。在教學中,教師要由管理者變為組織者,由傳授者變為參與者,由控制者變為幫助者,由主導者變為引導者,由仲裁者變為促進者。
5.運用數學建模思想,提高動手操作能力
弗賴登塔爾指出:“學一個活動的最好方法是做。”教師不僅要培養學生嚴謹的邏輯推理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運算能力,還要培養學生數學建模能力與數據處理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數學觀念應用數學觀念解決實際問題。數學建模或數學實驗課的開展正是適應了這一培養目標的需要,不僅如此,還可以消除“學了高數沒有用”的心理陰影,使學生真正感受到學到的知識是可以解決現實生活問題,進而激發了學習興趣。而現代互聯網技術為自主探究實驗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條件,信息技術平臺為數學課堂教學開設了一個“實驗室”。這不僅改變了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方式,而且為學生自主探究提供了很大方便,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了學習質量。
6.運用多元評價策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發展
布魯納說“學習不是把學生當成圖書館,而要培養學生參與學習過程。”為了科學評價學生的發展狀況,在教學中設計評價表,內容包括學習興趣、學習習慣、課堂上的熱情、與他人合作、課外實踐、作業完成情況等。通過評價活動,教師和學生可以獲取更多信息反饋,調節課堂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成就意識和更大的求知欲望。教學評價要從數學學習的本身出發,熱情鼓勵學生質疑和提出問題,勇于發表不同意見,使學生有心理的安全感對學生的見解要采取延緩判斷策略,不急于評論學生見解的優劣,嚴禁武斷的否定。數學作業、實驗過程及對數學問題的討論中往往會閃現學生的發現和創造的靈感,對學生的標新立異要正確引導,對思維的閃光點要盡可能給以鼓勵性的評價。
7. 訓練自我監控能力
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一般的學習策略,而且還要教給他們自我監控、檢查、評定或修正其策略,并把它們遷移到新的學習情境中去,培養學生在未來的學習中能夠選擇使用更加有效的學習策略,提高自我的適應能力和創造能力。
有效的策略教學不僅要求學生及時掌握所學策略,還要求他們在日常學習中持續地運用所學策略,并適時予以調整和改進,直至能活學活用。因此說,有效的學習策略是自主學習的重要保障,沒有好的學習策略,我們只能事倍功半。但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教學是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師生共同努力,探索一條開創思維的教學道路,使大學生成為真正的自主學習者,把當代大學生培養成為完善自我的合格人才, 只要數學教師在教學中給予足夠的重視,堅持不懈,大學生的高等數學自主學習能力一定會得到提高和發展。
[1]田瀾,張大均.策略教學的有效性及教學設計保障[J].現代教育技術.2010,20(3),18-21
[2]王新民.學習策略教學的教師培訓研究[J].教育與職業.649(9):68-69
[3]桑青松.試論策略型學習者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J].課程·教材·教法.2002,(9):34-36
[4]李紅霞.高等數學自主學習的問題和對策研究[M].西南大學碩士論文.2009
[5]徐小紅,陳羽,陳銀輝.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的學習策略教學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23) ,192-192
H319.3
A
10.3969/j.issn.1001-8972.2011.09.146
華南農業大學理學院教育教學改革與研究項目(編號:LXJG1008)
陳羽(1974),男,湖南臨湘,講師,主要從事高等數學的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