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青
濱州醫學院醫學人文學院
淺析多媒體在二外日語課堂中的應用
劉 青
濱州醫學院醫學人文學院
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教學模式弊端日益明顯,為了適應教學改革的需要,二外日語教學越來越多的應用多媒體技術。本文分析了多媒體技術在高校二外日語教學中的優點和不足,就如何發揮多媒體的積極作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對高校二外日語教學有所幫助。
多媒體;二外日語;課件
日語已成為高校英語專業學生第二外語的首選課程。根據教育部頒布的日語第二外語教學大綱,二外日語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能以日語為工具,獲取所需要的信息。由于種種原因,高校二外日語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一方面,學校對二外日語教學不夠重視,表現為教學設施陳舊,教學仍局限于以黑板、教材為主要手段的傳統教學模式,難以引起學生對日語的興趣;教學任務與課時比例不協調,效率低,課堂任務繁重。另一方面,絕大多數學習二外日語的學生都是零起點,對日語方面的了解幾乎為零,單純依靠傳統教學方式難以迅速掌握大量的教學內容。以新版的《標準日本語》為例,每課都由基本課文、語法講解、表達及詞語講解、應用課文、練習及生詞表等六部分組成。在有限的四學時內完成上述環節內容,讓零起點的學生掌握并運用,可想而知,課堂教學超負荷運行。如何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改變教學質量,在課時有限的條件下把英語專業的學生培養成滿足時代要求的雙語人才,一直是高校教師困擾并不斷探索的課題。
與之相適應,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在當今信息社會里,多媒體技術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在信息的傳遞和接受中都發揮著重大的作用。教學模式從此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書本和黑板,而是通過視覺、聽覺等多種感覺器官傳授知識,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更加全面的獲取知識。
多媒體是綜合文本、聲音、動畫、圖形、形象等多種工具為一體,是人的多個感官系統獲取信息,提高信息的傳播效率。生動、形象、具體、直觀是其基本特點。應用到二外日語教學中,主要是日語教師在充分把握課本的基礎上,把教材內容相關的單詞、語法、聯系等利用多種工具制作成課件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更加深刻的記憶,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二外日語教學應用多媒體技術擁有更加突出的優點。
1、利用多媒體直觀新穎的特點激發學生學習日語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探索知識的內在動力。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離不開生動形象的教育素材。日語的學習是一個枯燥的過程。傳統的教學模式僅限于描述性的文字,按部就班的講述單詞、課文、語法、練習的機會少之又少,學生容易產生學習疲勞,積極性很難被調動起來。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將文本、聲音、圖像、動畫等綜合處理創造出一個圖文并茂、生動逼真的教學環境,例如在課堂中播放日語傳統歌曲,播放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日語影視動漫節目,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練習聽說的日語環境,令單調的文字講述變動生靈活現,刺激他們的視覺和聽覺器官,給他們帶來新鮮的感覺,引起他們積極的反應,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引發他們的思考。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日語。另外,多媒體課件的同一內容反復出現,詞匯發音,語法說明,課文朗讀等無需重放,能夠最大程度的方便學生的針對性學習。同時,通過操作電腦進行日語文字的輸入,也能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鞏固所學知識,學會如何利用網絡而資源來獲取自己所需要的日語知識及文化知識,拓寬了學生的事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應用多媒體技術教學可以擴大課堂教學信息量
傳統的教學往往通過口述、板書等形式傳授知識,形式單調。采用多媒體技術可以節約教師板書的時間,減輕教師工作的強度。高校普遍存在二外日語課時偏少的問題,使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幫助二外日語課程走出授課內容多、授課時間短,教學效果差的怪圈。語言學習需要經常舉例,總結,使用多媒體技術可以節約大量時間,語言表達不清的問題可以用多媒體就輕而易舉解決。尤其是在補充日本文化方面知識的時候表現得尤為突出。傳統的二外教學由于受各種條件限制,即使想重視教學過程導入文化知識也無可奈何,往往是蜻蜓點水,一帶而過。使用多媒體技術,這種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教師在準備課件時事先收集日本文化相關的資料制作成相關課件,只要在課堂中演示給學生即可。既解決了時間不足的難題,又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應用多媒體技術教學可以突出教學重點、解決教學難點
傳統教學往往僅憑口頭描敘,難以給予學生形象直觀的印象。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很難講述明白。尤其是日語,例如“と”“たら”“なら”“ば”的區別等教學難點,很難用只言片語講述清楚。使用多媒體技術就可以解決這種問題。它能夠最大程度上分解知識既能信息的復雜度,減少信息在大腦中從形象到抽象,在由抽象到形象的加工轉換過程。通過直觀的例句列舉、語法總結、鞏固練習加深印象,讓學生在做題時碰見重點難點時很容易就能想到多媒體課件中的講述。
4、應用多媒體技術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日語學習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教材的知識非常有限,利用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通過操作電腦進行日語文字輸入,查找資料,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既能鞏固所學知識,又能學會如何利用網絡資源獲取自己所需要的日語知識以及文化知識,逐步培養成自主學習日語的能力。
應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雖說可以營造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便于教師完成教學任務,但是如果應用不當也會產生不良影響。多媒體在課堂教學運用中通常有以下幾種誤區:
1、多媒體課件制作不當
網絡特點之一就是許多資源可以共享,許多教師因此疲于應付,熱衷于從網絡共享資源里下載精美的課件,不加修改,照抄照搬,華而不實,不利于授課。另外,雖說多媒體技術可以使用的工具有很多,但是部分教師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過分的注重動畫、色彩、音響等效果,沖淡了教學內容,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干擾了學生的學習。相反,如果課件過于單調,僅限于單調的幻燈圖片,又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文科出身的日語教師來說,熟練運用多媒體制作軟件,設計出高質量高水準的日語課件無非是一個挑戰。
2、忽視傳統教學手段,對多媒體課件的過度依賴
多媒體課件作為一種現代教學手段,他只是一種輔助教學的手段。部分教師在運動多媒體教學時過多的追求全程效果,課堂教學從頭到尾都是用課件,完全依賴多媒體,上課就像播放電影一樣,按部就班。課件制作的再精美,也無法囊括所有的教學內容,遇到學生難以理解的地方仍需要傳統的教學手段加以解釋。教學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完全依賴課件,容易走向極端。
3、教師忙于操作多媒體,忽視師生課堂交流
授課過程是師生互相配合的過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反應,了解學生掌握情況,根據課堂進行情況調節課堂節奏。由于多媒體操作的需要,教師在控制電腦時把主要精力放在電腦上,容易忽略與學生進行交流。這樣最終將會導致學生失去上課興趣,上課效果也將很難提高。
如上所述,多媒體教學既有優點也有缺點,我們該如何正確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呢?筆者認為可以注意以下幾點事項。
1、制作高質量的多媒體課件
高質量的多媒體課件時實施多媒體教學的前提條件。一個實用的多媒體軟件課件不是通過外購和下載拿來直接用的,教師必須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理解能力、課程特點、教材內容等有針對性地精心設計,多媒體軟件課件的設計必須貫徹于教師教學中的整個思路,多媒體軟件課件的制作過程實質上也就是教師的備課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必須條理清楚、思路清晰,從教學內容的篩選、講授順序的安排、例句的選擇、互動環節的設置等多方面綜合考慮,在此基礎上設計基礎上設計出適應學生特點,具有專業特色、重點突出的多媒體教學軟件
2、要注意與傳統教學方式相結合
多媒體課件雖說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但畢竟是輔助教學的工具,不能代替教師的講課和板書,一名教師在講課時的綜合能力包括語言、肢體、板書等各方面都是長期積累的成果。因此,教師在講課過程中,不要拘泥于多媒體課件,而是運用個人的綜合魅力圓滿地完成授課任務。傳統教學方式與現代多媒體技術各有利弊,只有充分發揮各自優勢,避免不足之處,才能真正提高教學質量。語言是富有生命力的學科,這兩者的結合在二外日語授課中顯得尤為重要,在日語課堂中,教師自由發揮內容較多,學生出現錯誤的幾率也比較大,聽說練習的機會也較多,只有兩種方式相結合,才能夠及時的發現并糾正學生的錯誤,鍛煉學生的聽說能力,實現最終的教學目的。
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輔助工具,在教學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顯著的作用。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解決教學重點難點,促進學生養成自主學生的能力。但是同時,教師也要注意避免多媒體在使用時出現的誤區,學會制作高質量的多媒體課件并恰當地使用多媒體課件,注意與傳統教學方式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多媒體課件在二外日語教學中的優勢,真正實現教學質量的提高。
[1]李旦莉.邱薇.日語網絡課程的開發及其特點—以《日本語初級教程》為例[J].日
語學習與研究.2003.(1)
[2]宿久高.中國日語教育的現狀與未來[J].日語學習與研究.2003.(2)
[3]朱棠.二外日語教學法探究.[J]寧波大學學報.2009.(1)
[4]鄭起永.マルチメディアと日本語教育[M].日本:凡人社.2003
[5]婁亞民.多媒體日語教學的優缺點及教師的作用.[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6.(1)
10.3969/j.issn.1001-8972.2011.07.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