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英華 董強
淮北師范大學教務處,安徽淮北 235000淮北師范大學政法學院,安徽淮北 235000
探析多媒體課件評價的原則
余英華 董強
淮北師范大學教務處,安徽淮北 235000淮北師范大學政法學院,安徽淮北 235000
多媒體課件應該由誰來評價?課件評價的標準是什么?針對這個基本問題依然眾說紛紜。只有按照客觀評價和主觀評價、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靜態評價和動態評價、統一性評價和多樣性評價四個相結合原則,才可能對課件進行客觀公正地評價。此外,應該建立起與多媒體課件的評價體系相適應的課件開發體制、激勵機制,以提高課件評價對教師進行課件開發的引導作用,提高教學質量。
多媒體課件;評價;原則
多媒體課件應該由誰來評價?課件評價的標準是什么?目前,圍繞這兩個基本問題已有很多研究,溫承志等在《國內外課件評價研究中的兩個基本問題及其對教學的啟示》一文中認為:在評價主體上,學者們傾向于多主體評價;在評價標準上,學者們傾向于建立一個避免評價指標過細或過簡的綜合性評價體系;并提出博采眾長,廣泛吸納;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繼承發展,開拓創新的評價思路。[1]58-61筆者認為,在實際課件評價中,這個思路還過于籠統,只有按照客觀評價和主觀評價、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靜態評價和動態評價、統一性評價和多樣性評價四個相結合原則,提高課件評價的可操作性,才可能對課件進行客觀公正地評價。
客觀評價主要是對課件內容的科學性和課件制作的技術性進行評價。內容的科學性指緊扣教學大綱,內容正確,表述規范,整體上具有系統性和邏輯性,教學重難點突出,案例典型等。制作的技術性指開發軟件選擇恰當,操作簡便快捷,人機交互界面友好,安裝方便,運行穩定,沒有錯誤鏈接和無效信息,把圖形、圖像、音頻、視頻等教學案例、素材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圖像、聲音清晰,聲畫同步等。
主觀評價主要是對課件制作的教育性和藝術性進行評價。課件制作的教育性是指制作的多媒體課件體現了正確的教學理念和指導思想,符合教育學、心理學的基本客觀規律,即:要體現教學目標,把握學生接受的遞進性和學生心理特點,符合學生的認識水平和認知規律,能夠充分發揮教師對課件的駕馭和對課堂的主導,根據不同學科、不同層次的教育對象,設置不同的案例和問題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啟發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和獲取知識等。課件制作的藝術性是指課件的整體布局、色彩、聲音、構圖、視頻等的安排上要協調,符合審美基本原則,同時在動畫的安排上不能喧賓奪主。例如個別課件中插入了大量和教學內容無關的gif動畫作為點綴,使學生的注意力從課堂教學內容轉移到了這些動畫,影響了授課的實際效果。教育性和藝術性的評價可能受評價者的個人偏好而有不同的評價結果,因此,筆者把這部分評價作為主觀評價。
在課件評價體系的設定過程中,研究者往往追求評價的純客觀性,而忽略了評價的主觀性。客觀評價應該盡量做到定量分析,量化指標;主觀評價則可以采取定性分析,以評價者的主觀感受為評價標準;并做到客觀、主觀評價的統一,避免課件評價指標過于細化或過于籠統的缺陷,形成一個較公正的綜合性評價結果。筆者認為,做到二者相統一的途徑有三個:一是評價課件服務于教學的程度。即:課件的內容與形式是否有利于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不能中看不中用。二是評價課件的實際使用效果。無論制作多么精美的課件,如果在教學效果上不能實現教學目標,達不到教學目的,那么這個教學課件就是失敗的課件。三是評價體系中設定不同的權重。適當提高客觀評價權重,降低主觀評價權重,使得評價結果盡可能少地受評價者個人偏好影響,從而達到更客觀、科學的評價目的。
以前的課件評價大多通過組織教育技術專業的教師和多媒體課件制作技術好的教師進行集中評價,這種評價方式具有一定的客觀性,但不全面,原因是評價的主體比較單一。目前,為了使課件評價更加客觀和公正,多媒體課件評價大多采取了一種綜合性評價的方法,即注意到了評價主體的多元化,[2]評價主體還應該引入課件制作者、使用者、同專業教師和學生。
教師評價主要包括專家評價、課件開發者評價、課件使用教師評價與同行評價四個方面。四個方面的評價側重點各有不同。專家評價大多是對課件本身的教育性、技術性、藝術性等進行綜合評價,但這種評價方式缺乏課件專業性和課堂教學的實際運用評價。因此,專家評價中可以結合公開課、下班聽課等方式對課件進行綜合評價。課件開發者評價主要側重于課件開發的技術性方面;課件使用教師評價可以通過教師教學總結的方式進行,也可以通過填寫多媒體課件評價表的方式,主要側重于課件的專業性,即:課件能不能體現教學理念和教學思路,適應教學目標的要求,真正輔助教學等方面;同行評價一般是在教師進行公開課教學時對課件進行的評價,主要側重于課件教育性評價,對課件的整體性、技術性和藝術性評價稍微欠缺。這四個方面的評價可以使用同一張評價表格(教師用表),加權計算出平均分(具體權重見下),則教師評價的結果就會比較公正客觀。
從學生的角度評價,主要是從教學效果方面進行評價。學生在課堂上能不能獲得充分的信息,課件能否把抽象的理論形象化、枯燥的理論趣味化等。這種評價方式目前僅在每學期學生評教中涉及“多媒體課件使用效果”一項,比較籠統單一,建議單獨制作學生用多媒體課件評價表,結合問卷調查、學生座談會等方式進行綜合評價。
張林教授認為,學生評價占總評分的10%,學科教師的評價占總評分的40%,多媒體教學專家的評價占總評分的50%。[3]筆者認為學生評價的比重稍輕,具體可作如下調整:教師評價權重可以設定為0.8(其中專家評價權重為0.4、課件開發者評價權重為0.1、課件使用教師評價權重為0.1、同行評價權重為0.2),學生評價權重可以設定為0.2,這樣可以從教與學兩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價,避免評價的單一性,實現評價的整體性。
靜態評價是指上文提到的各種評價,主要是在某個具體時間點對課件制作和利用水平的評價;動態評價則是對課件二次開發的難度和推廣使用的程度進行評價。當教學內容改變或者有更新的案例時,多媒體課件應該滿足課件使用者可實時更新課件內容的需求,這樣的課件才具有推廣的價值。
目前對多媒體課件的評價側重于靜態評價,對動態評價關注較少。筆者認為動態評價和靜態評價相結合原則非常重要,它應該成為評價多媒體課件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增強對多媒體課件的動態評價,引導教師重視課件的可二次開發性,具有以下兩個方面的意義:一方面,可以節約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資源,避免課件的重復開發,提高課件的共享程度。目前,對于同一門課程,不同學校之間還沒有實現資源共享。這主要是出于對版權的保護,也涉及經濟利益。例如,高等教育出版社組織專家開發的思想政治教育課件,每門課程的課件光盤定價較高和二次開發較困難等問題,遠未推廣使用,同時各高校也都在開發思政課多媒體課件,沒有形成教學資源的共享機制。另一方面,課件的二次開發可以滿足教師在使用課件教學中體現個性和針對性的需要。
多媒體課件開發者多使用Microsoft Office套件中的PowerPoint軟件,也有少數使用Author ware和Flash等軟件。因為使用PowerPoint軟件不需要專門培訓,而且課件的修改也非常容易實現,而使用Author ware和Flash等軟件需要一定的計算機專業基礎,成本較高,對大多數教師而言,其操作難度較大,導致課件二次開發速度較慢。[4]因此,筆者建議在開發出PPT課件后,使用AutoPlay Menu Builder軟件進行課件的整體封裝,其效果絲毫不亞于一些專業開發軟件,同時可以完全滿足教師對課件二次開發的需要。AutoPlay Menu Builder軟件是一個功能強大的光盤自動運行菜單制作工具,沒有代碼的編寫,不需要教師具備任何專業知識,只需要熟悉其按鈕的功能,通過拖放組件就可以輕松制作出專業的菜單效果,從而實現章節之間的便捷鏈接和跳轉功能。
統一性評價是指設定課件的基本標準,即根據多媒體教學特點設定的課件的科學性、教育性、應用性、藝術性等方面的評價標準,并依據此標準進行評價。多樣性評價是指考慮到地區差異、學科特點、課程性質等方面的評價。如果過于強調統一標準,看似公平,實則犯了形式主義的錯誤,對于不同地區、學科和課程而言,是最大的不公平。如果過于強調多樣性,則又會出現標準過多而無法實現客觀有效評價的尷尬局面。因此,在制定課件評價標準時,要兼顧二者。
例如,有學者認為,“很多獲得一等獎的課件并不能直接被利用,需要進一步地編輯和加工,如果讓廣大教師通過模仿制作這些課件,那么難度會更大。”[5]這實際上是地區差異造成的課件評價困境,這個地區差異不僅包括課件評價者水平的差異,還包括課件制作教師和學生水平的差異。一般而言,國家級課件評價標準一般要比地方或者普通院校的課件評價標準高出一些。還有學科差異,文科與理科的課件評價也是應該有區別的,文科的課件由于其內容的廣泛性,呈現方式可以豐富多彩,而理科的課件由于其內容的相對固定性,則呈現方式相對較單調。涉及具體課程就更加千差萬別了。
要解決這些矛盾,我們首先要明確課件評價的目的是什么,是為了獲獎?還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如果課件評價的目的是提高教學質量,是引導教師制作出更加符合實際教學需求的課件,那么就應該根據地區差異、學科特點、課程性質設定不同的評價標準。雖然這樣做會增加課件評價的成本和難度,但是對于維護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和提高教學質量而言,這些成本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多媒體課件的評價與開發體制、激勵機制緊密相關。目前,多媒體課件開發還處于各自為戰的獨立開發階段,遠未形成成熟的團隊開發體制。一個成熟的課件開發體制,應該參照課件評價原則設定課件開發的原則,進行團隊開發,面向教學,面向市場。同時,多媒體課件評價沒有形成激勵機制。教師投入到課件開發中的時間和精力相差很大,但在報酬(包括物質的和精神的)上卻少有區別,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的教師就會失去開發課件的積極性,從而使課件評價失去了意義。
多媒體課件正在全面地進入課堂教學,并在教學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教師如果對多媒體課件及其制作沒有正確的理解和認識,僅僅滿足于聲音、動畫加文字的課件制作水平,現代化教學設備輔助教學的功能將大打折扣。如何在實踐中摸索、總結出多媒體課件的評價體制,鼓勵廣大教師制作出高水平的多媒體課件,并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設備創新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是教學管理部門和管理者需要重視的現實問題。
[1]溫承志,王蕾,林立.國內外課件評價研究中的兩個基本問題及其對教學的啟示[J].電化教育研究.2010,(4)
[2]王滿華. CAI課件評價的關鍵[J].中國電化教育.2003,(2)
[3]張林.建立科學的中小學多媒體教學質量評價體系[J].教學與管理.2007,(6)
[4]董強,徐建龍.“兩課”多媒體課件的開發與應用[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社版).2006,(3)
[5]袁立新.關于教育軟件評價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7,(12)
Discussion on Principles of Multimedia Courseware Evaluation
Yu Yinghua Dong Qiang
Academic administration of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Anhui, Huaibei 235000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of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Anhui, Huaibei 235000
who should be supposed to evaluate multimedia courseware? What is the standard of courseware estimation? On these basic problems there are different opinions. The courseware could be evaluated in objective and fair only act in accordance with four principles including objective evaluation and subjective evaluation, teacher evaluation and student evaluation, static evaluation and dynamic evaluation,unity evaluation and diversity evaluation. In addition,courseware development system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should be established adapt to the evaluation system,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guidance function from courseware estimation to teachers coursewar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s the teaching quality.
multimedia courseware; evaluation; principles
10.3969/j.issn.1001-8972.2011.07.176
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任務項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精彩課件”(10JDSZK005)和安徽省基地重點項目“科學發展觀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精品多媒體課件開發和創新研究(2010sk235zd)”階段性成果
余英華(1973—),女,廣東惠來人,漢族,古代文學碩士,淮北師范大學教務處講師。主要從事教學管理、古代文學教學與科研等工作;
董強,(1973—),男,安徽阜陽人,漢族,淮北師范大學政法學院副院長,副教授,華中師范大學在讀博士。主要從事教學管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教學與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