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益男 南京大學金陵學院玉輝樓信息科學工程系,南京 210089
數字電子技術及實驗教學中的幾點想法
張益男 南京大學金陵學院玉輝樓信息科學工程系,南京 210089
數字電子技術是計算機類及電子類專業的基礎課程,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傳統的教學方法不再適應現代高等教育培養目標的需要。文章從理論課教學和實驗課教學兩方面闡述,并從內容、手段、考評等方面進行探討,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解決問題和創新的能力。
數字電子技術;實驗;考核
隨著電子材料科學的發展,電路集成技術的進步,分立元件的電路逐漸被數字集成電路取代,電路成本不斷降低,數字電路的知識也成為必修內容,而且是許多重要課程的基礎,如《單片機原理與應用》、《計算機組成與設計》、《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等。數字電子技術(簡稱數電)課程教學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這些后續課程的教學,而且這門課的學習也為從事實際工作奠定了必要的基礎。但是傳統的教學方法顯得單調和落后,嚴重束縛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而數電課程的教學質量也難以提高。為了培養高質量的人才,必須進行教學改革。
傳統的“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即所謂的填鴨式教學,教學效果往往不理想。如今計算機及多媒體技術迅速發展,要把這些先進技術用到課堂中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提高教學效果。上課前教師要認真做好每堂課的PPT,即課件。優秀的課件是教材內容的提升和精煉,將概念、定律及內容能更清晰地展示給學生,在PPT中可以用加重字體,改變字的顏色來突出重點、難點,讓學生一目了然,做到有重點地學習,分清主要和次要內容。另外制作PPT時要充分利用多種表示形式,如圖像、聲音、動畫等,這樣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接收教學內容。而且PPT便于學生在課后復習,通過回想、看書再現教師上課時所講的內容。
數字電子技術發展迅速,因此數電這門課的教學也應跟上時代的步伐,根據科技的發展來增加和刪減教學內容。例如,康華光《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部分》第五版一書中對TTL集成電路邏輯門做了非常詳細的講解,理論性較強,學生不易理解,而在當前的數字系統設計中,幾乎不用此類邏輯器件,那教師在講課時可簡化這部分知識,在講完CMOS門后讓學生課外學習。再例如時序邏輯電路那章,介紹計數器、寄存器等,講課時注意回避繁瑣的集成電路內部分析和推導,著重介紹外部邏輯功能的描述、分析和應用,讓學生做到靈活使用即可。
數字電子技術課程有些概念比較抽象,只靠教師在課堂上講,可能教學效果不夠理想。在互聯網上有很多關于數電基本概念的動畫講解,教師可以下載下來,作為輔助的一種教學手段。在講到相應概念時,可播放給學生觀看,讓學生加強對概念的理解,而且動畫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更能印象深刻。
在教師資格證培訓的時候,教育學當中就講過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條原則我們要很好地貫徹到教學當中去。在傳統的教學模式當中,過于強調教師的講授,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的積極參與,只是讓學生被動地接收教師的教授內容,嚴重束縛了學生個性的發展,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為改變這種狀況,要知道教育不應只是生硬地傳授知識,更要看到學生的不同特點,因材施教,善于發動他們去主動學習和研究,引導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和方法。在課堂教學時,注意加強和學生的互動,多提問,及時反饋,隨時看學生的掌握情況。
把理論課和實驗課分開考核,作為兩門課,分別給成績。理論課的考核主要是考試,把平時表現也納入考核范圍,例如考勤、提問和作業,具體情況根據學生平時的表現決定,占總成績的20%,另外期中考試成績占20%,期中考試是必要的,是對半學期學習情況的總結,通過此可以看到學生的掌握情況,什么地方掌握不是很好,可以在卷面上反映出來。教師可以在考試后習題課上給學生再強化下以前學的概念,糾正學生錯誤的地方。期末成績占60%。具體比例可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第一,一本書的理論教學內容一般都很多,每個方面全講詳細是不可能的,可將適當內容放到實驗課上著重講述。例如做計數、譯碼、顯示電路實驗時,將原理要闡述清楚,實驗課上計數器用的是74LS90芯片,而康華光版的理論書上用的是74LS390芯片,兩者雖然名稱不同,但功能和電路連接完全一樣,所以理論課上這部分內容可簡單介紹,而著重放在實驗課上講解,這樣學生自己動手設計電路并連接電路,能對這部分內容更好地理解,感受到知識的實用性。
第二,適當減少驗證性實驗,增加設計性和綜合性的實驗內容。實驗教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實際動手,掌握一般的實驗方法和技巧,鞏固已有的理論知識,提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創新意識,所以整個實驗內容的安排要有所考慮。驗證性實驗主要是給學生打基礎,培養學生操作儀器儀表和設備的基本能力,而設計性實驗是提升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教師給出實驗任務,將所用到的元器件發給學生,讓學生自己設計電路并搭試完成,測試實驗數據并解決出現的問題,教師給以輔導并與學生共同探討。在學期的最后一個實驗通常設計一個綜合性實驗,主要是考核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選一些有趣味性和應用性的課題。例如我們選擇了一個LED燈顯示的問題,有幾種花樣,通過開關控制輪流顯示。要求學生首先利用軟件作出原理圖,其次在面包板上搭試電路,并觀察實驗現象,寫出實驗報告,分析具體的工作原理。效果顯示,學生對實用性強的實驗表現了極大的興趣,積極性很高,能自己動手設計,最終有多種方案提出,達到了綜合性實驗要求的效果。
第三,將EWB軟件的使用和CPLD的Verilog語言的編程實驗引入實驗教學。EWB虛擬仿真實驗軟件為數字邏輯電路仿真提供了豐富的元器件模型,作圖方便,實驗和測試結果直觀具體,把傳統的硬件設計與調試問題變成“軟件”問題。這樣能激發學生更深入理解實驗內容,進一步激發了對本課程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分析和設計、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CPLD是復雜可編程邏輯器件,規模大、結構復雜,是用戶可根據需要而自行構造邏輯功能的數字集成電路。Verilog HDL是一種應用廣泛的硬件描述語言,可用于從算法級、門級到開關級的多種抽象層次的數字系統設計。將Verilog HDL語言下載到CPLD器件后,使被下載的CPLD器件成為與Verilog語言所描述的數字電路,加上外圍電路,能看到相應的現象。我們電子實驗室在學期開始,介紹完儀器使用后,先安排的是EWB的實驗,讓學生先學習好軟件的使用,為以后的綜合性實驗打好基礎。中間安排的是驗證性和設計性實驗。之后安排的是CPLD實驗,有一些典型的程序讓學生設計并在CPLD板上觀察實驗現象。例如設計靜態和動態顯示實驗、搶答器實驗等。通過這些實驗的安排,讓學生自己選擇元器件、連接電路、選擇參數、編寫程序,一邊選擇一邊測試,一邊修改一邊分析,并與理論進行對照,在一步步調試中學習提高,把實驗和理論緊密結合,加深了對理論的認識。
第四,根據專業不同和學生能力的差異安排實驗內容。在教師資格證培訓時,同樣講到一點原則,就是要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做到因材施教。例如我們學院電子專業和計算機專業都要求完成數電實驗,數電對電子專業尤其重要,學生都學過模擬電子技術和數字電子技術兩門課,而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不學習模擬電子技術,只學習數字電子技術,因此學生的水平也相對弱一點,有些實驗電子專業的學生完成得比較好,但對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來說就會有點困難,因此在教學時,對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可相對降低一點難度,安排一些更適合他們的實驗。
學院安排的數電實驗時間是每周一次,一次是3節課的時間,但因為學生水平參差不齊,所以不是每次實驗每個學生都能利用課上時間完成。為解決這一問題,安排了周末為開放實驗室時間,每天由一個老師和一個實驗員值班,老師負責解答學生遇到的問題,并檢查實驗結果,實驗員負責實驗室的開放,分發元器件等。在開放實驗室時間,課上沒做完實驗的同學可以來完成,對其他實驗感興趣想自己動手做的同學也可以來做實驗。通過開放實驗室,不僅提高了實驗儀器的使用率,并且保證了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完成實驗、思考問題,與教師探討,這樣也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科研素質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我們要求每做一個實驗,學生在課后都要完成一份實驗報告,內容包括幾部分:目的、使用儀器、原理、電路圖、實驗結果和實驗小結。要求學生寫實驗報告的目的就是讓學生理解每次實驗,不是實驗做完就結束了,而是通過報告總結自己實驗中遇到的問題,并理解透徹,以后遇到相似問題知道如何處理,所以實驗小結顯得尤為重要,能看出一個學生是否用心來完成這次實驗。
學生的實驗成績包含兩方面,一是平時表現,包括考勤、提問和實驗報告,二是學期末的考試,至于各權重可結合實際情況設置。學期末的考試分兩種,一種是試卷考核,題目為2題,考試時間為3節課時間,要求學生在試卷上畫出電路圖,寫出實驗結果,教師檢查是否有實驗現象以及現象是否正確。另一種是用綜合性實驗作為考核,這個主觀性比較強,所以要設置一個統一的評分標準,做到公平公正。
學院在7月份是短學期,一般是三個星期。短學期的教學內容主要是學生完成一些應用性較強的綜合性實驗,例如收音機、對講機、小信號放大器等,儀器發給學生,學生自己動手設計電路,焊接電路板,并進行調試。短學期的實驗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更快更好地與社會需求接軌。
課程的教學改革要適應市場經濟體制和經濟建設的需要,也要遵循課程自身的規律,適應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實現理論與實踐的完善統一。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兩手都要抓,有機結合,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有重大意義,并進一步推進數電技術等課程的改革深入發展。
[1]康華光主編.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部分[M].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邊曉娜,馬英.《數字電子技術》教學改革探討[J].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
[3]馬曉娜,劉春梅,皮紅梅,等.《數字電子技術》教學改革與實踐[J].世紀橋.2010
[4]喬崢.《數字電子技術》教學淺探[J].科技教育.2008
10.3969/j.issn.1001-8972.2011.07.178
張益男:1984.8 女,碩士、教師、研究方向為控制及電子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