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永臣 (內蒙古自治區五原勞教所 內蒙古巴彥淖爾 015112) ■文
新時期強制隔離戒毒工作改革創新研究
Studies on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Compulsory Isolation of Drug Addiction Treatment Work in the New Era
艾永臣 (內蒙古自治區五原勞教所 內蒙古巴彥淖爾 015112) ■文
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我國毒品問題死灰復燃以來,我國的戒毒工作已經經歷了二十余年的時間。以往的戒毒形式,主要有公安強制戒毒和勞教戒毒,這種戒毒體制在減少違法犯罪、維護社會治安、降低毒品危害、懲戒吸毒行為、保護經濟發展等方面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但是,隨著禁戒毒形勢的發展,我國禁戒毒工作呈現出毒品種類多樣化、毒品來源多元化、毒品濫用隱蔽化、吸毒人群擴延化等主要特征,毒品問題作為一項社會現象危害程度日趨嚴重。而從個體出發,吸毒成癮者固然有違法屬性,但對其進行一定的行政處罰后,其另一屬性則在于是病人和受害者,這一屬性決定著戒毒工作必然是以服務和救助戒毒者為工作宗旨,決定著戒毒工作必然是以回歸社會為導向。也就是說,當前的禁戒毒形勢發展和戒毒工作立足點決定著原有的戒毒法律、法規已經不適應實際工作的需要。
2007年12月29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并于2008年6月1日起實施,標志著我國戒毒體制從以強制性戒毒工作制度為主導的戒毒體制向社區戒毒制度為主導的戒毒體制的轉變。這種立法性轉變意味著國家職能履行中具體實施方式很大程度上將隨之發生改變,因為社區戒毒較之以往強制性戒毒最大的特征就是通過協議而非強制性得以實施,我國的戒毒措施已經從生硬的強制性實施進入了人本性色彩濃重的契約式約束實施為主導、行政性氣氛強烈的強制力懲戒實施為保證的新時代。
《禁毒法》和已經出臺的《戒毒條例》規定了我國現行戒毒制度的基本內容,其按照戒毒工作的法律屬性、實施主體、開展方式之不同劃分不同的戒毒制度,主要包括社區戒毒制度、強制隔離戒毒制度、社區康復制度、自愿戒毒制度等,同時從戒毒措施方面予以通盤考慮,實現過程的合理銜接和資源的有效整合。戒毒體系較之以往呈戒毒措施多樣化、戒毒程序嚴格化、戒毒過程一體化、戒毒力量專業化、戒毒救助社會化的發展趨勢。戒毒制度的特點可以概括為科學戒毒和人文關懷的理念、回歸社會為導向的戒毒模式、客觀有效的戒毒工作評估體系、協同配合的戒毒工作機制四個方面。
《禁毒法》首次提出了社區戒毒、社區康復的戒毒措施,規定了“城市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負責社區戒毒工作”,但全國各地對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工作體系建立以及工作程序都很陌生,加之人力、技術、財政等多重困難,社區戒毒、社區康復的體系還不完善。自愿戒毒在以往主要是以具有戒毒醫療資質的醫療機構承擔,戒毒治療措施大多僅限于藥物維持治療,并且由于醫療資質認證、治療費用昂貴、管理難度較大等客觀原因,戒毒成效不高。因此,在當前情況下,強制隔離戒毒制度仍然是戒毒體系中最具實用性和實效性的戒毒制度,并表現出與其他戒毒制度互為補充、遙相呼應,共同構建新時期戒毒體制完整體系的發展趨勢。
強制隔離戒毒是公安強制戒毒和勞教戒毒的延續和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講,這項制度在我國已經有了十五年以上的歷史,為了整合戒毒資源,也是為了提高戒毒效果,把過去的強制戒毒和勞教戒毒這兩種措施合并為一種強制隔離戒毒措施,是戒除毒癮最有力度的制度。
具體的說,強制隔離戒毒制度是指公安機關對吸毒成癮嚴重或者有其他法定情形的吸毒成癮者做出行政決定,將其送到與外界相對封閉的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接受兩年或三年的生理、心理治療制度。
《禁毒法》第四十一條規定“強制隔離戒毒場所的設置、管理體制和經費保障由國務院規定”,第四十條規定“公安機關對吸毒成癮人員決定予以強制隔離戒毒”,國務院正在修訂的《戒毒條例 (征求意見稿)》進一步對強制隔離戒毒的法定權限、機構配置、適用范圍、管理原則、診斷評估等方面進行了量化規定,這是以法律的形式明確強制隔離戒毒制度,也是對以前強制性戒毒貢獻的肯定。
我國目前尚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保留強制隔離戒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對具有一定社會危害的吸毒成癮人員在與社會隔離的條件下對其進行戒毒治療,能夠一定期限內有效地阻止吸毒成癮人員接觸毒品,在短期內消除生理依賴;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毒品的需求,降低發案率,對維護社會的安全穩定起到很大的作用;減少與吸毒相關傳染病的傳播;教育、挽救部分吸毒人員,也對吸毒者的警示教育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強制隔離戒毒場所與看守所等其他監管場所一樣,具有限制人身自由的共性。但其執法依據、法律性質和監管對象的特殊性,決定了強制隔離戒毒場所的工作理念有別于其他監管場所,需要正確處理好封閉與開放、保證安全與人性化管理、懲治與挽救等幾個關系。
戒毒工作的進步,首先是戒毒工作者自身的進步,戒毒理念體現在戒毒法律制度的方方面面。我國對于吸毒成癮者設置了兩種不同的法律制度,一是處罰制度,二是戒毒制度。強制隔離戒毒正是這兩種法律制度的融合體,一方面是對吸毒成癮者的一種懲戒,另一方面也是對吸毒成癮者通過系統教育、心理疏導、體能恢復等戒毒方式的一種救治,兩種制度的歸宿點都在于使得吸毒成癮者重新成為社會正常一員,在完成對吸毒成癮者的行政懲戒功能后,要求戒毒工作真正是為對病人的治療和對受害者的救助,否則對吸毒成癮者設置處罰和戒毒兩種不同的制度也就喪失了必要性。戒毒模式必然始終是以回歸社會為導向,這決定著戒毒制度必然是各種戒毒措施緊密銜接的戒毒體系,也決定著戒毒工作者必然是以服務和救助戒毒者為工作宗旨。
強制隔離戒毒制度既有對吸毒成癮者違法行為的懲戒因素,更有對吸毒成癮者進行救治的責任。從懲戒角度出發,應該對其進行依法管理;從救治的責任出發,應該對其進行科學治療;從回歸社會的導向性立足點出發,應該融入以人為本、關懷救助的宗旨。所以,強制隔離戒毒工作應該堅持以人為本、依法管理、科學治療、關懷救助的工作理念。
強制隔離戒毒作為戒毒體系中最具力度的戒毒制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功能性的發揮直接影響到強制隔離戒毒工作的成效和社會公信力,因此,應科學定位強制隔離戒毒制度的工作職能。
法制道德教育是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應當發揮的關鍵職能。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有責任對強制隔離戒毒人員不正確的價值觀和享樂觀進行矯正,通過法制道德教育,幫助強制隔離戒毒人員建立正確的法制觀、道德觀、價值觀、人生觀,喚醒被毒品泯滅的靈魂,找回被毒品腐蝕的良知,讓他們重燃激情體會生活的美好,讓他們返樸歸真品味真情的可貴。
法制道德教育的內容相當廣泛,教育的形式也多種多樣,需要加強強制隔離戒毒場所的教育師資建設和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從軟、硬件兩方面提升法制道德教育水準,完善教育體系,提高教育實效。
生理脫毒治療是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應當發揮的重要職能。強制隔離戒毒場所首先應完成對新收治吸毒成癮人員的生理脫毒工作,這是做好其他工作和完成其他職能的前提和基礎。常用生理脫毒有非藥物脫毒法和藥物脫毒法,非藥物脫毒法有干戒法和理療脫毒法兩種,而藥物脫毒法則比較多,例如美沙酮維持療法、納曲酮療法、中藥益安回生口服液療法、韓式戒毒療法等。
不管是非藥物脫毒法還是藥物脫毒法,都應該加強強制隔離戒毒場所的醫療機構建設,從以人為本、關懷救助的工作理念出發,提高強制隔離戒毒場所醫療機構人體機能檢測水平和突發醫療事件處置能力,加強強制隔離戒毒場所醫療機構技術資格認證,為強制隔離戒毒工作的整體運行提供保障。
康復職能是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應當發揮的核心職能。吸毒成癮人員應該在強制隔離戒毒期間完成前期康復,這既是為下一步的戒毒康復工作準備條件,也是對吸毒成癮人員實施關懷救治的根本要求,更是回歸社會的導向需要。
所內執行期間康復工作包括的內容很多,概括起來主要有認知教育、心理矯治和康體訓練三個方面。認知教育需要解決對毒品危害的認知、對拒毒能力的訓練和制定清晰的戒毒計劃等問題;心理矯治重點立足于情感誘導、興趣培養和良知蛻變,解決健康生活習慣的問題;康體訓練則是通過體能運動和簡單的習藝生產,使身體機能得到恢復的同時,提高對勞動榮譽感的認同度。這就需要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根據群體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的年齡結構、文化差異、身體素質、認知程度等因素進行分類,分別制定周密、系統、科學、有效的前期康復計劃,并切實組織實施,力求康復功效最大化。
強制隔離戒毒場所作為禁戒毒戰線的前沿陣地,發揮預防重新違法犯罪、服務禁毒斗爭職能責無旁貸。并且,強制隔離戒毒場所作為吸毒成癮人員聚集地,更是進行禁毒宣傳和毒品危害教育的優勢基地,不僅是對吸毒者群體產生懲戒教育作用,也是對社會群體產生輻射宣傳作用。
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應該把場所本身融入禁毒體系的重要環節,應該統籌兼顧禁戒毒體系各環節的協調配合,達到各種戒毒制度有效銜接的要求。任何一種極端行為和各自為政行為都是不科學、不系統、不具有活力和生命力的,都不利于禁戒毒工作的發展和進步。
強制隔離戒毒制度作為戒毒體系中最具強力手段的法律制度,由強制力保證實施,是戒毒體系各環節得以實現的保證。從這個意義上講,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是執法的主體,要求實現管理的規范化;強制隔離戒毒制度作為對吸毒成癮人員進行戒毒治療的手段,仍然是以人本性的生理康復為工作基點,是對病人和受害者的救助。從這個意義上講,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是救治的主體,要求實現治療的醫院化;強制隔離戒毒制度要求對吸毒成癮人員加強法治理念認知,提高道德情操修養,實現人性良知回歸,重塑吸毒成癮人員價值觀、人生觀。從這個意義上講,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是教育的主體,要求實現教育的學校化;強制隔離戒毒制度作為戒毒體系的重要環節,仍然以完成對吸毒成癮人員生理康復和心理康復后回歸社會、成為社會正常一員為最終任務,在實施過程中需要以多種手段和措施達到“擺脫毒品依賴、重返健康人生”的目的。從這個意義上講,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是吸毒成癮人員康復的主體,要求實現康復的多樣化;強制隔離戒毒場所作為懲戒和救治吸毒成癮人員的專業機構,需要實現各種功能的配套,這是執行、懲戒、救治行為得以實施的物質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講,要求強制隔離戒毒場所實現建設的標準化。概括而言,強制隔離戒毒場所的發展方面是要逐步實現“五化”目標,即管理規范化、治療醫院化、教育學校化、康復多樣化、建設標準化。
(一)管理的規范化要求強制隔離戒毒場所在對吸毒成癮人員進行收治、行為約束、毒品檢測、考核評估,以及檔案建設等方面,都以規范性制度統一起來,達到精細標準,并保證制度的有效實施,避免人為因素在具體操作中的標準降低或提高的現象,在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群體中形成“公平公正、揚善抑惡”的氛圍。這就要求強制隔離戒毒制度執行者、管理者不斷加強自身素質培養,準確把握規范化管理與人性化管理之間的辯證關系,準確把握嚴格執法與關懷救助之間的統一關系,準確把握懲戒教育與感化挽救之間的協調關系,準確把握場所穩定與科學治療之間的互補關系。管理規范化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涉及場所安全、突發事件預防、執法能力、基層基礎工作精細鏈接和安全體系長效機制等諸多方面,需要場所的協調部署、統一規劃,達到工作各部門統籌兼顧、工作各環節緊密銜接的目的。
(二)治療的醫院化要求強制隔離戒毒場所從強制隔離戒毒人員是病人和受害者的屬性出發,立足于以人為本和關懷救助的工作理念,在保障強制隔離戒毒人員身體健康的基礎上,從生理上努力提高他們抗拒毒品誘惑能力,恢復身體機能,盡可能避免強制隔離戒毒人員誤診、病情惡化等現象的發生,探索和完善強制隔離戒毒制度醫療保障體系。這就要求強制隔離戒毒場所加強醫療衛生機構建設,從軟、硬件雙方面入手,硬件方面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配套醫療衛生各功能室,引進先進醫療設施,借助現代科技提高診斷、醫治水平。軟件方面加強醫療專業人才培養,開展醫療知識周期更新培訓,提高醫療技術水平,做到診斷準確、對癥下藥、醫治及時。強制隔離戒毒場所的醫療機構建設還包括醫療衛生管理制度建設和病情識別制度建設,在保證強制隔離戒毒人員得到及時救治的基礎上,重點打擊小病大養、無病呻吟等“泡病號”現象,為場所整體管理秩序提供醫療衛生保障。
(三)教育的學校化要求把強制隔離戒毒場所發展成為矯正惡習、育化靈魂的特殊學校,從法制意識、道德修養、情感良知、毒品危害、心理矯治、知識拓展等方面全面提高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的認知水平,實現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的規范化二次教育,重點解決毒品認知和心理依賴問題。教育的內容很多,包括認知教育、心理疏導和體能恢復三個方面,教育的方式多種多樣,不能拘泥于課堂化固定模式,應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效果,做到課堂化教育與社會化教育相結合,趣味性教育與嚴肅性教育相結合,普遍性教育與針對性教育相結合,意識類教育與體能類教育相結合。要求強制隔離戒毒場所立足于“提高教育矯治效果”這一核心任務,提高師資水平和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探索適合新時期強制隔離戒毒制度特點的教育體系,為強制隔離戒毒制度在戒毒系統工程中發揮重要作用貢獻力量。
(四)康復的多樣化是指強制隔離戒毒場所在對強制隔離戒毒人員進行管理、教育、習藝生產等環節工作中,采取多種方式提高法制意識修養、建立積極人生觀念、升華高尚道德情操、培養健康興趣愛好的過程。康復的內涵很多,包括醫學康復、社會康復、職業康復、家庭康復等,顯示出其多樣性。概括起來,主要有生理康復和心理康復兩個方面。生理康復要求通過體能訓練和必要的習藝生產手段,達到機能指標正常的要求,提高身體活力和抗病能力,為抵御毒品誘惑準備基礎物質條件。心理康復則比較抽象,是心理學里面比較特殊的一門學科,是心理康復專業人士提供康復服務的活動。就戒毒的心理康復情況來看,心理康復包括了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最終目標要求達到戒毒人員回歸正常心態、健全人格認知、矯正享樂腐化思想的目的。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應加強心理咨詢和心理矯治專業隊伍建設,在基層民警中推廣心理技術運用,服務于“提高教育矯治效果”這一核心任務。
(五)建設的標準化是指強制隔離戒毒場所為完成強制隔離戒毒制度所賦予的依法管理和科學救治的任務而準備的軟硬件規范性條件。建設標準化包括技術體系建設的標準化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標準化,就是要求在對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的管理、教育、習藝培訓、生活衛生等各環節中,制度體系完整,技術體系完善,配套設施完備,各環節銜接緊密、互為補充,發揮科學戒毒的綜合效力。
強制隔離戒毒制度在我國戒毒體系中的地位至關重要,是其他戒毒制度得以順利實施的保證,是對吸毒行為進行教育懲戒和治療挽救的融合體,一方面要求執行主體的法制強制性,另一方面又要求執行主體的救助人性化。這就對強制隔離戒毒場所在新時期的建設提出了新標準、新要求,對強制隔離戒毒制度在新時期的改革創新提出了新的研究課題。只有不斷提高強制隔離戒毒場所的科學化、規范化建設水平,不斷探索和創新強制隔離戒毒制度的體系性和實效性,強制隔離戒毒手段才能更好地服務于禁毒戰爭,更好地服務于經濟建設,更好地服務于社會進步。
(見習編輯 遲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