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 瓊
組織營銷,是指一個社會組織需要根據外部環境變化和自身特點對組織的產品和服務進行營銷,即組織需要按照市場營銷觀念采取某些策略性的行動以爭取更多社會公眾對組織的理解、支持與合作,使組織對環境變化和客戶需求及時做出反應,以確保組織目標的實現。
供銷合作社在計劃經濟時期具有一統農村市場的主渠道地位,架起農戶與市場之間的橋梁,其組織形象深入人心。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形成,供銷合作社一統農村市場的格局被打破,社會影響力有所減弱,組織漸漸被邊緣化,組織形象受到影響。供銷合作社要讓全社會重新、正確地認識和理解并被接受,既需要政府層面的關注,更需要供銷合作社自身內外的修煉,這是一個綜合的形象管理工程。
組織營銷視角下的供銷合作社形象管理,就是要在明確組織定位的前提下,樹立正確的營銷意識,從組織市場角度分清組織營銷的對象,從營銷角度把握組織營銷的內容,采取相應的營銷對策來達到提升組織形象的目的。
供銷合作社的組織營銷對象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一是決策者階層,包括黨和政府及其職能部門;二是社會各階層,即理解者階層;三是組織成員階層,即支持者階層。決策者階層決定著供銷合作社的生存環境、生存條件;理解者階層影響著供銷合作社的生存空間和發展空間;支持者階層掌握著供銷合作社的生存基礎。供銷合作社的組織營銷必須根據這三類對象,有的放矢。
供銷合作社的組織形象管理應該圍繞著不同的營銷對象來展開。面對決策者階層,通過組織功能、價值、理念等方面的營銷,特別是開展供銷合作社可以成為政府轉變職能的載體、連接廣大農民的橋梁紐帶、實現政府建設和諧社會的推動力等專題研究,讓他們對供銷合作社組織的功能、地位和作用有更加清晰的了解,從而爭取到政策上的支持和法律上的保障;面對社會各階層時,供銷合作社可以通過各種有效的溝通和互惠互利的營銷活動,爭取他們的理解與合作,拓展雙方的生存與發展空間;而面對組織成員階層,供銷合作社可以通過自己的業務與服務活動,為他們的經營和生活提供質量保障,從而贏得他們的支持。本文側重于對社會理解合作層和組織成員支持層的分析。
在新的經濟形勢下,供銷合作社只有重視組織營銷,才能承擔新形勢賦予的新任務,真正發揮供銷合作社的組織功能。
重視供銷合作社理論研究和宣傳。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和各省級供銷合作社都應該建立相應的理論研究機構,以加強對供銷合作社理論、價值、理念,政府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與供銷合作社職能創新的關系,發揮供銷合作社作用與建設和諧社會的關系,弘揚合作社理念與推進社會民主進程等問題的研究。宣傳成功的供銷合作社先進經驗,讓黨和政府、人大等決策機構的決策者了解合作社組織的屬性、作用、價值和理念,使社會各界認識和支持合作社的功能和運作方式,幫助農民和社員進一步了解和理解合作社組織的特性,更加支持和擁護合作社。
實施組織的整體營銷戰略。各級供銷合作社應該設立專門的策劃部門,對組織的整體營銷進行長遠而詳細的策劃、跟蹤調查和分析。大力開展有影響的組織營銷活動,是擴大一個組織社會影響的有效手段??梢猿浞掷妹磕?月的國際合作社日,開展全國性的合作社知識普及宣傳;可以通過合作社月、合作社周,開展合作社產品優惠活動;可以通過舉辦合作社體育比賽、文藝活動,展示合作社的風貌,體現合作社精神,樹立合作社形象;可以通過舉辦各種大型公益活動,弘揚合作社的文化,挖掘合作社的社會價值。
推廣和規范使用中國供銷合作社標識,進行整體形象管理。全國總社設計了中國供銷合作社標識,已經在供銷合作社的辦公場所、營業場所中使用,取得了一定成效。為打造、提升供銷合作社的整體形象,要進一步規范和擴大標識的使用。首先只要是供銷合作社系統的建筑、商店、學校都要掛上標識,其次工作服、辦公用品等都應該推廣使用標識,努力使標識顯現出廣告的效應,從而對社會公眾形成視覺上的沖擊,發揮出視覺識別的作用。
壯大供銷合作社組織實力,提高核心競爭力是其參與市場競爭、吸引社會關注、獲取社會地位的基石。主要途徑有:
擴大組織規模。要加強宣傳與教育,使農民社員認識到合作經濟組織是處于市場經濟弱勢地位的農民為維護自身利益而自愿結合起來的一種經濟組織。只有加入組織才能改變自己的經濟地位,與營銷渠道成員平等相處。組織的規模經營使得農民真正得到規模收益,以組織的經濟驅動力來激發農民參與組織的積極性。可以充分利用新農村建設的機會,對基層供銷合作社進行重組和改造。對有一定經濟基礎和經營活動的基層社,要建立新體制和新機制,擴大經營規模,增強經濟實力,提高為農民社員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對有一定經濟基礎但沒有經營活動的基層社,要恢復經營活動,開展為農服務工作。對沒有基層社的地方,要進行重組。要利用國家建設新農村流通網絡體系,開拓農村市場,擴大內需的機會,建設日用消費品、農業生產資料、農副產品等網絡體系,發展連鎖經營。要利用國家積極倡導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機會,利用供銷合作社在網絡、人才等方面的優勢,積極領辦、參股農民專業合作社,實現新老兩種合作經濟組織的對接和共同發展。要利用統籌城鄉發展,國家大力提倡發展農村公共服務的機會,加強與民政部門的聯系,大力發展村級綜合服務社。只有在廣大農村和城鎮,有相當數量的經營網點,經營活動與公眾生產生活有緊密聯系的時候,合作社組織形象才有堅實的基礎。
建設學習型組織。加大供銷合作社的組織教育投資,提高農民的文化水平,大力開展職業技術教育,在提高農民農業科技水平與商業經營素質中發展自己的組織作用;建立帶頭人選拔培養機制,著力培養一批具有經營頭腦和奉獻精神的農民企業家作為帶頭人;提高供銷合作社組織專業知識權力,使組織能夠站在時代的前沿,把握住供銷合作社組織所處的營銷渠道位置,隨時調整自己的發展方向和渠道適應能力。
籌措發展資金。資金不足是困擾供銷合作社組織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從政府層面講,應該根據供銷合作社組織發展的需要,及時制訂必要的優惠政策,在財政、稅收、信貸方面給予組織建設一定力度的支持。從供銷合作社組織層面看,具備條件的合作社組織可積極向企業化方向發展,形成企業化性質的農業合作經濟組織,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組織發展資金的不足問題。
依法規范內部管理。《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這是我國第一部關于合作經濟組織的法律。供銷合作社在期待政府制定適應自身發展法律的同時,可以依據現有的合作經濟組織法開展經營活動,規范內部管理,真正讓農民社員參與合作社組織的經營管理。隨著合作社組織規模的擴大與制度的完善,組織對市場風險的看法會接近風險中性,此時,組織會更重視自己的信譽和組織的長遠穩定發展,會誠實守信,遵守組織與農戶之間,組織與渠道成員之間的所簽訂的經營合約,履行承諾,獲取合作信任。供銷合作社系統應該重視以社員代表大會、理事會、監事會為核心的基本制度建設,真正落實社員和社員社的知情權、選舉權、監督權、管理權?!叭龝笔求w現供銷合作社特色,區別于其他商業組織的一個標志。實行“三會”,應該制度化、規范化。這也是供銷合作社形象建設的基礎工作之一。
加強農業合作經濟組織之間的聯合與合作。供銷合作社可以在產權清晰的基礎上,根據共同的需要,引導、組織或參與不同行業、區域的農業合作經濟組織之間的跨行業、跨區域的聯合與合作,從而強化自身優勢,獲取長足發展契機。
提高信息獲取能力。利用政府重視對農村信息工程建設和提高農民應用信息化手段能力的機會,供銷合作社應該轉變觀念,主動了解市場供求與價格信息,把握營銷渠道信息,提高組織信息獲取能力。供銷合作社可以通過開展電子商務活動,有效解決農產品流通、農業信息溝通困難等問題,這也是形成農業信息的商務化、數字化和網絡化,提高組織信息獲取能力的重要途徑。
維護營銷渠道秩序。在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處于弱勢時,乘機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牟取暴利,擾亂市場現象時有發生,這對組織發展極具危險性。因此,必須建立良好的渠道秩序,使渠道成員依法經營,供銷合作社應該以消費者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在嚴守商業道德,遵循誠信,維護渠道穩定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