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蔣曉良
近年來,江蘇省宜興市供銷合作社把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作為深化為農服務內涵的有效載體,充分發揮為農服務作用,在領辦、參辦、促進專業合作社服務發展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闖出了一條符合宜興實際,符合供銷合作社發展的新路。
典型引路,科學發展。宜興市社根據地域農產品優勢和產業特色,積極領辦、參辦具有特色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典型引路,并積極爭取政策扶持。同時積極實施市社牽頭制定的《關于規范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管理的意見》,在明珠青梅專業合作社率先進行財務規范軟件試點,進一步規范了專業合作社財務管理,成功做法在全省供銷合作社系統全面推開。
突破瓶頸,化解難題。2010年7月,宜興市社成立了宜興市華惠三農貸款擔保有限公司,和宜興農村商業銀行聯合出臺了《關于信貸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通知》,幫助農民專業合作社解決發展資金困難。公司成立以來,已為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貸款擔保1500萬元,及時化解了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融資難問題。
搭建平臺,發揮優勢。宜興市社積極創造信息平臺,提高服務水平,建立農產品信息網站,開通了“農信通”手機信息,創辦農民專業合作信息專刊,通過這些信息載體,及時向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布農副產品信息和價格行情,并開展專業合作社技術、經驗交流,提供服務。
結對共建,提升水平。宜興市社把2011年確定為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服務年,為深入開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服務年活動,機關19名干部職工與全市51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結對共建。通過走出去,深入調查了解、溝通協調,切實為農民專業合作社解決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積極排憂解難。
科學規劃,聯合發展。今年,宜興市社根據當地農業產業特點,先后成立了宜興市嘉禾茶葉產業合作聯社、宜興市綠源蔬菜專業合作聯合社和宜興市徐舍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充分發揮聯合與合作的作用,深入走訪調研,為專業合作社出謀劃策、解決難題,給專業合作社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服務平臺。例如,徐舍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一方面以聯合會為平臺,秋種前召集全鎮農資協會會員會議,分析農資行情,對農資商品銷售做到微利服務,切實讓利于農民。另一方面以技術指導為抓手,組織農技人員深入到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了解查看發生在蔬菜、果品及水稻上的病因,并指導解決方法,為他們挽回不必要的損失。聯合會還組織會員單位赴山東壽光等地學習參觀,組織業務培訓,拓寬思路。
農超對接,擴大服務。宜興市社大力推進農副產品網絡建設,以宜興市華瑞生態農特產品公司、華夏三農商貿有限公司為平臺,為宜興農產品進軍大市場、搞活大流通搭橋鋪路,已與全市三十多家專業合作社建立對接關系,進一步擴大了網絡覆蓋面。今年市社還根據宜興市農產品市場特點,成立了晶昊銷售(宜興) 合作聯社,積極參與大潤發、宜客隆、大統華以及無錫朝陽市場等超市的協調、協作,把社員的農產品與超市對接銷售。例如,去年宜興市兆豐紫心山芋專業合作社的山芋大豐收,但銷售環節出現了困難。市社得知后,迅速組織人員,主動銜接超市銷售經理,上門看貨,按質論價,每天送貨進超市,幫助農民社員解決了產品銷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