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讀互動
當前我國不少地區出現電力短缺,拉閘限電頻頻發生。然而,與此同時,內蒙古、張家口等大型風電基地卻出現“棄風”現象。關鍵時刻風電“不給力”,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風電基地周邊的消納能力問題,也有電網發展速度滯后問題。風電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只有被利用到生產實踐當中才能體現價值。大力開發風電,既要注重生產效率,也要注重利用效率,要大基地式開發和分散式開發“兩條腿”走路,兩種思路并重。尤其是在電網建設相對滯后時期,應當盡快轉變風電發展觀念,建立、健全分散式風電的政策支持與管理機制,提高風電總體利用效率,讓“小”風電發揮大作為。
(鮑丹)
兒童節本是孩子喜慶的節日,現在也有些變味了,不但家長要向學校捐款,還要向老師送小禮物。學生家長有沒有捐款,是否給老師送禮,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小紅花”和“三好學生”的評選。兒童節為何就成了家長的“捐款節”呢?首先,還是學校、幼兒園資金緊張的問題。其次,學校、幼兒園受經濟利益的驅動,以“節”生財。當然,一些單位和個人向學校主動捐款是可以的,但募捐上來的資金也要加強管理,不能變成老師的“福利金”。而一些學校、幼兒園借節日搞活動的名義向家長募捐,則必須禁止,否則經濟問題還是小事,一旦污染了少年兒童的心靈則是更大的隱患。
(徐志翔)
保障房資金缺口是難以跨越的障礙,各路資金涌入保障房建設,本是一件好事,但這中間卻出現了渾水摸魚者,計劃投入保障房建設的資金并不等于實際的投入,這一現象的出現,給人們敲響了警鐘。從表象上看,房地產調控源于日益攀高的房價,而高房價的推手,正是投機熱情。也正因此,調控政策力圖精準出擊,遏制投機資金。與保障房市場相比,相對成熟的商品房市場采取的正是“亡羊補牢”的辦法,效果確實有,但付出的代價相對來說也較大。目前,保障房的覆蓋范圍還較小,3600萬套保障房將使得保障范圍翻倍,與其到時才解決日漸深入的問題,不如趁現在未雨綢繆。
(李木子)
“醉駕入刑”實施一個月來,關于法律條文的執行一直是輿論關注的焦點,而圍繞“特權醉駕”、“因公醉駕”的熱議不斷,則反映出人們對“同案能否同罪”的“公正焦慮”。現代刑法學鼻祖貝卡利亞曾經說過,“刑罰的有效性不在于刑罰的嚴酷性,而在于刑罰的及時性和不可避免性。”所謂“不可避免”,換句話說,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實踐而言,“有條件”影響這種“不可避免性”、破壞這種平等的,往往都是權力、財富的掌握者。當公職人員酒駕后,是否能與普通公民一視同仁,而不是大醉化微醉、微醉化無醉,關系到“醉駕入刑”實際威懾力,關系到全社會的公正信心。
(田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