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化化學:多要素整合 國際化對接
寧 波神化化學品經營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2000年10月,由袁維芳先生、湖北勁牌集團董事長吳少勛先生、北京長城戰略咨詢董事長王德祿先生共同投資組建。神化是一家經營和虛擬制造金屬原材料和專用化學品,為中國的制造型企業提供專業化產品和個性化服務的民營高科技公司。公司以有色金屬、稀貴金屬及特殊專用化學品的生產經營為核心,同時通過產品的虛擬研發、配制和委托加工,滿足中國乃至國際不同領域的生產廠家的需求。
神化公司的商業模式可以概括為“整合資源,對接國際”,公司商業模式的發展和升級體現了“整合資源,對接國際”的具體含義。神化的商業模式創新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的發展,即從“貿易商”到“運營商”再到“做市商”。在貿易商階段,主要是承擔商品流通功能,進行商品中轉、存儲,賺取商品流通差價。在運營商階段,具有配置市場資源和區域作價能力,緊密、高效聯系國際國內市場、虛擬和實體經濟,以多種方式滿足終端客戶需求,為國內企業提供資源性、商品流動性和有效作價服務,并利用金融創新、服務創新等現代手段對資源商品進行全球配置。
神化認為,公司的價值創造主要在于搭建制造業服務平臺,成為新型的制造業服務企業,而只有掌握了原材料源頭,控制整個供應鏈,具有價格話語權,才能真正為下游的制造業服務。當前市場全球化態勢明顯,神化認為應該為中國先進制造業服務運作兩個市場(國內和國外)和兩種資源,最終希望壟斷和調配全球的貿易資源。具體來說,神化的“資源整合”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網絡整合、市場整合、供應鏈整合與團隊整合,充分利用國內國際資源,實現高成長和跨越發展。
網絡整合。神化的利益相關者包括上游制造商、下游客戶、銀行、外包物流/倉儲企業等。神化化學以實現“整合國際資源、滿足國內需求”為出發點,積極與加拿大英可、德國拜爾、美國杜邦、日本三井等大型跨國電鍍材料供應商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利用“虛擬研發”、“虛擬制造”經營模式打通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從國際上獲得更多的資源供給和先進技術為國內企業提供服務。
市場整合。神化主要顧客來自電鍍行業和電子行業。主要是經營鎳產品。鎳是資源性產品,中國比較缺乏。在貿易方面,神化建立了整套作價機制,在倫敦金屬交易所價格的基礎上,核算其他各環節成本,進行成本加成。在國際貿易市場上,通過外匯期貨、商品期貨和股指期貨來規避經營風險是大型跨國企業采用的通行商業模式。2008年以來,國際金屬原材料市場價格開始出現較大幅度波動,市場行情比以往更加具有不可預測性。為此,神化化學推出了一套集現貨結算交易、點價結算交易、遠期結算交易等多種方式的期現交易模式,使客戶可以根據自身資金調度、風險控制等不同需求來確定付款方式。
供應鏈整合。神化下游全部面對終端用戶,沒有經銷商,建立了整條鏈的相關服務。神化提出,做運營商,提供制造企業的服務平臺,就要把“管道”鋪到每個工廠的家門口。在物流服務方面,神化貫徹了“整合資源”的理念,將倉儲環節招標外包給中遠等企業,并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八大配送倉儲中心,使80%以上的客戶在三百公里范圍以內擁有一個配送中心。
【專家點評】
周偉華(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
從貿易商到運營協調者,再到鎳價格的制定者,神化整合貿易參與者與供應鏈的資源,做好原材料采購服務與虛擬加工業務,集聚眾多本土制造企業與國外資源壟斷者相抗衡,奠定了“中國制造”的國際貿易話語權。以長期合作網絡帶動市場集聚,以對接國際鎖定神化價格,以供應鏈布局完善配套服務,神化模式不只是“僅有百余人,融通百億物”的神話,更是促進了千萬中小企業國際競爭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