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帥長斌
打造千億級綜合性投資集團
——詳解浙江省鐵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十二五”規劃
文/帥長斌
“十二五”期間,“浙鐵投”機會與挑戰并存,應著力推進鐵路產業向投資建設與運營管理、產業鏈打造并重轉變,著力推進產業經營向外延擴張與內生發展并重轉變,著力推進發展模式向實業經營與產融結合并舉轉變
浙 江省鐵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鐵投”)“十二五”規劃是在集團董事會直接領導下研究制定的,業已經集團董事會審議。可以說,本次規劃的形成過程,是在深入調研基礎上科學分析的過程,是在集思廣益基礎上民主決策的過程。
“十二五”期間,浙鐵投機會與挑戰并存,抓住機遇需要借助自身優勢,應對挑戰需要克服劣勢。這里的劣勢主要指集團產業發展的“三低”問題:產業結構與利潤匹配度較低,經營性產業快速適應市場發展的能力較低,要素資源對轉型發展的支撐力較低。
上述問題,歸根結底是如何實現科學發展的問題。正是基于這一認識,才有了規劃指導思想的一條主線,即“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三個轉變,即“著力推進鐵路產業向投資建設與運營管理、產業鏈打造并重轉變,著力推進產業經營向外延擴張與內生發展并重轉變,著力推進發展模式向實業經營與產融結合并舉轉變”;五大基本要求,即“堅持鐵路投資與產業經營同步發展、堅持適度擴張與內涵提升統籌發展、堅持點面結合與重點突破組合發展、堅持實業為基與資本為翼協調發展、堅持優勢繼承與轉型創新深化發展”。
浙鐵投“十二五”發展的目標簡單說就是一句話:打造千億級資產規模的省內最具實力的綜合性投資集團。這個目標體現了適度超前的意圖,其第一大任務就是到“十二五”末,實現資產規模、銷售收入、利潤總額等主要指標翻番,總資產規模達到1000億元,銷售收入總額達到170億元,利潤總額達到25億元,各主導產業規模倍增。
《規劃》提出的產業發展思路可概括為“一條主線、雙合模式、三步走策略、四個平臺、五大產業”。
一條主線: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從中央到地方,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已經成為時代的強音,也是浙鐵投經驗的總結——從2004年浙鐵投通過“調整改革”“減法”轉型,到2006年歸并鐵路職能“加法”轉型,發展方式的轉變鑄就了浙鐵投如今的成就。
“雙合”模式:產業整合和產融結合。產業整合解決的是產業統籌問題:浙鐵投發展至今,所屬公司在機會投資與戰略投資、主業投資與多元投資方面的討論依然沒有厘清,同一產業板塊的不同主體之間充其量只是遠距離觀摩,不同產業之間更只是雞犬相聞。鑒于此,《規劃》提出,所屬公司定位主業必須明確(開展“1+1”即一個核心主業和一個培育主業認定)、板塊加快整合(逐步建立統一的專業化管理平臺)、整體互相協同,以實現資源共享,凝聚合力,互為支撐地推動產業全面快速發展格局。
三化路徑:三步走發展策略。第一階段(2011-2012)是要做大產業。所謂做大產業,不僅僅是財務上做大,更是要強化專業化管理,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和自主發展能力的產業龍頭,由此帶動多個支柱產業發展。第二階段(2013-2114),即做強產業階段。借助業已形成的產業管理優勢,通過兼并收購、股權投資、戰略聯盟等資本運作手段進行產業化整合。第三階段(2015及以后)則是產融結合。要在大力發展金融服務,大力提升資產證券化的基礎上,以上市公司為龍頭,實現產業集群化發展,構建集約化企業。
四個平臺:打造投資控股功能。集團的定位是投資控股,其功能表現在“資源整合、產業組織、產業培育以及金融服務”四大平臺的打造上。資源整合平臺:集團要成為資源匯聚、調度的中心,不僅是人、財、物,而且包括技術、管理和政府資源;不只是簡單的經濟要素疊加,更是要素的有效組織和配置。產業組織平臺:集團要進一步調整產業管理手段,不單要通過內部資源整合,促成產業鏈化整體發展態勢,更要注重以資本運作低成本縱向延伸和橫向拓展;不只借助臨時協同工作機制強化不同載體之間的協調,更要逐步形成制度化的產業統籌機構。產業培育平臺:產業序列中足夠強大的不多,生產企業的競爭優勢不夠凸顯,新經濟增長極的打造任務艱巨。金融服務平臺:對內模擬市場化機制,進一步開展多形式的內部金融服務,條件成熟時設立財務公司;對外逐步形成各業務板塊的專業管理能力,并藉此提升資產證券化水平。
五大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發展。《規劃》對“十二五”期間各產業調整發展目標的闡述,字斟句酌,切合實際。概括起來有這么幾個重點:一是充分考慮通過履行職責,確立國企的社會責任形象。履行社會責任不只在路網建設,更在于進一步探索鐵路籌融資模式創新,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進一步踐行合資鐵路運管體制創新,實現對合資鐵路公司的有效管理;進一步論證省方對金溫既有線路保持控股的可行性;進一步加強相關資源、能力的儲備,以把握全國鐵路改革機遇。
二是充分考慮通過布局調整,實現產業可持續發展?;ぐ鍓K在產品上以化工新材料為龍頭形成梯度配置,在生產基地上以寧波為中心并預留內蒙伏筆實現三基地均衡發展;房地產板塊以自主品牌打造為中心,平衡區域及城市、開發節奏和產品結構三大布局,謀求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裝備產業重在鐵路相關設備制造,通過整車項目借力發展,零配件項目自主發展,推動浙江鐵路相關產業發展;金融服務則強調在鞏固資產管理傳統優勢的同時,布局基金投資。
三是充分考慮通過專業化管理,提升核心競爭優勢?!皩I化”管理是三步走策略的第一步,《規劃》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比如房地產的要求是重在團隊打造,重在建立成體系、有競爭力的房地產開發理念、模式和管理系統;比如金融服務必須加快培育以“增值服務”為核心的投資業務綜合競爭能力,逐步形成以渠道為核心的資本市場運作優勢、以財務和法律事務能力為核心的專業化服務優勢、以強大的行業背景為支撐的項目運作優勢。
四是充分考慮通過新興產業培育,優化產業組合。“十二五”期間浙鐵投產業組合調整的目標有二,一是現有產業中的培育產業裝備制造和金融服務須有大踏步的發展,以實現規劃期末各產業比重的均衡協調;二是新經濟增長極的打造。《規劃》將海洋經濟作為集團新興產業的優先發展方向。
圍繞“十二五”目標,相關保障措施也可以基本歸納為“一個中心、兩級定位、三化管控、四個支撐、五大中心”。
一個中心:戰略管理。集團對產業的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其中心是戰略;集團公司今后的發展要有章可循,這個“章”就是發展規劃。要通過規劃的全過程控制,實現真正的戰略管理。
兩級定位:價值型總部和專業化企業。通過總部的運作,集團所有資源和所屬企業的價值有一個增值的過程,其手段就是四大平臺和五大中心的構筑。以此為基礎,集團公司行使對控參股公司的戰略、計劃、預算、績效、融資、信貸、資金使用等方面的決策權。而所屬企業應該具有專業化競爭優勢,在各自的產業領域贏得主體地位,并為股東謀取最大利益。
“三化”管控:理順母子公司關系?!翱刂萍s化、治理規范化、管理價值化”是集團“十二五”管控新體系的基本特征?!兑巹潯诽岢隽恕叭阶摺狈结?,即1-2年內實現規范化、書面化,固化組織變革的運行制度保障;2-3年內通過制度和流程的再造;3-5年內實現差異化、風控化。
四個支撐:服務整體倍增?!兑巹潯诽岢觯獜母旧咸剿骱蛯嵺`建立具有集團特色的科技創新模式;要通過人員結構調整、績效考評體系完善等五大工作舉措,打造一支德才兼備職業經理隊伍、技術和研發能力強的專業人員隊伍、一支忠于職守的員工隊伍;進一步強化資產管理、財務目標控制、資金管理等五大工作重點,為戰略目標的實現提供財務保障。通過核心價值體系、行為文化體系、“包容和諧”心態環境的再提升,增強集團的認同感、歸屬感、榮譽感和自豪感。
五大中心:提升集團總部建設。戰略決策引領,即集團公司對圍繞規劃的重大舉措的最終決策,發揮戰略引領和控制中心的職能;管理創新推動,即通過“對標”與“推模”,形成本部對管理理論與實踐的統一創新與推廣,引領下屬企業不斷變革;產融互動加速,即高起點制定資本運營戰略,統籌資本運營平臺建設,嫁接內外部金融產品和服務,打通產融通道;資源配置支撐,即建立品牌、人力等資源的外部獲取和內部培育戰略,并通過政策,確保資源配置與下屬企業的自身能力成長相匹配;風險管理約束,即建立集中統一的風險控制平臺,改變條塊之間信息傳遞的低效率狀況,變風險防范為風險管理。
(作者為浙江省鐵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