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詹成大
民營資本“趕潮”文化產業
文/詹成大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08年底,浙江全省共有規模以上民營文化企業3.5萬余家,投資總規模達到1300億元以上,吸納就業人員75萬余人,成為推動文化產業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如民營影視制作機構:2003年以來,浙江省新批影視制作機構200多家;2006年發展為394家,2008年底達到453家,其中80%以上為民營企業。截止到2009年6月底,浙江省持有《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的機構474家,總注冊資金16.4億元,民營企業占總數90%以上。其中,注冊資金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50家,落戶橫店的企業有242家。
民營動漫企業:如浙江中南集團從建筑業轉向投資動漫產業,成立中南卡通影視有限公司,投資5000萬元打造500集原創動畫片《天眼》已進入除非洲外的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播映體系,原創的《魔幻仙蹤》、《星際飆車王》等動畫片預售也有10多個國家。一些著名民營企業也開始進入動漫游戲產業,如橫店集團等設立了影視動畫企業、萬向集團也進入了游戲產業。
民營旅游文化企業:宋城集團推出的《南宋千古情》,一年演出純收入8000萬元。臺州星星集團出資與臺州市政府一起創辦臺州市歌舞團等等。
民營劇團:在演藝業,全省共有民營文藝表演團體485家,從業人員1.5萬余人,全年演出近20萬場,營業額高達38.8億元,分別占到全省劇團總數的83.6%和總收入的73%。
民營博物館:浙江已成為國內民辦博物館數量最多、影響最大的區域之一,全省共有民辦博物館53家,其中屬私人或非公企業投資建設和管理的博物館、紀念館、陳列館共23家,由企業投資建設和管理的博物館共30家。
民營影視基地:最著名的有橫店影視基地、象山影視城(宋城集團與象山縣合資)、安吉影視城(民營資本65%)、長影九鼎影視拍攝基地(臺州)(長影公司與九鼎影視公司合資)、中南集團卡通基地和位于嘉善縣的西塘影視基地。
目前民營資本在文化產業領域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全資民營文化企業;二是民營資本控股文化企業;三是民營資本參股文化企業。在我國經濟社會的轉型期,民營資本能夠從各種資本形式中脫穎而出,進入文化領域尤其是控制嚴格的文化產業核心領域,是因為國內環境的變化以及其本身具備相關的素質和優勢,特別是政策層面的不斷放開使真正具備實力的民營文化公司可以名正言順地開展業務。
作為中央確定的文化體制改革綜合試點省之一,浙江省利用民營資本充裕的優勢,制定配套政策,放手引導、吸引社會資金,通過“參股經營,租賃經營”等途徑,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08年底,全省形成各種類型的文化產業集聚區塊70多個。特大型民營企業橫店集團重點參與開發浙江橫店影視產業實驗區,與多家境內外企業達成合作合資協議,投資參股國內6條電影院線,出資5000萬元設立橫店振興中國電影基金,成立橫店實驗區電影放映隊。
浙江民營資本進入文化產業的積極性很高,但不可否定,民營文化產業發展也存在不足:一是對于民營企業來說,進入文化領域最大的障礙不是資金和人才,而是“政策風險”。二是許多民營文化企業家族管理制度明顯,缺乏完善的現代管理制度。三是文化投資主體單一,融資難制約民營文化產業發展壯大。四是民營文化企業抗御市場風險的能力較差,市場競爭力不強。五是文化市場建設滯后,往往有生產基地而沒有成熟的市場,專業文化市場發育不成熟。六是民營文化企業中既懂業務又能經營管理的復合型人才比較緊缺。
解決民營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這些困境,必須以系統性的視角,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面進行思考和入手:建立和完善文化法制,創新管理體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充分發揮民營微觀運行機制優勢,并加大品牌培育力度。
(作者為浙江傳媒學院教授;本文為國家哲學社科基金項目“浙江民營資本進入傳媒業的影響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