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鋼軍 胡新明
聯合與合作是供銷合作事業快速發展的重要路徑
文/徐鋼軍 胡新明
國務院頒發的《關于加快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40號),為新時期供銷合作社的使命任務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創造了加快改革發展的機遇。要抓住機遇,完成使命,供銷合作社應把推進聯合與合作作為加快供銷合作事業發展的重要指導思想。只有這樣,供銷合作事業才會有更大的發展潛力和越來越廣闊的發展空間,才能在參與市場競爭中不斷地發展壯大,持續地為農村經濟發展作出新貢獻。
首先,從供銷合作社組織特性看,供銷合作社是按照社員基礎上的合作、合作基礎上的聯合這一原則建立起來的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它通過自身建立起來的貫通上下、遍布城鄉的經營服務網絡開展業務活動,滿足“三農”生產、生活需求,實踐辦社宗旨,體現自身價值,因此,加強聯合與合作是它的屬性體現,是它的所有制性質優勢和系統組織優勢的發揮。其次,發揮好這種優勢,既是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黨委、政府的一貫要求,也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供銷合作社贏得競爭、實現新發展的重要手段。中發〔1995〕5號、國發〔1999〕5號和國發〔2009〕40號文件及浙江省委〔2006〕106號、浙江省政府〔2010〕46號文件對此都有明確要求。實踐也證明,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單個供銷合作社已不足以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出路在于加強聯合與合作;聯合與合作也是解決當前供銷合作社存在的“大系統小企業”、“大網絡小規模”問題的主要手段。因此,各級供銷合作社要轉變觀念,牢固樹立合作共贏、聯合發展的理念,從戰略的高度將其提上加快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的議事日程。
供銷合作社加強聯合與合作,要堅持服務“三農”的辦社宗旨和改革發展目標,著眼于系統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圍繞業務發展,按照平等自愿、合作共贏、市場化運作和以系統為主的原則,從整合內部資源、利用社會資源入手,打破層級和區域界限,縱橫交叉地開展推進。具體方式要因地制宜,可以是產權、經營業務、品牌等,也可以是其中若干方面兼有的聯合與合作;具體對象可以是與農民、社有企業、社會工商企業、金融單位等,也可以是與其中多個對象開展聯合與合作。應該說,近年來浙江全省供銷合作社系統以業務和產權為主的聯合與合作起步良好,但在力度、廣度、深度和速度上都還不夠,亟需加強推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以組織實施全省供銷合作社十二五規劃為總抓手,在以下幾方面付諸行動:
第一,以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為抓手,推進與農民的合作。這既是供銷合作社夯實組織基礎的需要,也是與時俱進踐行為農服務宗旨的必然要求。要著眼于成為農民專業合作的帶動力量,一方面以廣泛深入開展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化、示范性建設行動為抓手,通過樹立樣板,以點帶面,量質并舉,以質為先,加強服務,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新發展;另一方面,在組織發展過程中,要以加大社有資本投入、部分職工參與、對接“新網工程”為主要手段,促進供銷合作社與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產權聯結與業務結合日益緊密,逐步實現新老兩種合作經濟組織的融合,真正形成利益共同體。
第二,以建設“新網工程”為抓手,推進系統上下的聯合與合作。“新網工程”建設是推進系統上下聯合與合作的主要平臺。要圍繞打造這個平臺,以主營業務為突破口,以項目為載體,推進不同層級和區域供銷合作社的聯合與合作。這種聯合與合作要著眼于優勢互補,以產權為核心,以資本為紐帶。具體形式可以是互相參股、兼并重組,也可以是聯合投資等。省級企業要加快推進系統的縱向整合,集聚系統資源,加快業務往下延伸,努力成為引領系統聯合發展的龍頭;市、縣社有企業要積極尋求與省級企業的資本、業務、品牌等的合作,利用基層的經營服務資源,加快縣域網絡建設和布局,努力成為全系統開拓農村市場的重要依托和有效載體。
第三,以開放辦社的理念,推進與社會資本的聯合與合作。推進與社會資本的聯合與合作,是供銷合作社發展事業、增強實力和競爭力的重要切入點。重點要圍繞建設省級和區域性龍頭企業、配送中心、大超市大賣場、產業園區、交易集散市場等大項目,尋求與省內外知名大企業在業務、資本、網絡、品牌等方面的聯合與合作,以大聯合大合作建設大項目實現大發展。
第四,以與時俱進的理念,不斷豐富拓展聯合與合作的內涵與外延。加強聯合與合作是一個不斷滿足“三農”新需求的過程。當前重點是圍繞創新發展“新倉經驗”、創建新的為農服務載體、深化“三位一體”試點、進一步參與融入農村金融業等方面,尋找新的聯合與合作契機,拓展新興的聯合與合作業務,以提高供銷合作社為農服務的質量和水平,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轉型升級。
首先,注重調動下級社的積極性。供銷合作社推進聯合與合作,不是行政推動而是系統上下的經濟聯動,必須按照市場經濟規律辦事,充分體現互助合作的原則。根據市場運作的不同具體方式,確定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充分調動下級社的積極性,讓下級社切實感到通過聯合與合作帶來了發展,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把一個積極性變成兩個或多個積極性。
其次,注重帶動基層供銷合作社發展。基層社是供銷合作社的組織基礎和開展經營服務的前沿和終端。各級聯合社尤其是縣級聯合社在推進聯合與合作特別是在推進“新網工程”建設中,要注重充分利用基層社的現有資源,發揮好基層社的作用,通過社有資本的相互滲透和業務的聯合運作,帶動基層社經營服務網點的改造和業務的開展,走上與各級聯合社共同發展的軌道。
第三,注重龍頭企業培育。龍頭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具有實力、品牌、管理、營銷等諸多優勢,是供銷合作社推進聯合與合作的主要依托力量。要積極抓住建設“新網工程”的機遇,爭取政策支持,通過改造、重組、聯合、兼并等多種方式整合資源,打造創建區域性的龍頭企業,以其帶動區域內供銷合作社經營服務網絡和經營業務的恢復與拓展。
第四,注重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圍繞將推進供銷合作社的聯合與合作成為各級供銷合作社的自覺行動,一是挖掘提煉典型,總結推廣經驗,增強供銷合作社加強聯合與合作意識;二是建立全省系統經濟合作工作機制,定期舉辦活動,為各市、縣供銷合作社和省級企業推出項目招商引資洽談合作提供平臺;三是上級聯合社要加強協調解決參與聯合與合作的不同利益主體間的矛盾,將系統推進聯合與合作的業績納入對下級聯合社年度責任獎考核內容,并在項目資金的安排上向開展實質性聯合與合作的社有企業傾斜。
第五,注重加強與政府部門的合作。供銷合作社推進聯合與合作離不開政府部門的支持。當前浙江各級供銷合作社就是在深刻理解國發〔2009〕40號和浙江省政府〔2010〕46號文件精神的基礎上,著眼于用好用足政策,加強與政府有關部門的合作,爭取有力的政策支持。浙江省供銷合作社在積極推動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與浙江省政府開展省部際合作的同時,已與省農辦、省發改委、省農業廳、省商務廳等省級政府部門建立了廳際合作機制。
(徐鋼軍,浙江省供銷合作社指導處處長;胡新明,浙江省供銷合作社指導處科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