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榮(河南農業職業學院 河南 中牟 451450)
論高職學生職業成熟度及其與學習投入的關系
王翠榮
(河南農業職業學院 河南 中牟 451450)
采用《高職學生職業成熟度的測量問卷》和《投入量表》(學生版)對420名高職學生調查研究,探討高職學生職業成熟度的特點及其與學習投入的關系。結果發現:高職學生職業成熟度處于中等水平,職業認知和職業選擇兩維度得分排在最后;高職學生的社會經歷對生涯成熟度有重要的影響,以學生干部且有社會實踐活動者職業成熟度最高;高職學生職業成熟度越高,學習投入的程度也越高。
高職學生;職業成熟度;學習投入
Super指出,人的職業選擇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職業指導不能脫離人的職業心理發展階段,應該以職業成熟度為依據。職業成熟度(Career Maturity)是用來評價個體做出符合其年齡特征的職業決策能力和態度的職業發展指標,體現了個體對職業的準備程度,包括能力、知識和態度。職業成熟度高的個體對職業選擇的過程了解更多,會經常思考有關職業問題,把現在的行為與未來職業目標相聯系。職業成熟度影響著學生的學業堅持、職業選擇及其隨后的職業適應、職業調整。針對高職學生的職業成熟度狀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引導其進行職業探索和認識自我,在求職擇業時能做出果斷而正確的選擇,應是高職院校對學生進行生涯輔導的任務和目標。本研究旨在通過對高職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了解高職學生職業成熟度水平及其影響因素。
學習投入(Learning Engagement)是一種與學習、科研和就業相關的、持久的、積極的、完滿的情感和認知的心理狀態,它以活力(Vigor)、奉獻(Dedication)和專注(Absorption)為三個核心維度。高職學生學習投入的程度直接影響著對知識、技能的獲得和良好職業態度的形成,從而影響學生的職業能力形成與發展。職業成熟度對在校高職學生的學習投入有怎樣的影響,本研究試圖對這方面進行探討,以期為尋求提高高職學生學習投入的途徑和方法提供參考依據。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選取了河南某高職院校的一、二、三年級在校學生,抽查了生物技術、商務英語、園藝、畜牧獸醫、計算機、旅游管理、食品加工等7個專業,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團體施測,最后獲得有效問卷420份。性別分布為:男生165人(39.3%),女生255人(60.7%);年級分布為:一年級163人(38.8%),二年級134人(31.9%),三年級123人(29.3%)。
(二)研究工具
職業成熟度問卷 對職業成熟度的測量,采用了臺灣學者孫仲山等編制的高職學生職業成熟度的測量問卷。該問卷共有51道題目,包括信息應用、職業認知、自我認知、個人調適、職業態度、價值觀念、職業選擇、條件評估等8個維度,采用5點記分。本研究中該問卷的內部一致性信度a系數為0.88。
學習投入問卷 學習投入的測量采用段陸生、李永鑫修訂的Schaufeli等編制的《投入量表》(學生版),共14題,分為活力、奉獻、專注3個維度。該量表采用從“從來沒有”到“總是”7級記分。本研究中量表的內部一致性系數a為0.87。
數據處理 所得問卷數據全部采用SPSS 16.0進行處理,主要使用了t檢驗、方差分析、相關分析等統計分析方法。
(一)高職學生職業成熟度的總體狀況
表1顯示,高職學生職業成熟度處于中等程度范圍,其中總的職業成熟度項目平均值為3.60,各因子的項目平均值在總的平均值上下,其中職業態度項目平均得分最高,達3.85,職業認知得分最低為3.35。各因子得分由低到高的排序依次為:職業認知、職業選擇、條件評估、價值觀念、自我認知、個人調適、信息應用。
(二)高職學生職業成熟度的性別、年級、社會經歷的差異比較
分析高職學生職業成熟度在性別、年級、社會活動經歷上存在的差異(結果如表2所示)。高職學生在職業成熟度及其各個因子上得分不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不同年級高職學生在信息應用上存在顯著差異,在職業態度、價值觀念上存在極顯著差異,在其他維度及總的職業成熟度上不存在顯著差異;多重分析表明:在信息應用維度上一年級與二年級、二年與三年級之間都存在顯著差異;在職業態度上,一年級與三年級、二年級與三年級之間都存在顯著差異;在價值觀念上,一年級與二年級之間存在顯著差異。有著不同社會活動經歷的學生在信息應用、個人調適、職業態度及條件評估及總的職業成熟度上存在極顯著差異。是學生干部又有社會活動經歷的學生在各維度上的得分都是最高,不是學生干部又沒有社會活動經歷的學生在各維度上的得分都是最低。多重分析表明:在信息應用、個人調適、職業態度、條件評估等維度和總的職業成熟度上,學生干部并且有社會實踐活動者與非干部學生都存在顯著差異。
(三)職業成熟度與學習投入的相關分析
將職業成熟度及其各維度與學習投入及其各維度做相關分析(見表3)。
從表3可以看出,除職業成熟度的職業態度維度與學習投入的活力維度相關不顯著外,職業成熟度及其各維度與學習投入及其各維度都存在極顯著的正相關,即學生的職業成熟度越高,學習投入程度也越高。
(一)高職學生職業成熟度
本研究顯示,高職學生的職業成熟度處于中等程度,其中個人調適、信息應用得分較高,這說明高職學生具有一定的職業意識,關注目前社會上職業動態及相關的職業信息,為將來就業做準備。得分較低的維度是職業認知和職業選擇,這表明高職學生對在職業方面的自我認知和對社會上職業的具體情況都缺乏充分的認識,繼而造成他們在職業選擇方面的困惑。導致這種狀況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國的應試教育,高職學生在中學階段缺乏職業探索,對自己的興趣、專長和技能還不是很清楚;另一方面是由于學校的職業生涯輔導工作不到位,沒有給學生提供足夠的職業信息,也沒有給學生指出獲得職業信息的具體渠道和方法。
本研究發現,高職學生不同的社會經歷對職業成熟度有重要的影響。對高職學生社會經歷分類如上所述,其中是學生干部并且有社會實踐活動經歷的學生職業成熟度最高,在信息應用、個人調適、職業態度、條件評估等維度和總的職業成熟度上與非干部學生存在顯著差異。學生干部在校內組織和參與各項活動,綜合能力得到鍛煉,兼職或者打工對他們會有更多的積極影響,表現出比非干部學生更自信、更務實,職業準備也更積極和充分,這也表明,打工對學生職業成熟度影響的局限性。沒有任何社會實踐經歷的非干部學生職業成熟度最低,這從反面證明社會實踐活動對職業成熟度的重要作用。
(二)高職學生職業成熟度與學習投入相關
本研究結果顯示,高職學生的職業成熟度與學習投入有極顯著的相關,職業成熟度越高,學習投入力度也越大,說明職業成熟度對學習投入有重要的影響。職業成熟度越高,學生對自我和職業的認知愈加清晰,對未來更會充滿信心,職業目標也比較明確,內心的焦慮與困惑越少,因此能夠積極地投入學習。職業成熟度低的學生,他們內心比較迷茫,找不到自己的發展方向,自然就會缺乏學習熱情。
(一)高職學生職業成熟度處于中等水平,職業認知和職業選擇維度得分排在最后。高職院校應加強對學生職業生涯輔導,給學生以獲得和利用職業信息和職業要求的具體途徑和方法,相關部門應為學生求職就業提供信息及具體幫助,提高學生的生涯成熟水平。
(二)高職學生的社會經歷對職業成熟度有重要的影響,以學生干部且有社會實踐活動者職業成熟度最高。學校應該開展豐富的第二課堂活動,讓非干部學生也能夠組織與參加各項活動,使更多的學生在活動中認識自己,鍛煉能力,擴大人際交往,從而提高職業成熟度。同時,學校還應鼓勵和引導學生進行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促進其進行職業準備和發展職業能力。
(三)高職學生職業成熟度與學習投入有著顯著的正相關,職業成熟度越高,學習越投入。因此,提高高職學生職業成熟度應是促進學生學習投入的有效途徑。
[1]龍立榮,方俐洛,凌文輇.職業成熟度研究進展[J].心理科學,2000,23(5):595-598.
[2]郭本禹,姜飛月.職業自我效能理論及其應用[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205(5):130-137.
[3]方來壇,時勘,張風華.中文版學習投入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8,16(1):1246-1248.
[4]劉德恩,包昆錦.職業生涯規劃——學習、就業與創業指導實操[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5]段陸生,李永鑫.大學生專業承諾、學習倦怠與學習投入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16(4).
[6]Schaufili W B,Salanova M,Gonzalez -Roma V, et al. The measurent of engagement and burnout:A comfirmative analytic approach[J]. Journal of Happiness Srudies,2002,(3).
國家職業教育研究院在北師大成立
國家職業教育研究院2月20日在北師大成立。該院的成立順應了我國經濟社會和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新要求,是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服務國家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需要,落實國家中長期科技、人才、教育規劃綱要的一項重大舉措,旨在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加快高技能人才培養,提升職業教育科研水平。
據介紹,國家職業教育研究院的定位是,建成我國職業教育高水平有影響的科學研究與政策咨詢中心、職業教育國際合作交流中心、職業教育高層次人才培養培訓和推進職業教育學科建設的國家級平臺,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服務。
國家職業教育研究院聘請國務院參事黃堯擔任院長。研究院設立辦公室、經濟與職業教育研究中心、職業教育國家制度與標準研究中心、職業教育政策評估研究中心、國際職業教育研究中心、職業教育課程與教學研究中心、產學研合作中心、培訓部、職業教育學博士后流動站等機構。
國家職業教育研究院將成立指導委員會。指導委員會主任由教育部魯昕副部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王曉初副部長、北京師范大學鐘秉林校長擔任。
(人民網)
G712
A
1672-5727(2011)03-0017-02
王翠榮(1965—),女,河南開封人,碩士,河南農業職業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