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元強(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 廣州 510520)
開展運動處方教學 提升高職學生就業能力*
劉元強
(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 廣州 510520)
現代化企業員工除了應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崗位能力等素質外,還必須具有較高的勞動能力素質。運動處方教學是針對高職院校學生所學專業的勞動特點而實施的體育教學過程。運動處方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實施,也可在課下實施,可以在校內實施,也可在校外實施。
運動處方教學;高職學生;就業能力
運動處方是針對個人的身體狀況,采用處方的形式規定健身者鍛煉內容和運動量的方法,其特點是因人而異,對“癥”下藥。運動處方教學是針對學生所學專業的培養目標與個體身心素質,將運動處方這一形式貫穿于校內外、課堂內外加以實施的教學過程。
2004年6月,教育部根據高職高專教育的特點,以職業崗位群或行業為主,兼顧學科分類的原則,制定了《普通高等學校高職高專教育指導性專業目錄》,包括19個大類,78個二級類,532種專業。在本課題開展過程中,筆者選取了5個專業試驗班,建立每個學生的健康檔案,結合專業培養目標、核心能力及就業方向所需的勞動能力,有針對性地選擇教學內容、方法和評價方式進行運動處方體育教學,旨在探討提高不同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力的方法。
(一)研究對象
選擇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等5所公立、私立高職院校的2008級5個專業共計462名學生為調查研究對象。在5個專業中各選取1個實驗班、1個對照班,開展常規教學和運動處方教學,如表1所示。
(二)研究方法
調查法 走訪21所高職院校體育教學開展情況,咨詢專家意見。在試驗前后對5個專業的學生發放調查問卷進行統計分析。
對比分析法 對實驗班的統計數據進行縱向對比,對實驗班、對照班的統計數據實施橫向對比。
(三)實驗方案的設計
實驗目的 論證通過運動處方教學可以改善高職學生身心素質,促進校園體育文化建設,提高學生就業競爭能力。
實驗周期 實驗周期為一個學年,分兩個學期進行。
實驗組織形式 根據專業劃分、專業培養目標及職業勞動的特點,選取5個專業共462人分為實驗班和對照班,建立班級學生健康檔案,展開試驗教學。
(一)各專業運動處方教學實施情況
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 (1)專業培養目標。培養從事建筑內給水排水、供熱通風、空調制冷、各類電氣設備的施工安裝、運行管理與維護、工程監理及中小型工程規劃設計等工作的高級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2)專業核心能力。建筑內給水排水、供熱空調、各類電氣方面等設備安裝的專門技術。(3)就業面向。擔任水、暖、電方面的施工工程師、施工隊長、項目經理、工程監理等工作,也可從事運營管理及中小型工程的規劃設計工作。(4)體育課程培養目標。從事橋梁、建筑施工職業的人經常要在高空中作業,要有很好的機體前庭器官的穩定性、高空平衡能力、懸垂攀爬能力、身體敏捷能力等。在體育教學中,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擇適應性練習,如單杠懸垂擺動、引體向上、雙杠支撐擺動、屈臂伸、平衡木走跑跳,以及爬肋木、爬繩、爬竿、頭手翻、手倒立等內容,同時結合與之相關的娛樂性較強的休閑體育運動,如輪滑、健身操等,還可傳授保健型項目,如表2所示。
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 (1)專業培養目標。培養從事機電一體化設備的使用和技術管理工作的高級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2)專業核心能力。機電一體化設備的安裝、調試、操作、維修和管理。(3)就業面向。機械制造工藝設計與實施、工裝設計與實施、機電一體化設備的管理和維護、數控機床的編程和操作等工作。(4)體育課程培養目標。從事車工、銑工、鉚工、鍛工、焊工、鉆工、切工等職業的人,干的大都是需要上肢力量的體力活,要求有很好的肩帶肌、軀干肌和腳掌肌的力量,注意平衡能力,下肢靜力性耐力和上肢的協調、準確性,目測力、注意力。在教學中,根據這些職業勞動的要求,可重點發展這方面體能的適應性,安排舉重、啞鈴、乒乓球、單雙杠、射飛標等項目的練習,同時學習休閑健身運動項目,加強學生自我放松身心的輔助練習,如表3所示。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 (1)專業培養目標。培養掌握計算機軟件設計和開發、硬件接口的設計與編程,計算機硬件的安裝、配置、管理和運行操作技術的高級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2)專業核心能力。硬件接口的設計與編程能力,計算機軟件的設計和開發能力,計算機硬件的安裝、配置能力。(3)就業面向。在地方政府、企事業單位,從事計算機應用軟件研發、系統管理、技術維護和運行等技術或管理工作。(4)體育課程培養目標。從事計算機、通信、電子工程類職業的人員,要求有很好的手指協調性、動作準確性、觸覺敏感性、注意力專注意識及反應速度等。在體育教學中,要側重發展手指靈敏反應方面的能力,可采用籃球兩手腕間彈撥、運球練習,排球上手傳球練習,乒乓球多球接發球等訓練。針對需要伏案工作的職業,可進行專門的眼保健操、廣播體操、健身操等輔助性訓練,如表4所示。
物流管理專業 (1)專業培養目標。培養掌握現代物流經營管理理論,具有較強物流經營管理實踐能力,在工商企業物流中心和第三方物流公司從事物流經營管理的高級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2)專業核心能力。現代物流經營與管理能力。(3)就業面向。工商企業物流中心和物流公司經營管理崗位。(4)體育課程培養目標。從事物流職業的高職畢業生,干的大都是體力活,要求有很好的肩帶肌、軀干肌和四肢肌等大肌肉群力量。在教學中,應根據職業勞動的要求,重點培養這方面的能力,可安排推物、舉重、負重下蹲、單雙杠、器械練習等項目的適應性練習,同時積極開展保健放松、休閑運動項目,如表5所示。
旅游英語專業 (1)專業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良好的英語基礎、旅游專業知識和組織活動能力,能勝任導游翻譯、領隊、旅行社管理及其他涉外工作的高級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2)專業核心能力。較好的英語語言表達能力,較強的組織和應變能力,獨立分析、處理導游過程中有關業務工作的技能。(3)就業去向。旅行社及其他旅游企業接待部門。(4)體育課程培養目標。從事旅游職業的人,經常要穿梭于天南海北、名勝古跡之間,要求員工要有很好的耐力素質和方向辨別能力,在教學中,可進行郊游遠足、定向越野、中長跑、登山和過障礙等方面的訓練。學生不僅需要良好的體質,更需要體育表演、運動損傷保健方面的知識,同時應加強體育游戲的創新能力,如表6所示。
(二)運動處方教學課堂實施過程
在教學實踐中,應根據專業勞動特點、學生個人差異及項目的共性,將教學內容科學地設計成多種運動小處方,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處方。然后根據選擇情況自由結合成小組,每個小組選出一位小組長,帶領其他學生完成教學內容。各小組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組織方法和學習形式。
通常一節體育課的教學過程為:教師查看學生的健康檔案→結合學生體質、興趣、個體差異通過互補(或競爭等)分成幾個小組→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將項目(適應型、保健型、休閑型)組合成運動處方→各小組討論選擇運動處方→小組實施處方前,教師就處方開展過程中的重點和注意事項進行講解→實施運動處方教學→師生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
同時,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可以選擇運動項目進行組合,教師可根據學生的體質狀況,開出課外運動處方,幫助學生進行不間斷的體育鍛煉,實現課堂小組處方與課外個人處方的有機結合。
(三)結果
實驗班學生對專業的認識更深刻 在新學期開始,學校就應對新生開展專業教育,但大多數學生對即將學習的專業只有感性的認識,對自己的職業規劃也是朦朦朧朧。通過體育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專業培養目標、就業方向的強化和對體育課程培養目標的進一步講解,78.8%的學生認為通過運動處方教學,使自己對專業的認識更深入了,而在非處方教學班,這一認同度只有11.3%。因此,實驗班的學生能夠將體育學習的目標與自我發展的方向結合起來。
專業勞動能力得到發展 234名實驗班學生認為,通過運動處方教學,自己對專業發展需要的勞動能力認識更清晰,在課內外運動過程中,能有意識地加強自身體能素質的儲備鍛煉。而對照班學生對職業發展需要的勞動能力缺乏認識,但能感覺到體育鍛煉對自己身體健康十分重要。有201名 (占85.7%)實驗班學生認為經過一年的運動處方教學,提高了身心綜合素質,改善了專業勞動能力,有助于提高就業競爭力。有占22.4%的對照班學生認為即使沒有體育課,自己也會投入到體育活動中。運動處方教學對高職院校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具有顯著效果,如表7所示。學生“喜歡參與的體育項目”的平均值為2.6項,實驗后平均值為3.4項,即學生喜歡參與的體育運動項目增加了。問卷統計顯示,學生每周參加體育活動次數在3次以上 (含3次)的占43%,是筆者進行數據調查前的近兩倍(23.2%),說明學生課外參與運動的時間和強度增加了。經過一個學年的運動處方教學,實驗班有59人(占25.2%)參加了健美操俱樂部,有42人(占17.9%)參加了棋類協會,有30人(占12.8%)加入了乒乓球、羽毛球、籃球等俱樂部或院系代表隊;而對照班的學生同比參與度不超過10%。運動處方教學不僅可在課堂中得以實現,教師還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體質狀況,開出課外運動處方,幫助學生進行不間斷的體育鍛煉,實現課堂小組處方與課外個人處方的有機結合。
體育運動、休閑、保健可以實現一體化結合 每個運動處方的設計都兼容了適應型項目、保健型項目、休閑型項目,學生選擇的范圍廣、難易度容易把握、娛樂性強,每次課堂都如體育樂園,集健身、娛樂、終身體育于一體。在體育教學中講解衛生保健方面的知識,人體結構、生理方面的知識及一些突發傷、突發病的應急處理知識,如扭傷、中暑等,可以保護學生的身體健康,增強學生的自我適應能力,實現體育鍛煉與衛生保健相結合。
考核方式更符合實際 運動處方教學是以學生就業能力的提高及自我鍛煉方法的掌握為根本,目標明確,方法得當。因此,以完成運動處方教學的效果和自我體質改善作為考核標準,學生始終是主體,滿意度提高。
體育教育應與學生的就業方向相結合 根據高職院校體育課教學內容的特殊性,運動處方教學特設的許多運動素質鍛煉可以遷移到職業體能培養上,如運動中的快速反應、耐力、動作協調配合、注意力和觀察視野等,可實現體育教學目標與專業培養目標、未來職業需求的緊密結合。
運動處方教學應與職業道德培養相結合 在傳授體育知識的過程中,應特別加強對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培養學生的意志及吃苦耐勞、戰勝困難的精神,要選擇與職業特點關系最密切、最適合職業體能要求的運動項目開展教學,使之與職業道德教育相結合。
本課題的研究僅立足于廣東省的高職院校,由于條件的限制,研究范圍較小,探討的理論深度還不夠,試驗中的監督和指導力度也不夠細致,對高職院校采用運動處方教學的諸多問題的探討還不夠透徹。同時,由于開展運動處方教學對體育師資和運動場地、設施的要求較高,筆者僅做了力所能及的探討,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力爭將該教學方法的成果運用到實踐中去,使其得到進一步推廣普及。
[1]黃中益,等.職業指導三元論[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0.
[2]余向平.高職教育以就業為導向的實質及實施途徑[J].教育論壇,2005,(12).
[3]陳弘,等.芻議在高職體育中培養學生的勞動就業能力[J].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2).
G712
A
1672-5727(2011)03-0070-03
劉元強(1978—),男,河南商城人,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體育社會學與職業教育。
*本文系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科研項目《運動處方教學,構建高職院校校園休閑體育文化》(項目編號:0808〔校科〕)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