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紅衛(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 湖北 武漢 430205)
職業院校數控專業實習工位短缺對策探討
焦紅衛
(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 湖北 武漢 430205)
近年來,數控專業發展迅猛,由此引發了該專業實習工位短缺的問題。本文從制定合理的實習計劃、引入數控仿真軟件、加強校企合作和提高設備利用率等方面,提出了在不增加數控設備的前提下通過對內挖掘潛力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
職業院校;數控專業;實習工位;短缺;對策
近年來,職業教育逐漸成為社會熱點,職業院校呈現熱招現象,特別是數控加工、模具等專業是目前的熱門專業,各校實際招生人數往往“爆滿”。職業院校擴招后,學生上課所必需的機床、模具、數控設備等由于投入資金較大以及教學場地限制等原因往往一時難以解決。實習設備不夠必然造成實習工位短缺的現象,教學安排不當、設備故障等因素更加劇了實習工位的短缺。
目前,許多學校均在摸索有效解決學生人數增多而實習工位短缺的辦法。那么,能否在不增加設備的前提下,通過對內挖潛來解決這一難題呢?筆者擬對此問題提出一點拙見,供大家參考。
依據學校現有條件,只有先安排好各專業、各班級在各學期的教學內容及實習內容,確定每學期數控實習總時間,才能確保有序開展數控教學。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下,摸索合理的教學內容安排和實習時間分配,有利于減輕實習工位不足的壓力。
設置專業方向,優化實習安排 職業院校數控專業多為三年制,理論與實踐教學時間分配一般為1∶1。建議將數控專業設置不同的專業方向,如數控車床方向、數控銑床方向和數控維修方向等,然后依據專業方向的不同合理安排實習計劃。(1)數控車床方向的學生應重點掌握車床的工藝理論和加工知識,在實習計劃中重點安排普通車床實習、數控車床實習、MasterCAM Lathe仿真實習等。(2)數控銑床方向的學生應重點掌握銑床的工藝理論和加工知識,在實習計劃中重點安排普通銑床、數控銑床、Master CAM Mill仿真實習等。(3)數控維修方向的學生應重點掌握數控機床原理與結構、數控編程基本知識,具備數控機床操作、日常維護和編程能力,在實習計劃中重點安排鉗工、機械維修、數控編程與仿真、數控維修等實習內容。
區別對待非數控專業 職業院校機械制造工藝、模具制造等專業一般也安排有數控加工實習,對于這些專業的學生來說,一般只要求了解數控機床原理,掌握基本的編程和加工方法即可。實踐表明,兩周(60學時)的實習時間尚可。各專業哪些內容是必須掌握,哪些是可根據學生自己的情況靈活掌握,必須制定出相應的實習教學計劃。對于數控專業來說,數控車床方面,除了一些基本的加工表面如外圓柱面、圓錐面、端面、圓弧、車槽、車外螺紋的編程與加工以及子程序的調用,復合循環編程等必須掌握外,還必須掌握一些內表面的加工以及尺寸偏差的補正等;數控銑床方面,必須掌握對刀、內外輪廓形狀的編程與加工、鉆孔循環編程與加工以及刀具半徑補償與刀具長度補償的應用等;高級班還應掌握宏程序的編程等。非數控專業的學生實習時間相對較短,要求則可低一些。另外,在實習計劃中還要考慮工藝、刀具、切削用量等內容的安排。只有針對不同專業的要求制定出不同的計劃,數控實習才能有序推進,避免實習教學中的隨意性。
重視傳統的金工實習 傳統的金屬加工理論與實踐技能,仍是學習數控技術的基礎。現代制造技術是在傳統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自動化的數控機床離不開傳統的車、銑、刨、磨加工技術。數控加工中的識圖能力、工藝分析及加工參數的選擇等技能均可從傳統金屬加工實習獲得。所以,應重視傳統金屬加工實習。因為這個方面做好了,數控實習的時間可相對安排少一些,而數控技能的掌握反而會更快些。
數控機床實習不比鉗工或車工的實習,如果要使每個學生有充足的實習時間,可能要投入上百萬元添置設備,這對于很多職業院校而言顯然是一筆大額開支。把數控加工仿真軟件引入教學之中,用于數控機床操作與編程培訓,既可以避免因誤操作造成貴重的數控機床損壞,又可以使操作人員在對仿真數控機床操作過程中產生臨場感和真實感;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快地熟悉和了解數控加工的工作過程,掌握每種數控機床的基本操作,而且能在實現了同樣效果的情況下將加工出錯及事故發生率降到最低。簡而言之,教學中引入數控仿真軟件,安全可靠、費用低,能有效解決學校數控專業實習工位緊張的問題。
數控仿真軟件的實習既可與理論課結合,邊講,邊上,也可單獨拿出一周的時間來專門安排實習,各校可結合機房的實際情況具體安排。一般要求在上理論課時應拿出4學時左右時間進行實際加工的觀摩教學,讓學生對加工有感性認識,特別是對刀環節等,然后再安排仿真實訓。理論課結束后安排實際加工實訓效果較好。目前,比較常見的數控仿真軟件有斯沃仿真、南京宇航、聯高VNUC、浙大辰光等。斯沃仿真軟件在掉頭車削上有一定優勢,使用較方便;南京宇航的仿真效果逼真,視覺效果較好。
職業院校的數控技術實習基地一般都包括數控車床、數控銑床、加工中心、電火花成型機床、電火花線切割機床等加工設備以及數控模擬軟件等。但由于資金有限,大多以小型數控機床為主,只是適當選用了高檔機床。如果能走校企合作的道路,不僅有利于提高數控人才培養的針對性,而且能借助企業設備資源豐富的優勢實現學校和企業的雙贏,有效解決實習工位不足的難題。
企業實習應在學生基本掌握數控機床操作技能的基礎上進行,是使學生技能得以鞏固和熟練的重要手段,也是學生將操作技能應用于生產實踐、提高學生適應社會能力的根本途徑。企業真實的生產環境及先進的數控設備使培養出來的學生更接近將來崗位的需要,也使學生能較早地接觸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
為使更多的畢業生在企業中得到鍛煉,得到企業的認可,職業院校一方面應對學生進行下廠前的專業綜合技能訓練,以使學生能在企業中盡快上手,同時加強對學生在文明生產等方面的教育;另一方面,應鼓勵全校師生提供新實習企業信息,并積極和一些老關系戶保持密切聯系。在與企業建立好聯系后,由學校選派的生產實習指導教師或聘請的企業技術人員擔任的兼職教師一起制定生產實習計劃,將企業的生產與學生實習有機結合,并由企業技術人員進行指導和考核。實踐表明,很多學生實習期滿后都會被實習單位錄用。
如果學校的場地較大,可考慮將實習工廠引入校內,由企業出資購買設備,以協議方式約定企業的培訓義務,此合作模式目前普遍受中小企業的歡迎。
減少設備的空閑時間、提高設備的利用率是解決實習工位短缺的另一途徑。
首先,教學相關部門要摸清全校數控設備的上課需求情況。數控設備作為學校一種有限的優質資源,不僅數控專業有需求,其他專業也有一定需求。所以,在每個學期期末,各專業教研室應提出各班級的數控機床使用計劃和實習材料需求清單,交由教務處和設備處統籌安排,并于下學期開學前制定和落實全好校數控設備的使用計劃。
其次,為了有效提高設備利用率,學校可采用倒班制和寒暑假實習。為了滿足教學需求,在實習教學中,一方面,可采用早、晚班制,早班的實習時間為早7∶30~10∶00、10∶30~12∶30,中班實習時間為12∶30~15∶00、15∶30~17∶40,課間休息半小時;另一方面,可利用寒暑假時間,集中安排臨近畢業的班級進行綜合技能訓練。由于此安排對正常化教學有一定影響,故在政策上對有關教師應有一定傾斜,如實習教師上班時間的彈性制、假期實習補貼等。
再次,對設備進行良好的維護管理。設備出現故障,往往打亂教學計劃,帶來很多不良影響。為了提高設備的完好率,學校設備管理部門應對設備進行定期維護、保養,加強對備件、易損件的管理,并對數控機床做好軟件備份和版本管理。每學期末,維護人員都要對數控設備進行系統維護,對機床進行全面檢修。
實踐表明,通過合理的實習計劃、引入數控仿真軟件、加強校企合作和提高設備利用率等措施,確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職業院校數控實習工位短缺問題,但是,這要求職業院校各部門和教師密切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且,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有計劃、有步驟地增添新設備才能更合理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
[1]單嵩麟,張成銘,等.對兩年制高職數控專業教學改革的探索[J].職教論壇,2005,(23):4-5.
[2]郭德橋.加強數控實習教學 提高學生實踐能力[J].職業教育研究,2006,(7):140.
[3]呂海,翟華麗.關于數控實習的探索與思考[J].職業教育研究,2005,(4):75.
[4]王東明.數控機床加工專業的實習教學[J].機械職業教育,2004,(5):26-27.
(本欄責任編輯:張維佳)
G718
A
1672-5727(2011)03-0128-02
焦紅衛(1975—),男,湖北武漢人,碩士,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機械工程系講師,研究方向為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