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錦濤,牛 麗
深圳市寶安區計劃生育專科醫院,廣東深圳 518101
妊娠期哮喘的處理是支氣管哮喘治療中一種較為特殊的情況。一部分患者由于機械性因素及內分泌系統變化的影響,妊娠期往往容易出現哮喘的急性發作。據文獻報道,妊娠合并哮喘的發病率已由10年前0.4%~1.0%逐年上升至3.7%~8.4%[1]。研究顯示,哮喘的控制將直接影響妊娠結局,哮喘控制理想的婦女將獲得與未患哮喘的婦女相類似的妊娠結局。本文收集了2006~2009年我院妊娠合并哮喘19例患者的治療情況進行了分析。
19例孕婦年齡23~29歲,9例有哮喘病史,其中3例孕婦幼年時患支氣管哮喘和過敏性鼻炎,病程2~27年,既往健康10例。在妊娠22~30周出現哮喘,19例大部分發作集中在妊娠28~30周發病,哮喘發作前無明顯誘困。診斷標準均符合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制定的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2]。根據哮喘的病情分為輕、中、重度[3],其中,輕度15例,中度4例。
全部病例在去除過敏原的同時,積極控制病情,哮喘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對患者的教育,指導她們要注意避開導致自己哮喘發作的環境及條件,來避免哮喘的發生,還包括有感染者給予抗生素等常規治療,止咳祛痰,必要時吸氧、補液、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平衡失調,盡可能通過吸入方式給藥,減少口服或注射用藥,根據哮喘嚴重程度進行分階梯治療,即針對癥狀和疾病的嚴重程度進行個體化治療。輕度哮喘:應用β2受體激動劑吸入;中度哮喘:加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吸入;重度哮喘:持續應用β2受體激動劑與糖皮質激素吸入再加用口服糖皮質激素類藥物。
5例間歇狀態患者按需吸入沙丁胺醇氣霧劑,經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批準,其余10例輕度患者除了按需吸入沙丁胺醇,并給予吸氧治療。4例中度給予布地奈德吸入治療,同時囑患者按需吸入沙丁胺醇,19例哮喘患者經治療3~10 d內癥狀消失,完全緩解后定期隨訪。19例患者無一例終止妊娠及產時哮喘發作,未發生高血糖、消化道出血、腎上腺皮質抑制等副作用,均順利生產,胎兒均無畸形,無低體重兒。
盡可能完善對哮喘的控制可以明顯減少患者的不良妊娠結局。在過去的臨床實踐中,包括醫師和哮喘患者在內的許多人由于過多強調藥物對胎兒可能產生的危害,往往減少甚至停用哮喘治療藥物,卻忽視了哮喘本身對妊娠婦女及胎兒生長發育有著更為不利的影響,如妊娠高血壓、胎兒宮內發育遲緩、早產、出生低體重等。
妊娠與哮喘相互影響:①機械性因素。妊娠時隨橫膈升高,女性胸廓橫徑增大,導致呼氣儲備量、功能殘氣量減小,潮氣量增加,氧耗亦增加,由于膈肌活動度和胸壁肌群未受影響,上述因素尚不能使哮喘加重,但可加重哮喘發作時的低氧血癥;②內分泌因素。妊娠期升高的孕雌激素水平可影響氣道平滑肌緊張度,前列腺素F2α水平升高,對氣道平滑肌有強收縮作用,且哮喘患者對前列腺素F2α較敏感,上述變化易致妊娠女性哮喘發作。另外,有研究發現,女性妊娠期的哮喘發作與其體內免疫球蛋白(Ig)E水平相關,如哮喘患者在妊娠期IgE水平升高,則提示其可能發生哮喘加重[4]。
孕婦哮喘藥物治療的安全性是孕婦和臨床工作者最關心的問題,未控制哮喘會增加圍生期風險,不僅損害母親健康,更會影響胎兒發育,哮喘控制后該風險可降低。哮喘對母嬰健康的影響程度關鍵在于能否有效控制,需要注意的是:在妊娠前6個月,大多數孕婦出現過呼吸困難,必須指導她們學會識別哮喘,正確認識妊娠期哮喘治療的必要性是十分重要的,應該與妊娠期生理性呼吸困難相鑒別。本組病例主要治療采取吸入為主,妊娠婦女妊娠期前3個月的哮喘急性發作可顯著增加新生兒先天畸形的發生風險[5],在妊娠前3個月應盡量避免哮喘急性發作。患者的自我治療往往是疾病控制的關鍵,對患者的教育和早期治療可以更好地控制癥狀。但對妊娠期用藥的顧慮常影響哮喘控制。實際上,多數哮喘控制藥物對母嬰無明顯副作用,吸入糖皮質激素(ICS)使病情得到控制,無早產兒、低體重兒及畸胎發生,無母嬰死亡,哮喘對妊娠的影響與哮喘是否得到控制密切相關。采取適當措施控制哮喘發作,尤其是預防哮喘持續狀態的發生,可減少甚至消除哮喘對妊娠的影響。目前的推薦意見是,哮喘急性加重時應權衡哮喘控制情況,酌情應用糖皮質激素。對妊娠期哮喘患者,哮喘長期控制藥物的選擇應依據哮喘控制水平分級,原則與普通哮喘一致,但更傾向于以吸入藥物為主,尤其是ICS安全性最高、應用最多。因此,對妊娠期哮喘的治療,應糾正“妊娠期盡量不用藥”的錯誤觀點,把控制哮喘作為主要目標,以降低哮喘對母嬰雙方的危害。應引起臨床醫師及哮喘患者的高度重視。在提高認識的基礎上正確用藥,達到預防控制哮喘、使妊娠婦女和胎兒獲益的積極目的。
[1]National Asthma Education and Prevention Program Asthma and Pregnancy Worng Gorup Expert Panel Report.Managing asthma during pregnancy:recommendations for pharmacologic treatment 2004 update[J].J Allergy Clin Immunol,2005,11(15):31-33.
[2]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3,26(3):130-131.
[3]鄧偉吾.哮喘臨床手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710.
[4]湯葳.妊娠期哮喘:危害嚴重 避免用藥顧慮[N].中國醫學論壇報,2010-05-12(A160).
[5]農英,林江濤.妊娠早期哮喘發作會導致新生兒先天畸形嗎?[N].中國醫學論壇報,2008-05-08(B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