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立蕓
河南省封丘縣人民醫院,河南封丘 453300
子宮全切術是治療子宮疾病最常用的手術方式之一,據文獻報道,全世界每年的子宮全切術在500萬例以上[1]。筆者收治了生殖道脫垂患者78例,其中3例是子宮全切術后陰道殘端脫垂。78例中,11例采用陰道殘端腹直肌前鞘懸吊術治療,取得了較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994年1月~2011年1月我院共收治生殖道脫垂患者78例(診斷標準根據POP-Q分類法盆腔器官脫垂分度[2]),其中11例采用陰道殘端腹直肌前鞘懸吊術。11例中,8例采用腹式宮全切加陰道殘端腹直肌前鞘懸吊術;另外3例中,2例采用腹式子宮全切,1例采用陰式子宮全切加陰道前壁修補術后2~6個月出現陰道殘端脫垂,不伴壓力性尿失禁,采取陰道殘端腹直肌前鞘懸吊術。子宮及陰道脫垂Ⅱ~Ⅲ度4例,子宮脫垂Ⅰ度伴或不伴陰道前后脫垂4例,這8例中,有合并盆腔炎或卵巢腫瘤的。其中,1例子宮脫垂Ⅰ度,合并陰道前壁Ⅰ度脫垂,患者堅決要求腹式宮全切加懸吊術,尊重患者的意愿;1例子宮及陰道前后壁均為Ⅳ度脫垂,合并高血壓、糖尿病,左側陰道壁也膨出陰道口外,即全盆腔缺陷,如陰式字宮全切加陰道前后修補加陰道殘端骶韌帶懸吊術,或網片修補,費用高、手術難度大,患者不同意接受,討論后,尊重患者的意愿,行腹式宮全切加懸吊術 。
術前常規陰道準備,采用連硬外或腰硬聯合麻下,留置尿管,腹部既往有手術者仍采用遠手術切口,腹部無手術者選用腹壁恥骨聯合上二橫指處橫切口,長8~10 cm,依次切開腹壁各層,打開腹膜。如子宮已切除,助手自陰道頂起陰道殘端 ,銳性剪開盆腔腹膜,暴露陰道殘端,分別于陰道殘端左右兩側中外1/2處縫合或“8”字縫合陰道殘端各一針,盡可能地不穿透陰道黏膜。間斷關閉盆腔腹膜,自膀胱兩側經腹膜、腹直肌及前鞘出針,每段兩根線距離1 cm,拉近打結。如宮全切加陰道殘端懸吊,常規切除子宮。陰道殘端縫合后,懸吊方法同上,探查是否有橋線、腸管嵌頓,膀胱是否損傷等。檢查無誤,常規關腹。
術后留置尿管48 h,尿管拔出后,小便順利,臨床癥狀消失,無排尿、排便困難,無腸管梗阻等不適。其中2例因一側吊線斷裂,出現被吊起的一端腹痛,經對癥處理,2~3 d腹痛逐漸消失,術后觀察6個月~10年無復發。
全子宮切除術后陰道頂端脫垂據文獻報道發生率<0.5%[3],手術的目的是為了消除癥狀,糾正盆底缺陷,恢復陰道軸線和深度,以恢復正常膀胱和直腸功能。手術治療有許多種,但都無法完全恢復正常盆底結構,盆腔器官脫垂,均為盆底結構的支持作用減弱。子宮全切加網片吊帶最貼近正常解剖[4],但有排異反應、費用高、手術難度大、單純膀胱膨出修補術或直腸碰觸修補術,無法解決因陰道頂端脫垂造成的中盆腔缺陷[5]或生殖器Ⅳ度脫垂的全盆腔缺陷。目前國內外經陰道或腹腔鏡下子宮全切加陰道殘端的韌帶懸吊術,已得到普遍認可[6],但手術方式因人而異。考慮患者的意愿、術者的能力及當地醫院條件,應做到以人為本,個體化治療,依據患者病情決定手術方案,可避免不必的二次手術,如子宮脫垂合并陰道前后重度脫垂者,陰道殘端必須懸吊如骶韌帶、骶骨岬、腹直肌前鞘等,可防止陰道殘端脫垂。本研究例數少,遠期療效有待進一步觀察。
[1]韋育紅,馬寶滿,龔堅,等.子宮全切術中盆底重建術的研究進展[J].醫學綜述,2011,17(7):1007-1008.
[2]樂杰.婦產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344.
[3]吳震溟,狄文.子宮切除術后陰道頂端脫垂的診斷及手術治療[J].國外醫學:婦產科分冊,2003,30(4):258-260.
[4]朱宇,馬麗山,程忠平,等.腹腔鏡下陰道斷端穹隆頂-骶骨岬MESH網片懸吊術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08,3(11):50-51.
[5]郎景和,朱蘭.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熱點問題專家討論[J].現代婦產科進展,2004,13(1):1-7.
[6]宋巖峰.女性尿失禁的診斷和療現狀[J].中華婦產科雜志,2002,37(9):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