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桂萍,張國領,李靈玲
總參謀部管理保障部中心門診部,北京 100082
流感疫苗是公認的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接種流感疫苗對易感人群有很高的保護率。流感疫苗分為三代技術產品,第一代產品為全病毒疫苗,該疫苗由滅活全病毒顆粒構成;第二代產品為裂解疫苗,該疫苗除含表面抗原血凝素和神經氨酸酶外,還含有病毒核殼和基質蛋白;第三代產品為亞單位疫苗,它含有更純表面抗原、血凝素和神經氨酸酶。三代產品在應用中的差異表現為副反應發生率,技術越先進的疫苗產品,副反應發生率越低。
亞單位流感疫苗的特點表現為:①技術更新:具有更低的反應原性,與裂解疫苗和全病毒疫苗相比,發生局部不良反應和全身不良反應的概率較低。②品質更純:無內抗原,無硫柳汞:表面抗原才是有效抗原,血凝素抗體(HA)可以阻止流感病毒對呼吸道上皮細胞的侵襲,神經氨酸酶抗體(NA)可以阻止流感病毒在感染細胞中繁殖后的向外釋放;不含硫柳汞,可減少因其積累可能導致的兒童神經發育紊亂、孤獨癥、注意力缺失、過度活躍紊亂(ADHD)、語言表達障礙等疾病。③安全性更高:療效確定,有良好的耐受性,適用于各類體質、各年齡段人群使用,尤其是對于老人、兒童以及免疫力較低的人群使用更安全。
2010年10月,我部在組織注射流感病毒亞單位疫苗時發生極少見的嚴重過敏反應1例,現總結報道如下:
患者,男性,58歲,干部,注射流感病毒亞單位疫苗(商品名:愛閣力保;諾華疫苗和診斷試劑有限責公司生產;生產批號:107901A)約10 h后逐漸出現顏面、眼瞼、耳后、掌心、會陰等部位腫脹伴瘙癢。體格檢查:體溫正常,血壓150/90 mm Hg(1 mm Hg=0.133 kPa),顏面、眼瞼、耳后、掌心、會陰等部位水腫,皮膚劃痕試驗陽性,其他無異常發現。血常規、心電圖、胸部X線片正常。既往史:無藥物過敏史。患有高血壓病,口服降壓藥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絡活喜)5 mg,每日1次。每年注射流感疫苗,無類似反應,流感病毒亞單位疫苗為初次使用。初步診斷:流感疫苗過敏反應。給予口服撲爾敏、維生素C等一般抗過敏處理,5 d后水腫及瘙癢逐漸消失。隨訪3個月無異常。
關于流感疫苗的研究和使用有不少報道[1-2],流感疫苗和亞單位流感疫苗的不良反應也有一些報道[3-5],其不良反應按發生頻率可綜述如下:①常見的(>1/100,<1/10)。局部反應:紅、腫、疼痛、瘀斑、硬結;全身反應:發熱、不適、寒戰、疲勞乏力、頭痛、出汗、肌痛、關節痛。上述不良反應通常在1~2 d內消失,無需治療。②不常見的(>1/1000,<1/100)。常見的皮膚反應,包括瘙癢癥、風疹、非特異性皮疹。③罕見的(>1/10000,<1/1000)。神經痛(敏感神經的神經區域疼痛)、感覺異常(如燒痛、麻木、刺痛等)、驚厥、一過性血小板減少癥。曾有報道,過敏反應在極個別情況下造成休克[嚴重的變態反應(過敏反應)癥狀:嚴重的突發性低血壓,心率增加或減慢,極度疲勞或虛弱,焦慮,神經過敏,失去知覺,呼吸和吞咽困難,瘙癢(尤其是腳底或掌心),伴有或不伴有血管性水腫(四肢肢端、外生殖器,面部尤其是眼睛和嘴唇周圍皮膚經常腫脹、瘙癢)的蕁麻疹,皮疹(尤其是耳朵周圍),惡心,嘔吐,胃絞痛,腹瀉]。④極罕見的(<1/10000)。脈管炎,伴有短暫的腎損害和滲出性多形性紅斑。神經系統疾患,如腦脊髓炎、神經炎和格林巴利綜合征[周圍神經系統急性炎癥(多發神經炎),主要造成運動障礙(麻痹)]。
本病例提示,如同所有的注射疫苗一樣,注射該疫苗時偶爾可能出現過敏反應,應做好治療處理和監測的準備;在使用該疫苗時,應嚴格掌握適應證和規范操作;為了確保用藥安全,一定要考慮到藥物相互作用。
[1]馬雪平,姚桂玲,高杰英.流感疫苗的研究進展[J].國際流行病學傳染病學雜志,2006,33(2):104-108.
[2]王曉中,宋鋒林,唐修湖.季節性流感疫苗常見類型及其研究進展[J].檢驗檢疫學刊,2010,20(5):64-68.
[3]陳利軍.亞單位流感疫苗不良反應報告[J].藥物不良反應雜志,2005,7(2):141-142.
[4]Plache AM,Nauta J,de Regt V,et al.twenty years'experience with the safety and immunogenicity of an inactivated subunit influenza vaccine[J].J Drug Assess,2005,(8):1-15.
[5]武冀春,冷青松.流感疫苗的不良反應報告[J].首都醫藥,2006,13(2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