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飛飛,沈 潔,譚興起,郭良君
1.解放軍第九八醫院藥械科,浙江湖州 313000;2解放軍第九八醫院骨六科,浙江湖州 313000
氨曲南是第一個應用于臨床的單環β-內酰胺類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療敏感需氧革蘭陰性桿菌所導致的各種感染,因其不良反應輕微、無需皮試而廣泛應用于臨床。筆者在臨床上觀察到1例68歲的男性患者在第3次靜滴氨曲南過程中出現寒戰、肌痛等不適的病例,特做如下報道:
患者男,68歲,因“車禍致傷頭部疼痛1 h”于2010年9月5日急診入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壓、高血脂及糖尿病病史,無藥物過敏史。入院時查體:體溫37℃,脈搏72次/min,呼吸 20 次/min,血壓 150/80 mm Hg(1 mm Hg=0.133 kPa)。頭顱CT提示:縱裂池密度增高,前額部及右枕頂部軟組織腫脹,腦實質未見明顯異常。右肩關節X線示:右肩關節未見明顯骨折。診斷為“外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左枕頂部皮膚挫傷”。2010年9月7日,為加強抗感染,給予胰島素注射液6 U+注射用氨曲南2.0 g+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250 ml靜脈滴注,2次/d;參麥注射液40 ml+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靜脈滴注,1次/d,當日使用患者未訴不適。9月9日晨患者體溫36.8℃,脈搏72次/min,呼吸19次/min,上午繼續給予上述輸液靜脈滴注,在靜脈滴注氨曲南組輸液20 min后患者出現寒戰、肌肉酸痛等不適,立即予以停藥,測體溫36.5℃,脈搏78次/min,呼吸 20次/min,血壓 180/90 mm Hg,給予地塞米松磷酸鈉10 mg靜脈推注,30 min后患者寒戰緩解。1 h后患者無肌肉酸痛等不適。下午未再給予氨曲南組靜滴,改為胰島素注射液6 U+天麻素注射液10 ml+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250 ml靜脈滴注,1次/d,并繼續給予參麥組輸液靜脈滴注,患者未再發生寒戰等不適。
氨曲南為新型的全合成單環β-內酰胺抗生素,可靜脈滴注、靜脈注射、肌肉注射,是一種不用做皮試的抗生素,臨床主要用于敏感需氧革蘭陰性菌所致的各種感染,如尿路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敗血癥、腹腔內感染、婦科感染、術后傷口及燒傷、潰瘍等皮膚軟組織感染等。本品不良反應較少見,說明書記載“全身性不良反應發生率1%~1.3%或略低,包括消化道反應,常見為惡心、嘔吐、腹瀉及皮膚過敏反應。白細胞計數降低、血小板減少、難辨梭菌腹瀉、胃腸出血、剝脫性皮炎、低血壓、一過性心電圖變化、肝膽系統損害、中樞神經系統反應及肌肉疼痛等較罕見。靜脈給藥偶見靜脈炎,肌肉注射可產生局部不適或腫塊”。查閱文獻,尚有神經系統癥狀、陰道炎、口腔損害、乏力、眩暈、出血等[1]。國內氨曲南引起嚴重過敏反應,如急性喉頭水腫、剝脫性皮炎和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嚴重肝損害、紅人綜合征也有報道[2-7],但罕見。近年來關于氨曲南引起寒戰也偶有報道[8-10]。
本例患者既往有高血壓、高血脂及糖尿病病史,無藥物過敏史。遵醫囑使用胰島素注射液+注射用氨曲南+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靜脈滴注,參麥注射液+0.9%氯化鈉注射液靜脈滴注,當日使用患者未訴不適。第3天靜脈滴注20 min即出現寒戰不適,予以停用氨曲南,換用天麻素注射液,余用藥不變,患者未再出現寒戰不適,可基本排除其他藥物引起不適,因此高度懷疑本例寒戰等不適為氨曲南引起。其具體機制尚待研究,因本例患者年齡68歲,可能與老年人的生理功能低下和病理狀況有關。
綜上所述,筆者建議臨床醫護人員在使用氨曲南時要注意:①嚴格掌握藥物的適應證,用藥前詢問過敏史、家族史、用藥史,對氨曲南有過敏史者禁用;②靜滴時每1克氨曲南至少用注射用水3 ml溶解,再用適當液體(0.9%氯化鈉注射液、5%或10%葡萄糖注射液或林格注射液)稀釋,氨曲南濃度不超過2%,滴注時間20~60 min;③本品與青霉素、頭孢菌素之間無交叉過敏反應,但對青霉素、頭孢菌素及過敏體質嬰幼兒仍需慎用,故用藥前應以本品稀釋后皮試,以陰性為宜[11];④首次應用前20 min內應加強巡視,一旦發現問題,需及時處理,如患者發生不良反應,應及時搶救、評估、準確記錄,并在床頭卡及病歷上注明,告知患者終生禁用此類藥物。
[1]陳新謙,金有豫,湯光.新編藥物學[M].1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74-75.
[2]賀梅,孫承浩.氨曲南致急性喉頭水腫1例[J].中國藥物警戒,2008,5(3):185.
[3]盧學春,朱宏麗,崔平江,等.首例氨曲南導致急性剝脫性皮炎和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J].軍醫進修學院學報,2005,26(6):433-434.
[4]王鶯.氨曲南引起大泡性剝脫性皮炎1例[J].海峽藥學,2007,19(2):117.
[5]沈巧芬,陳芳.氨曲南致嚴重肝損1例[J].抗感染藥學,2008,5(2):125.
[6]梁杰,楊秀芹.氨曲南致藥物性肝損害員例[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19(24):3110-3111.
[7]趙喜榮,安愛軍,都曉菁.氨曲南致“紅人綜合征”一例[J].華北國防醫藥,2009,21(2):37.
[8]荊蕾蕾,韓麗麗,周學軍.氨曲南靜點致不良反應1例[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8(31):7568.
[9]楊津,李佳文,劉卓.注射用氨曲南致過敏反應2例[J].中國藥物警戒,2010,7(3):183.
[10]潘建新,陳愛平.氨曲南靜點致不良反應1例[J].臨床軍醫雜志,2007,35(4):527.
[11]李加勝,張敏,李青.氨曲南對伴有過敏體質的重癥感染嬰幼兒的療效及安全性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09,4(22):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