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新華,曹春蕾,韓 麗
(總后司令部管理保障局第二門診部外科,北京 100071)
化膿性肉芽腫病因不甚清楚,目前無絕對優良的治療方法。鑒于本文報道1例患者病情的嚴重性和特殊性,以及單位設備條件的限制,筆者采用了最基本的方法——換藥,同樣達到了治愈的目的,對于缺乏醫療設備的基層醫療單位來說,不失為一種簡便有效的方法?,F報道如下:
患者男,52歲?;纪达L7年,患慢性腎衰竭、尿毒癥、腎移植4年、移植腎切除1年。2009年12月15日發現右足趾有包塊,皮膚呈紫色,包塊質硬,自己揉后流出黃色液體。2009年12月18日到延邊醫院就診,檢查:右足腫脹,第1足趾皮膚發青、潰爛,右足背動脈搏動觸不及。診斷:可疑右足趾壞疽。予以抗感染治療7 d,建議截肢。2009年12月31日到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介入血管外科就診,檢查:右足背動脈搏動好,右趾皮膚潰瘍、缺損。診斷:足壞疽。建議行足切除。
1.2.1 超聲檢查 2010年1月3日在解放軍總醫院行超聲檢查:雙側股總動脈、股深動脈近段、股淺動脈、腘動脈、脛前動脈、脛后動脈及足背動脈內中膜稍增厚、不光滑,可見散在點狀強回聲。CDFI顯示上述動脈血流暢通,斑塊處充盈缺損。PW顯示頻譜正常。雙側股總靜脈、股淺靜脈、股深靜脈近段、腘靜脈及大隱靜脈管腔顯示清楚,內無回聲,探頭加壓后管腔消失。CDFI和PW顯示上述靜脈血流通暢,充盈良好,擠壓小腿及Valsalva試驗,上述靜脈未見異常反流。超聲診斷:雙下肢動脈硬化伴斑塊形成。
1.2.2 化驗 2009年12月31日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化驗:紅細胞 2.37×1012/L,血紅蛋白68 g/L,紅細胞壓積 0.21,血小板313×109/L,嗜酸粒細胞1.2%,單核細胞9.3%,其余指標未見異常。
2010年1月4日前來總后司令部管理保障局第二門診部外科就診。檢查見:右小腿、右足顯著腫脹,右足膚色發黑、表皮部分剝脫,右足背動脈搏動良好,右趾潰爛,大小6 cm×5 cm,軟組織腫脹增厚約15 cm,肉芽異常增生大小0.3~0.5 cm,共計13粒,神經、肌腱暴露,甲根部深達趾骨,潰爛面附著黃色分泌物和腐爛組織。
清創,雙氧水、生理鹽水、碘伏清洗消毒,紅外線照射,丹參酮外敷,隔日1次。換藥6次后,右小腿腫脹緩解,右足腫脹減輕,右足皮膚黑色減輕,潰爛得到控制,軟組織腫脹減輕至厚約7 cm,肉芽減少至7粒,暴露的神經、肌腱及趾骨部分被覆蓋。右趾內側皮膚繼續變性壞死,大小約4.0 cm×1.5 cm。從第3周開始,每日換藥1次,在上述清創消毒基礎上,用碘酊消毒肉芽,加用外用凍干重組人酸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上海萬興生物制藥有限公司)、燒傷抑菌霜(南陽市匯博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和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凝膠(桂林華諾威基因藥業有限公司)。至2010年2月8日,潰爛面積縮小至2.8 cm×3.0 cm,右足腫脹基本緩解,右趾腫脹亦明顯減輕,右趾內側皮膚變性壞死得到控制,肉芽減少至4粒,暴露的神經、肌腱及趾骨完全被覆蓋,軟組織生長與正常組織平齊,部分略高,潰爛面周邊皮膚向內生長。至2010年2月12日,潰爛面積減小至2.0 cm×2.5 cm,肉芽僅剩1粒,未再生長。繼續換藥,2010年3月26日新生皮膚將潰爛面完全覆蓋。
化膿性肉芽腫又稱毛細血管擴張性肉芽腫,與感染無關,其病因不甚清楚,一般認為與外傷有關。常發生于身體容易發生外傷的部位,如頭面部、手、足等,新生兒則易發生于臍部,多為單發,難以自行消失。皮損常表現為鮮紅或棕紅色丘疹,緩慢或迅速增大為有蒂或無蒂結節,質軟,輕度外傷后易出血,表面長有潰破及結痂[1]。治療方法包括激光、微波、電離子、冷凍等。國內學者對上述治療方法均進行了臨床觀察,療效滿意[2-5]。
目前無絕對優良的治療方法,手術切除留有瘢痕,微波、激光等治療因病變處血管豐富易出血,操作復雜。故有學者采用刮除[6]、局部注射藥物[7]等方法,均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鑒于該例患者病情的嚴重性和特殊性,以及單位設備條件的限制,筆者采用了最基本的方法——換藥,同樣達到了治愈的目的,不足的是時間較長,但對于缺乏醫療設備的基層醫療單位來說,不失為一種簡便有效的方法。
[1]趙辨.臨床皮膚病學[M].3版.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1172-1173.
[2]宋葉強,杜錫賢,陳會苓.CO2激光治療化膿性肉芽腫40例[J].臨床皮膚病學雜志,1999,28(5):283.
[3]黃房,杜華,王潔,等.微波治療化膿性肉芽腫30例療效觀察[J].臨床皮膚病學雜志,2000,29(6):338.
[4]朱雪峰.化膿性肉芽腫兩種治療方法比較[J].醫學論壇雜志,2008,29(8):96-97.
[5]田偉,趙敬軍,王育英.液氮冷凍治療頭面部化膿性肉芽腫35例療效觀察[J].皮膚性病診療學雜志,2010,17(1):50-51.
[6]王麗榮,邊海峰.刮除術配合三氧化鐵治療化膿性豆芽腫臨床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4(4):21-23.
[7]段振忠,董英豪,陶春玲.平陽霉素局部注射治療化膿性肉芽腫50例療效觀察[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08,24(11):93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