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江蘇省現代農業重點突破年,興化將圍繞“一個載體、二大板塊、三大體系、四大工程、五大產業、六項措施”,加速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實現興化由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轉變。
以規劃建設的10萬畝江蘇興化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為載體,加大園區軟、硬件投入,積極爭創省級、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并集成蘇臺農民創業園等園區,使之成為引領興化現代農業的示范基地、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基地、促進農民創業的孵化基地、農業科技教育的培訓基地、休閑觀光農業的展示基地和名優產品聚集的加工基地。
以興泰線高效設施農業產業帶和城郊特色蔬菜示范區兩大高效農業經濟板塊為重點,發揮其區位、資源及產業優勢,圍繞興化香蔥和設施草莓、番茄、西瓜等主導果蔬產品,加快蔬菜脫水加工原料基地、設施園藝種植基地建設,推進興化蔬菜脫水加工產業和高效設施園藝產業的發展。
以農技推廣服務、農業行政執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三大體系"建設為抓手,抓住改革契機,在編制落實、人員安排、資金保障等方面爭取政策支持力度,積極構建適應現代農業發展要求的精干、高效、有力的新型農技推廣服務隊伍。創新監管模式,積極推進農資信用體系建設,加強農資市場管理,主動介入糾紛調解,把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放在首位,嚴厲打擊假冒偽劣農資產品銷售行為,進一步規范農資市場。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讓廣大市民吃上放心農產品。
加大資源整合力度,重點推進高標準農田、出口蔬菜安全示范區、糧食高產高效創建、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四大工程建設,打牢興化現代農業產業基礎,做亮對外展示窗口,提升興化農業外部形象。
立足現有產業基礎,進一步實施產業化經營,著力培育優質糧食產業、啤酒麥芽產業、脫水蔬菜產業、設施園藝產業、休閑觀光產業等五大產業。
一是完善服務網絡,增強系統綜合實力。二是實施三項更新,推進科技創新。三是依托信息技術,改善為農服務手段。四是健全檢測體系,保障產品質量安全。五是培育市場主體,推進品牌發展戰略。六是優化項目實施,促進產業提檔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