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軍,喬愛珍,甄 鷹
(1.空軍總醫院空勤科,北京 100142;2.空軍總醫院護理部,北京 100142;3.空軍總醫院中西醫正骨科,北京 100142)
流程管理在空運護理管理中的應用
程 軍1,喬愛珍2,甄 鷹3
(1.空軍總醫院空勤科,北京 100142;2.空軍總醫院護理部,北京 100142;3.空軍總醫院中西醫正骨科,北京 100142)
充分考慮未來戰爭的突發性和戰傷員的復雜性,積極探索提高空運后送、戰傷救護能力的方法,設計制訂空運護理流程,分析查找流程瓶頸問題,提出較為完整的優化和再造方案,使傷病員的救治、后送實現全面提速,保證空運護理質量的優質、靈活、機動性和完整性。
空運護理;流程管理;醫療救護服
流程管理是為了完成某一目標而進行的一系列邏輯相關活動,是作為現代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支持技術,因具有降低成本、提高質量與效率、保持可持續性發展而得到重視和應用[1]。空運護理是實施指定性后送期間為傷員實施救護的重要手段,是贏得救護時間,降低傷殘率、病死率的必要醫療措施,其護理質量體現了空運衛勤保障的價值[2]。筆者在空運護理管理中應用了流程管理的方法,在多次訓練與大型演習中得以實踐,獲得并總結了極具戰場應用價值的經驗。
根據空運后送的護理任務,通過空中轉運傷員的主要步驟進行分析,以空運后送的整體為核心流程,制訂了《空運后送各組護理人員職責與要求》,分別對檢傷分類護理組、機上護理組、重癥監護護理組的護理工作制訂了各組的工作流程,使護理人員按照流程順利完成接受任務、準備物品、交接、機上傷情處置,交接、機艙消毒等一系列工作。
通過每次訓練及參演的實踐,本著快速反應、安全轉運的空運宗旨,在充分考慮未來戰場的突發性和戰傷員的復雜性的情況下,查找存在的問題,對原有護理流程進行分析,找出流程瓶頸問題。
1.2.1 空運護理力量培訓缺乏連續性 我院空運護理保障力量多是臨時抽組的臨床護理骨干,均為軍人護士,為精簡整編的需要,護理人員須不斷更新,使空運后送醫療隊護理人員的培訓出現斷檔,軍人護士不斷減少的局面使空運護理力量須不斷吸收非現役護理文職人員,在策劃護理人員培訓方案上必須增加新的內容與方式,提高訓練的起點、難度、深度和廣度,達到訓練全員化、內容規范化、形式多樣化,形成學、訓、戰一體化的演練模式。
1.2.2 強化機載醫療設備的培訓 機上醫療設備配備現代化程度越來越高,日常訓練經常使用臨床上應用的設備,而機載設備多存放于戰備庫,真正應用時還需對各種醫療設備給予熟悉的時間與過程,必須針對專用機載設備制訂出針對性的操作流程,并進行機上配載裝備的專項培訓,以充分了解各種設備裝置的管理、性能、檢測、維護、操作程序等技術保障,做到人機協調、人機配合。
1.2.3 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欠缺 空運后送的傷病員除要受到缺氧、噪音、低溫、飛機顛簸等外界因素的影響外,還會因傷情、疾病等原因出現各種應激的心理反應,及時有效的心理護理是空中轉運成功的保證。
業務流程再造與優化可從根本上重新審視和重新設計業務流程,從而使質量、服務、速度等指標獲得顯著提高[3]。空運后送的主要任務是將傷員合理運送至合適的醫療機構,首先,突出一個快字,登機要快,傷員接送要快;其次,是一個救字,在機上應用小型急救設備對傷員進行監護搶救。通過優化和再造流程,使流程設計更符合面臨各種條件下的突發事件和應急作戰,使傷病員的救治、后送實現了全面提速。
1.3.1 設計了醫療救護服 實用型醫療救護衣的構思與設計能隨身攜帶簡便精巧的小型醫療器材,成為多方位立體化的醫療載體,使機上醫療護理操作方便、靈活,提高各類傷病員在空運后送機上的醫療護理質量[4]。
1.3.2 改善詢問牌 飛機在運輸途中,傷員與護理人員對話受噪音與傷病的影響時,可通過詢問牌的指示了解傷員的需要,通常詢問牌為圓型,不可折疊,我們將圓形改為可折疊扇形,可插入醫療救護服中,便于醫護人員隨身攜帶,使用簡易方便,同時增加了詢問內容,并在詢問牌背面增加了英文和圖形標志,增加了適用人群,提高了使用功效。
1.3.3 制訂專項設備操作流程 由于急救用品的型號不同,在原有操作流程基礎上,專門根據我院機載的空運救護裝備設施的型號,制訂了詳盡的操作流程,如便攜式多參數監護儀、電動輸液泵、充氣式加壓輸液泵、電子血壓計、電子體溫計、呼吸機、除顫儀等,使護理人員能夠順利完成機上常規醫療護理、給藥、輸液以及常見危重癥的急救處置。
1.3.4 強化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 飛機起飛前,仔細檢查傷員的安放及擔架的固定情況,給予生活護理,物品準備除準備充足的醫療物品外,還增加了墊子、軟枕、毛毯等物,以便為傷員調整正確舒適的體位。在飛機起飛前,對傷員進行健康教育,設計發放溫馨提示卡,教會傷員吞咽捏鼻動作。飛行期間適時與傷員溝通,緩解氣氛,減輕空中壓力變化帶來的不適,舒緩他們的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使其對治療與康復充滿信心,在最大程度內減輕心理應激傷害,增強其安全感,傾聽患者的主訴,給予鼓勵暗示等心理干預,保證轉運的成功。
1.3.5 完善培訓方案 對空運護理人員的培訓方案要以提高應急救護機動快速反應能力、戰傷救護能力,空運后送觀察及急救能力和野戰環境下生存和空中耐受力為訓練的主要目標[5]。需制訂多種演練科目,每年要進行一次全員的戰備培訓,使人員處于長年不懈的狀態,特別對非現役護理人員要加強軍人素質與戰斗精神的培育,提高衛勤戰備的意識。衛勤訓練除進行系統的軍事醫學、預防醫學及新概念武器裝備損傷救護技能等專科培訓與考核外,還要增加航空醫學知識的培訓,要了解飛機的性能、飛行高度,特別是載重量,明確每一個裝備箱的重量,貼上標識。要在空中進行適應性訓練,如在飛行的條件下進行呼吸道的監測、循環支持、吸痰操作、胸腔閉式引流、套管針開通靜脈輸液、輸液泵的使用、加壓袋的使用,進行有效的監測,對術后傷員的傷口輔料的觀察,各引流管道、石膏固定傷員的觀察,特別在起飛與降落、遇氣流顛簸的過程中進行病情觀察,加速度可能會引起的病情變化。機上救護組在進行護理技術訓練中,還要側重于病情觀察和生活護理,根據機上傷員情況,做到責任到位,分工到人,傷情嚴重的進行全程醫療監測,保證機上每位傷員能有護理人員負責。
隨著運輸工作和醫空設備的發展,空運醫療隊以送為主的工作重點也逐漸突出了救治的力度,對護理人員在分診處理、重癥監護能力、人力調配、物資保障、空間利用、機上救護有了較高的標準與需求,應用流程管理的方法,能夠以科學的管理促進保障力的提高,使護理人員能夠從容面對各種條件下的突發事件和應急作戰,在后送的收容、登記、分檢、救治、護理操作中銜接有序,節點清晰,各小組在登機、離機、機艙內固定、移動、展開、撤收等過程中密切協調,快而不亂,達到快速、安全、高效的要求。
[1]王仁紅,陳家應,唐立健.流程管理在醫院護理管理中的應用與展望[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12):1139-1140.
[2]李新華,高艷紅,金鳳竹,等.論未來戰爭空運后送的護理管理模式[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6,23(2):99-100.
[3]胡祖斌,易紅,劉蔚,等.醫院業務流程優化與再造的理論和方法[J].中國醫院管理,2005,25(12):17-18.
[4]李莉,甄鷹,喬愛珍,等.空運后送機上實用型醫療救護衣的設計[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8,25(7B):78.
[5]李麗芬,李妍,金文山,等.現代高科技戰爭醫療衛勤保障探析[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02,9(2):104-105.
[6]葉祝君,梅桂萍,葉靜輝.流程管理在護理工作中的應用現狀及對策[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0,27(1):36-38.
R473.82
C
1673-7210(2011)02(b)-074-02
全軍醫學科學技術研究“十一五”計劃專項課題項目(06Z078)。
程軍(1969-),女,主管護師,本科,空勤科護士長。
201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