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堅,冀滿豐
(深圳市寶安區龍華人民醫院,廣東深圳 518109)
多種西藥合用的不良反應分析
李志堅,冀滿豐
(深圳市寶安區龍華人民醫院,廣東深圳 518109)
目的:了解本院的多種西藥合用的不良配伍情況,促進西藥的臨床合理使用。方法:對我院電腦管理系統中抽取的2 567份門診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經過分析,發現有189份藥方配伍不合理,出現用藥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36%。結論:導致藥物不良反應的原因比較多,嚴格在藥物理論指導下科學、合理的用藥對降低藥物不良反應有積極意義。
合用;不良反應;配伍;西藥
藥物配伍(Compatibility)在藥劑制備或是臨床用藥過程中,對兩種或兩種以上藥物混合稱為配伍。在配伍時,若發生有損于藥物質量和治療的變化稱為配伍禁忌。藥物配伍恰當可以改善藥劑性能,增強療效,選擇適當的附加劑以使藥劑穩定。例如,口服亞鐵鹽時加用維生素C可以增加吸收,反之配伍禁忌也常發生。配伍禁忌一般分為物理性配伍禁忌、化學性配伍禁忌和藥理性配伍禁忌三類。物理性配伍禁忌是指藥物配伍時發生了物理性狀變化,例如,某些藥物研合時可形成低共熔混合物,破壞外觀性狀,造成使用困難;化學性配伍禁忌是指配伍過程中發生了化學變化、發生沉淀、氧化還原、變色反應,從而使藥物分解失效;藥理學性配伍禁忌則指配伍后發生的藥效變化,不僅使藥物療效降低,甚至產生毒副作用,加重病情,導致嚴重的不良后果[1]。筆者對我院的用藥進行回顧性分析,以期為我院的科學、合理用藥提供參考,具體報道如下:
筆者收集了2008~2009年6月我院西藥的藥品目錄及藥品出庫記錄等資料2 567份。對其西藥品種、用藥方式,根據不符合藥品說明書及文獻資料的規范的用藥不合理情況進行統計。
所有數據采用SPSS 12.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
通過統計分析,共出現不合理用藥189份,有不良反應發生,發生率為7.36%。在癥狀上體現為頭昏、嘔吐、惡心、發熱、體虛乏力、發冷、興奮、皮疹、睡眠不佳、水腫及藥物過敏等。肝功能衰竭3例,心功能損害1例。
氨基苷類抗生素及第一、二類頭孢霉素與桿菌肽、頭孢噻吩、多黏菌素、萬古霉素合用,其可致使腎臟毒性增加;青霉素與氯霉素、四環素類合用[2],會使得蛋白質合成受到抑制,致使其抗菌活性減弱,如青霉素G與頭孢拉定合用,不僅不會增加療效,反而增加毒性;紅霉素、林可霉素與氯霉素合用,由于藥物作用機制相同,因而因競爭而使藥效降低;美羅培南與喹諾酮類合用,由于其共同的泵出機制而產生交叉耐藥。
2.3.1 復方新諾明與維生素C合用 磺胺藥易在酸性尿中結晶,排出不便,加重腎臟的負擔,因而在臨床治療時應與蘇打同服,或者多喝水,以減輕其對腎的毒性;否則會導致腰痛、尿痛、尿血等。
2.3.2 呋喃妥因與碳酸氫鈉合用 在堿性環境下,呋喃妥因的殺菌能力會大幅下降。
2.3.3 復方新諾明與酵母合用 磺胺藥可抑制葉酸代謝,從而達到抗菌的作用,而酵母對葉酸的代謝有促進作用[3]。合用則會導致磺胺藥的藥效受到削弱。
2.3.4 氟哌酸與乳酶生合用 乳酶生可在腸內分解糖類,產生乳酸,增加腸內的酸度,抑制腐蝕菌的活性,而氟哌酸則可抑制乳酶生的藥性,從而降低其藥效。
2.3.5 氨茶堿與普萘洛爾合用 二者對磷酸二酯酶的作用相反,合用的結果只能是相互抑制,最后相互影響藥性[4]。
2.3.6 嗎丁啉與顛茄合用 二者作用效果相反,顛茄舒緩胃腸道平滑肌,延長胃排空時間;而嗎丁啉則是使胃功能亢進的藥物,縮短胃排空時間,而相互排斥,療效均降低。
2.3.7 嗎丁啉與果膠鉍、膠體枸櫞酸鉍合用 果膠鉍和膠體枸櫞酸鉍服用后能在胃腸黏膜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保護潰瘍面不受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蝕,但嗎丁啉卻在增加胃腸蠕動,增加胃腸排空。如兩種合用,則會導致黏膜的保護作用削弱,降低了療效。
當應用一種藥物療效不佳時,就需要選擇其他的藥物進行合理的配伍,但并不是所有的藥品配伍都是合理的,有些藥品配伍使藥物的治療作用減弱,導致治療失敗;有些藥品配伍使副作用或毒性增強,引起嚴重不良反應;還有些藥品配伍使治療作用過度增強,超出了機體所能耐受的能力,也可引起不良反應,乃至危害患者等,這些配伍均屬于配伍禁忌。
因此,在臨床用藥過程中,用藥的科學性與合理性,直接關系到患者治療的效果。在臨床中,西藥合用的情況是比較普遍的,因而杜絕不合理用藥對提高治療的水平就成了現代醫學一個重要課題。如果患者合用激素和第三代抗菌藥物,如頭孢唑啉、頭孢噻吩、頭孢哌酮等抗生素,則會導致雙硫侖反應,臨床上有心跳加速、面紅、血壓降低等現象。因為這類頭孢類激素有硫甲基四氮唑側鏈,可抑制體內的乙醛分解酶,使得體內相關的不合理因子升高。因而,在使用這類抗生素的同時,5 d之內,不要使用激素類藥物[5]。頭孢唑啉和呋噻米都有腎毒性,合用對腎臟的傷害非常嚴重;而氨基糖苷類抗生素不能與有耳毒性和腎毒性的藥物合用,如阿米卡星、阿奇霉素等,以免增加耳毒性和腎毒性。藥物的使用劑量不合理也會導致不良反應,如氯丙嗪和利血平等精神病類藥物,使用過量會導致震顫麻痹;而且對心率的影響更為嚴重,促使心率加快和減慢,兩者相反,相互制約。
臨床上,對如何預防不良配伍,早已成為醫學界重視的問題。主要是根據各種西藥的藥理作用、不良反應等使用說明,謹慎地、科學地、合理地進行配伍,以避免配伍禁忌的發生,危害患者的健康。同時盡量避免多種藥物混合使用,在臨床使用時,注意詢問患者用藥史、使用劑量等,然后使用劑量先以小劑量為宜,密切觀察患者的用藥反應情況,如出現不良反應應及時處理。最后,加強對藥理學、藥效學等的研究,弄清不良反應的病理機制,為完善藥物使用提供理論指導。
[1]姜洪濤.多種西藥聯用的不良反應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22):169.
[2]孟曉伶.處方不合理配伍用藥分析[J].首都醫藥,2005,12(16):36.
[3]王聰,楊淮英,申健,等.聯合用藥應注意的問題[J].中國醫學創新, 2009,6(20):161.
[4]李桂芹.中西藥合用應注意配伍禁忌[J].遼寧中醫雜志,2005,20(5):477.
[5]楊秋敏.抗生素藥品不良反應[J].中國現代醫生,2007,45(23):107-109.
R969.3
C
1673-7210(2011)02(b)-107-02
2010-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