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寧
(寧夏民族職業技術學院 寧夏 吳忠751100)
寧夏高職教師科研能力的分析與對策研究
葉寧
(寧夏民族職業技術學院 寧夏 吳忠751100)
高職教師科研能力的發展直接影響著高職院校的辦學質量。因此,怎樣認識和提高高職教師的科研能力是高職院校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本文對寧夏高職教師的科研情況進行抽樣調查,并作了全面細致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對策與建議。
寧夏;高職;教師;科研能力;分析;對策
高等職業教育作為新興的高等教育類型,肩負著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然而,高等職業教育在我國尚是一個新生事物,高職院校的科學研究也是一個新話題。在我國高職教育進入以質量和特色求生存與發展的關鍵時期,高職教師科研能力的發展直接影響著高職院校的辦學質量。因此,要培養教師的創新能力,提升辦學水平,其教學與科研必須緊密結合。為此,筆者對寧夏高職教師的科研情況進行了抽樣調查,并作了全面細致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對策與建議。
根據調查結果得知,寧夏高職教師參與科學研究的比例很小,5年間取得過科研成果的高職教師只占高職教師總數的12.9%。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幾個。
(一)科研認識偏差
領導和職能部門重視不夠 在諸多關于高職教育發展的文件和領導講話中,很少單獨談到科研工作,有的只是在提“產學研一體化”時順便提一下,但對科研有什么作用、存在什么問題、如何定位等問題卻十分模糊。
功利性地開展科研活動 數據顯示,有68.6%的教師從事科研的目的是評定職稱,湊足發表的論文數量。不評定職稱的教師公開發表論文的數量有限,希望通過科研來提高教學能力與教學質量的僅占27.8%。具有高職稱、高學歷的教師開展科研工作的也僅占25.3%。多數教師認為搞不搞科研無所謂,即使是教研組長或學科帶頭人也是這樣。
缺乏科研獎勵機制 大多數高職院校在進行教師能力考評時,未將教師的科研成果列入考評范圍;有的院校雖然列入了考評范圍,但獎勵的力度不大;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對教師科研能力的提高也沒有具體的要求。
(二)科研定位模糊
寧夏高職教師普遍缺乏科研任務和壓力,沒有研究專長和方向,模糊地認為教研就是科研,教研活動就是科研工作。有75%的教師認為高職院校應該搞科研,也很想搞科研,但不知道該研究什么、怎樣研究,同時他們缺乏時間搞研究。
(三)科研素質偏低
科研能力較低 寧夏高職院校都是由各類中等職業學校合并而來的。據調查,在寧夏的高職教師中,第一學歷為研究生的僅占10%,35~50歲教師中,第一學歷為本科的不足40%,大多數教師的研究生學歷、本科學歷為在讀、后續學歷。學歷層次低導致他們理論水平低,進而影響他們的科研質量。調查還發現,認為自己科研能力較強的高職教師僅占7.2%。由于缺少科研方面的專門培訓、缺乏專家指導,高職教師普遍缺乏基本的科研能力。大多數教師從事理論課教學,實踐技能不熟練。由于實訓基地欠缺,致使教師實踐操作技能弱,深入生產和實踐的機會少,無法掌握先進的生產實踐技能,難以解決企業、行業的實際問題,也談不上更深入的研究。這些都是制約寧夏高職教師科研素質提高的關鍵因素。
科研理論知識匱乏 調查結果表明,每年訂閱專業報紙雜志的教師不足30%;院校每學期對教師進行科研專題講座培訓的時間在一周以下;很了解科研過程的教師僅占11.1%,大多數中青年教師不了解科研過程。這些數據都說明教師對科研理論知識缺乏學習,了解甚少。
(四)缺乏經費和精力
科研經費嚴重不足 寧夏高職院校建校時間普遍較短,家底很薄,大都將經費投入到基本建設和基礎設施上??蒲腥藛T只能從上級部門得到一些科研經費,很少得到學院科研經費的支持,也很少有機會外出接受培訓或參加學術交流,獲得科研信息的渠道較窄。
科研精力明顯不足 調查結果顯示,在高職教師的工作時間分配上,教學工作占50%左右,學生管理工作占40%左右,科研工作僅占10%左右??梢?,高職教師教學和學生管理工作的壓力較大,很少有時間和精力去搞科研。
總之,我們從問卷調查中看到,教師搞科研面臨的困難為:缺乏資金、缺乏理論指導、缺乏科研氛圍、缺乏領導的支持和鼓勵、不懂科研方法、不會統計、有實踐難以升華為理論等等。而缺乏資金、缺乏參考資料、缺乏科研氛圍的問題最突出。
(一)轉變觀念,明確定位,提高科研意識
首先,高職院校領導及職能部門應重視科研工作,通過宣傳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使教師轉變觀念,樹立“科研興校”、“科研強?!钡娜乱庾R。應定期組織教師學習、進行培訓,提高教師對科研的認識,轉變科研可有可無的思想觀念,提高科研意識。
其次,高職院校應明確科研工作的定位是:面向教學、面向地方生產建設第一線;強化實踐意識,重視中小型技術課題,突出技術實用性;體現高職教育特點,探索高職教育特色;通過大力開展科研工作提升師資水平,促進教學的順利開展,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率。
再次,各高職院校應制定有利于科研人才發展的激勵機制,通過設立科研專項獎勵基金等措施,促進科研人才脫穎而出。寧夏的職業教育起步較晚,與其他省市的職業教育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如果我們的科研意識提高了,定位明確了,提高我區高職院校教學質量將指日可待。
(二)組織專家講學,設立課題,促使教師親身實踐
首先,針對調查中很多教師要求專家講學、進行培訓的情況,高職院校應聘請一些專家、學者對全區高職教師進行集中培訓,使他們先掌握各種科研方法,先研究身邊最熟悉、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循序漸進地加以引導,以激發高職教師對科學研究的興趣。
其次,在掌握了基本的科研方法后,對全區高職教師進一步開展科研的實施、調研報告的撰寫等講座。應把課題研究作為培訓的基點,通過設立課題,專家指導,使高職教師親身參加科研實踐,掌握科學研究的方法。每個學院不僅要參加區級以上的科研課題,還應設有院級課題、系級課題、教研組課題等。高職院校還應發揮優勢,不斷加強技術應用研究、成熟技術的轉化研究和生產管理研究,積極創造條件,創設科研氛圍,以科研促教研,推動教學改革,不斷提高高職教師的自身素質和科研能力,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
另外,寧夏高職院校還應創建各自的學報,給教師提供開展科研的討論交流平臺,激發教師的科研積極性。
(三)定期指導,互相交流,提高科研能力
首先,各高職院校應該互通有無,互相交流,如開經驗交流會,召開課題實踐現場會,介紹課題的實施情況和流程,并觀摩成果,推動教師之間的交流與研討。
其次,高職院校內部應多開展豐富多彩的科研活動,各系、課題組應多開展科研交流,或定期進行網絡科研交流。
再次,職能部門應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注意開展研究,結合自己的教學工作,注重收集與自身課題研究相關的資料,注重資料的積累。每學期應給教師定量的科研任務,如要求寫一篇案例分析或一篇調研報告,要有自己的特色成果。在教學研究中,高職教師應求實、求新、求趣,切實以科研促教研,推動全區的高職教育發展,逐步提高教師的整體理論水平和能力。
最后,學科帶頭人及具備副教授以上職稱的教師要有確定的科研任務,要定期開展專題講座,并納入其年終考核。應鼓勵青年教師積極參與課題研究,承擔必要的研究任務,并接受檢查評比。還要鼓勵教師將研究心得體會及時記錄下來,邊研究,邊總結,邊反思。
(四)加強校企合作,加大科研經費的投入
高職教育必須走校企合作的道路。校企合作對促進“雙師型”教師隊伍的發展,提升教學團隊的整體水平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科研活動在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模式中更是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高職院校要發展,人才是關鍵,科研活動是產學研一體化的一個結合點、切入點。而科研經費是教師實施科研項目研究的基礎保障,因此,高職院校要加大對科研經費的投入,同時爭取企業、行業的經費投入,不斷改善科研工作條件,從而促使教師科研水平不斷提升,科技開發與創新能力不斷提高。
[1]韓承江.影響高職教師科研能力發展的因素與對策思考[J].職業教育研究,2007,(8).
[2]朱雙華,汪炎珍.創新教育與高職教師創新能力培養[J].職業教育研究,2007,(12).
[3]桂德懷.高職高專院??蒲星闆r的調查與分析[J].教育與職業,2007,(24).
[4]馮明,曹成潤.高職院校教師應具備科學研究能力[J].教育與職業,2005,(5).
[5]張森,張霞.對高職院校科研工作定位的實踐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7).
G7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5727(2011)11-0073-02
葉寧(1962—),女,上海市人,寧夏民族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數學教育教學。
(本欄責任編輯:謝良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