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儉
(柳州城市職業學院 廣西 柳州 545002)
基于校企合作真實項目課程的教學設計
——以柳州城市職業學院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為例
李宏儉
(柳州城市職業學院 廣西 柳州 545002)
以柳州城市職業學院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的綜合實踐課程改革為例,基于校企合作的真實項目,從項目選擇、教材選擇、教學方法、教學設計幾個方面對高職項目課程的教學設計進行了研究和探討。
高職;項目課程;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教學設計;校企合作
高職項目課程具有濃厚的職業性特點,是以工作任務為課程設置與內容選擇的參照點,以項目為單位組織內容并以項目活動為主要學習方式的課程模式,項目教學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強調專業學習的目的是掌握合理利用專業知識技能獨立解決專業問題的能力;強調教學設計的核心是讓學生有機會經歷完整工作過程;強調教學內容的重點是實際工作中所需要的帶有一定經驗性質的工作過程知識和技能等。這樣,打破學科課程體系,按照完整的工作過程進行的綜合性、案例性教學項目開發,就成為我國職教課程開發研究和實驗的一個重點,這些教學項目應當與企業實踐緊密聯系,以實現理論學習與技能訓練的統一。
我院的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在創辦之初就確立了 “教學內容真實化、教學形式項目化、專業技術標準化、創意風格多元化”的辦學思路,并積極推行真實項目教學。在教學內容的組織和安排上,遵循學生學習的認知規律和職業能力培養的基本規律,以校企合作的真實項目和工作過程為依據,整合、優化教學內容。由企業設計師和專業教師帶領學生承接企業的設計工程任務和招投標項目,學生直接參與實際工程項目,在進行實踐教學的同時完成設計項目,教學項目的結構與完整的工作過程相一致,突出綜合能力的培養,在真實化項目設計中,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與學的教學活動。筆者擬以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的《住宅建筑裝飾設計實務》課程為例,探討項目教學的具體開發與實施過程。
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內容的選擇即項目的選取,要綜合考慮學生的知識水平、學習能力和課程教學目標三個因素,在此基礎上結合行業企業的實際工作項目,選擇具有明確主題和內容的真實項目。
真實性原則 所選項目最好來源于行業、企業或生活中的真實項目,與學生未來的職業實踐相關聯,能體現工作過程系統化。例如,在《住宅建筑裝飾設計實務》教學中,我院選擇了來源于校企合作企業廣西億川裝飾公司的“柳州市清華坊家居裝飾工程設計方案”和“柳州市南亞名邸9棟裝飾工程設計方案”等作為課程項目教學的內容。通過這些項目的實施,學生得到實際鍛煉,專業實踐水平明顯提高。
綜合性原則 要選擇能圍繞多學科知識,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有機結合,將知識學習與能力養成有機融合的綜合性項目。在《住宅建筑裝飾設計實務》教學中,所有項目均是知識與技能的有機整合,每個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均包括《建筑裝飾表現技法》、《裝飾工程概預算》、《裝飾材料與裝飾構造》、《水電路照明系統設計》、《建筑裝飾施工技術規范》等多學科知識,可達到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綜合能力的目的。
代表性原則 項目的選擇應具有代表性,能在個體研究和實踐基礎上提供小組合作機會,讓學生在協作中鍛煉社會能力,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靈活性,允許學生發揮自身創造力,以充分發掘學生的創造潛能,加強團隊合作意識。
課程項目化的教材具有完全不同于傳統課程教材的特點和要求,在教材選擇上要把握好幾個原則。
適用性原則 目前高職教材種類繁多,很多教材的結構體系趨同于傳統的本科教材,偏重理論性,理論與實踐脫節,不能及時反映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等內容,與高職生的培養目標和自身特點存在距離。因此,我院選擇的教材要求內容貼近行業實際,理論闡述、實驗實訓內容和范例緊密聯系實際,突出教學過程的實踐性,具有鮮明的應用性和技術實用性。
定向性原則 要選擇基于“工作過程導向”和“就業導向”的編寫模式,根據專業群目標就業崗位的技能要求,面向應用,突出能力培養,面向職業崗位,強化技能,體現應用的教材。
綜合性原則 要選擇教材結構體系為“寬基礎”形式的教材,即內容涵蓋的知識要注重相近專業、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聯系和溝通,又能突出不同學科專業教材之間內容的銜接性。
依據以上教材選擇的原則,我院在《住宅建筑裝飾設計實務》教學中選擇了由建筑教研室和企業專家共同編寫的《公共空間設計》(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出版)作為該課程的教材。在具體教學實施過程中加入了電子課件、課程教學軟件、多媒體影像資料等內容,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立體化”教材。
教學方法是為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師生在教學過程的共同活動中采用的途徑和手段。教學方法是實現教學目的的方式和手段,當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明確之后,能否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方法起決定性的作用。
高職教育大力提倡 “行為導向教學法”,這是一種能力本位、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是在教師行為引導下,通過多種不定型的活動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忱和興趣,使學生主動地使用腦、心、手掌握知識,并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的教學方法。“行為導向教學法”是由多種教學技術、手段、方法結合而成的,包括項目教學法、模擬教學法、案例教學法、“頭腦風暴”法等。
《住宅建筑裝飾設計實務》課程的教學內容選取了來自行業企業的真實項目,針對這種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落實“行動導向”的教學設計理念,我院采用了“以項目為主線、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項目驅動教學法,即通過師生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真實的職業項目,以直接體驗的形式,在完成項目學習的過程中掌握知識與技能,提高職業能力。
項目教學的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要以項目為載體,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通過項目的計劃、實施、評價等多個環節合理安排教學過程,體現職業崗位群的能力要求,有機融合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實踐技能。下面以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的《住宅建筑裝飾設計實務》課程為例,探討項目教學的具體實施過程。
教學內容以真實項目為載體,由于教學項目來源于行業企業的真實設計項目,整個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以完成設計項目為主線,具體教學設計流程如圖1所示。
制定設計任務書 教師根據具體項目和課程教學目標制定設計任務書,設計任務書的內容包括教學目標、設計內容和成果要求三部分,如圖2所示。
教學過程的實施 (1)課程要求及項目導入。教師提出本課程的具體要求,如考核方式、考核標準、考勤方式等;對學生下達設計任務書并進行分組,以5個學生為一個設計小組,各組設組長1名,組長將設計任務分解,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付諸實踐,完成相應的設計過程。這種方式可以使學生融入職業情境和職業角色當中。(2)任務詳解及知識鋪墊。教師根據設計任務書詳細講解該次設計的目的和要求,引入與解決本項目設計有關的概念、背景、理論知識和原理方法等,如《建筑裝飾設計施工及驗收規范》、《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室內裝修防火規范》、《室內裝飾設計規范》等,讓學生理解和明確此次項目設計的目標和要求,參照行業標準進行設計。(3)草圖方案設計。組長帶領組員認真學習和研究任務要求,學生通過查閱資料,對設計要求和設計要點進行理解,對任務進行消化,根據布置的任務初步提出方案草圖。該過程可以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培養鍛煉溝通和交流能力。(4)方案論證。每個小組推薦1人作代表介紹本組擬定的方案,行業企業設計師、教師、全班學生共同進行方案論證,各小組根據行業企業專家給出的點評結果,完善和制定出最終設計方案。這一過程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創新精神和合作意識。(5)效果圖的設計。學生根據確定的方案進行效果圖的設計。這一過程可提高學生的設計能力、制圖能力、審美能力、空間思維能力等。(6)成果評價。在本環節中,采用學生自評、教師評價、行業企業設計師評價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式進行,對學生的成果評價既要關注設計效果是否符合設計要求,也要考核學生在實踐中的協作精神、出勤情況、創新性等。

圖1 教學設計流程圖

圖2 設計任務書示意圖
以項目化為導向的核心課程體現了一個真實的、具有濃郁職業氛圍的學習環境,由于每個項目都是來自校企合作的真實項目,學生根據能力特點組隊進行項目實踐,最終以招投標的方式確定最佳方案的采納,可讓學生盡早體驗職業競爭的現實狀態,強化學生實踐能力的訓練,增強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團隊協作意識,使之成為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
[1]陳旭輝,張榮勝.項目教學的開發原則和教學流程設計[J].職業教育研究,2008,(12):75.
[2]趙志群.職業教育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開發指南[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3]潘懋元.新編高等教育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
[4]唐小莉,何云梅,姚永腫,奉麗玲.項目教學法在房屋建筑學課程設計中的應用[J].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26(1).
[5]趙志群.從技能緊缺人才培養工程談項目課程開發中的兩個基本認識問題[J].職教通訊,2007,(4).
李宏儉,女,柳州城市職業學院藝術與傳媒系副教授,主要從事教學管理與研究。
(本文責任編輯:王恒)
G712
A
1672-5727(2011)11-008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