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香
(黑龍江省綏化市婦幼保健院,黑龍江綏化 152000)
特發性肺纖維化又稱特發性致纖維化肺泡炎、Hamman-Rich 綜合征,現多簡稱致纖維化肺泡炎(FA),是一種原因不明的彌漫性進行性肺泡單位結構紊亂和纖維化,局限于肺部[1],較多見于成人,但亦可在嬰幼兒及兒童中發生。臨床以刺激性干咳、氣促、進行性呼吸困難和低氧血癥為特征,病情常持續進展,最終因呼吸衰竭而死亡[2]。筆者就肺纖維化的診斷與治療進行臨床研究,并總結如下:
我院2000年1月~2009年1月收治34例疑似間質性肺炎的新生兒,其中,男19例,女15例;年齡最小6 個月,最大4歲,平均(1.00 ±1.25)歲。本組患兒年齡、性別經檢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1 臨床表現 ①干咳;②呼吸困難(Hugh-JonesⅡ度以上);③杵狀指;④特殊啰音(細捻發音或捻發音)。
1.2.2 胸部X 線 ①陰影分布:彌漫性、散在性,下肺野大于上肺野,呈邊緣性分布;②陰影性質:細小的結節狀、云絮狀,細小細節狀+蜂窩狀(網狀),多發性蜂窩狀;③肺野縮小:橫膈上升,下肺野縮小。
1.2.3 肺功能檢查 ①肺容量減少:肺活量與肺總容量減低;②肺彌散功能減低:DLco、DLco/VA 減低;③低氧血癥:PaO2減低,PA-aDO2擴大。
1.2.4 血液免疫學檢查 ①血沉增快;②乳酸脫氫酶(LDH)增高;③類風濕因子陽性。
1.2.5 病理檢查(尸檢、肺活檢)與原發性間質性肺炎的病理改變相符合。
1.2.6 診斷標準 ①確診:具備包括“1.2.2”內的3 大項,或全部具備“1.2.2”及“1.2.5”項;②可疑:全部具備包括“1.2.2”內的 2大項[2]。
1.3.1 皮質激素 慢性型常規起始劑量為強的松每天10~15mg/kg,分3~4 次服用。如病情兇險開始即用沖擊療法,靜脈注射甲基強的松龍每天20~30 mg/kg,持續3~5 d,病情穩后即改為口服,最后根據個體差異找出最佳維持量,避免復發[3]。
1.3.2 免疫抑制劑 皮質激素療效不理想時,可改用免疫抑制劑或聯合用藥,但效果待定。①硫唑嘌呤:為首選藥物,劑量為1.5 mg/kg,每日一次口服,副作用小。②雷公藤多苷:具有確切的抗感染、免疫抑制作用,與激素或免疫抑制劑聯合應用可減少上述兩藥的劑量并增加療效,劑量為1.0~1.5mg/kg,每日3次,口服。
本組34例疑似患兒中32例 (92%)確診為間質性肺炎,1例肺結核,1例矽肺。4例患者經治療后病情有所好轉,23例患者治療后1~3 個月死亡。本研究顯示,男性、低DLco 以及肺功能進行性下降的患者預后差;然而任何治療(激素、秋水仙堿、氧氣治療等)與患者預后無關。
本病可發生于少年、兒童,最小可見于4 個月嬰兒。發生于6 個月以前者,病程多為急性,6 個月~2歲可為急性或慢性,發生于2歲以后者多為慢性[4]。臨床癥狀以干咳較為常見,可伴血痰、氣促、進行性呼吸困難,活動后加重及發紺為主,一般不發熱,可有體重下降、疲乏無力、食欲減退及肺心病。最后發展為呼吸衰竭及右心衰竭。大多數患者死于呼吸道感染并發的呼吸衰竭。體檢見患兒發育不良,肺叩診清,在肺底部可聞細小捻發音,稱Velcho 啰音,有明顯杵狀指(趾)[4]。
個別患者仍對激素治療敏感。激素導致的副作用相當常見,且嚴重。近來為減少激素治療的副作用,已建議不要使用大劑量的激素治療;對于可能出現激素副作用的患者,不推薦使用激素治療。
實驗室檢查,①一般檢查:30%~50%的患者可有類風濕因子和抗核抗體陽性,部分患者血沉增快,可有高丙種球蛋白血癥,冷球蛋白陽性,可見嗜酸粒細胞增多。②血氣分析:早期為低氧血癥不伴高碳酸血癥,但晚期可發生高碳酸血癥,低氧血癥與用力或運動相關。③肺功能測定:表現為限制性通氣障礙,所有肺容量值成比例地明顯下降。
本病預后不良,急性起病者數月內可死亡,進行性起病者可存活2年,呈慢性經過的病例有望存活20 余年,多數死亡病例死于呼吸衰竭,且常是由于急性感染而加重病情。因此目前無特效預防方法。
[1]Sharma O,Krause D,Ortiz L,et al.Search for a cure for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s stem cell therapy a light at the end of a long tunnel? [J].Curr Opinion Pulmon Med,2004,10(5):376-377.
[2]Krause DS,Theise ND,Collector MI,et al.Multi-lineage engraftment by asingle bone marrow-derived stem cell[J].Cell,2001,105(3):369.
[3]Abe S,Lauby G,Boyer C,et al.Transplanted BM and BM side population cells contribute progeny to the lung and liver in irradiated mice[J].Cytotherapy,2003,(5):523-533.
[4]Rojas M,Xu J,Woods CR,et al.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repair of the injured lung [J].Am J Respir Cell Mol Biol,2005,33(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