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萍
(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蘇州旅游與財經分院 江蘇 蘇州215004)
對職業教育公平性問題的探究
宋小萍
(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蘇州旅游與財經分院 江蘇 蘇州215004)
職業教育公平是縮小社會差別的重要手段,推進職業教育公平對促進職業教育發展、保障社會公平和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對職業教育不公平的表現和原因分析,提出政府應通過采取積極政策、創新管理制度、完善職業教育法規等措施,發揮其在推進職業教育公平中的主導作用,學校自身也要按照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合理配置校內資源,改革教育教學方法,共同推進職業教育公平。
職業教育;公平;表現;對策
當前,我國正處于工業化中期,迫切需要大批專業技能型人才,需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職業教育在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發展經濟等方面發揮著巨大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職業教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職業教育是指一切為人們就業服務的院校教育和職業培訓;狹義的職業教育則是指在職業院校進行的職業教育。本文所說的職業教育僅指狹義的職業教育。
在我國目前優質教育資源稀缺的狀況下,職業教育存在著不公平現象。職業教育要在較大的范圍和程度上實現公平,滿足社會公眾的合理需求,不僅需要一定的理論導向和科學依據,還需要對我國職業教育不公平的表現和原因進行分析,促使政府采取政策最大限度地實現教育公平。
(一)經費投入難以滿足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
職業教育的特殊性決定了它是高成本投入的教育,但事實上,即使是經濟較發達的蘇南地區,政府在普通教育上的經費投入遠多于職業教育,特別是對重點中學,政府更愿意增加經費投入,因為增加經費投入,這些學校能為當地提高升學率。相比之下,職業教育經費投入就顯得不足,教師經常是在黑板上講“操作”,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往往因實訓設備投入不足而跟不上。不同教育類型之間的不公平政策,客觀上加大了公民受教育權利的不公平,從而降低了職業教育的質量,造成了職業教育不能與國家經濟建設、產業發展、社會發展的巨大需求相適應。
(二)欠統籌規劃造成職業教育資源分散、校際發展不平衡
各地職業教育資源分散現象嚴重,政府對職業教育缺乏科學的統籌規劃。在各地職業教育發展過程中,有些地方政府對興辦職業教育缺乏宏觀規劃指導和調控能力,各地在發展職業教育過程中存在著較大的自發性、盲目性,各校對熱門專業群起設置,重復辦學現象嚴重,造成職業教育資源浪費。
職業院校中有一部分辦學條件較差,學生的動手能力難以得到有效培養;而另一些職業院校辦學條件雖然較好,用以進行實踐教學的實訓設備較多、較先進,但利用率不高。對于學生來說,享受教育的質量顯失公平。
(三)差別化的管理體制阻礙了職業教育均衡發展
目前,職業教育中不同類型院校隸屬于不同的主管部門,出現多頭管理和交叉管理,使學校在管理問題上無所適從。例如,有些職業院校上面的“婆婆”較少,發展較快;而有些職業院校上面的“婆婆”太多,既有教育行政部門,又有行業管理部門和勞動管理部門,這些部門對于學校發展問題有不同意見,使職業教育資源的整體優勢難以發揮,缺乏充分的辦學自主權,嚴重影響了職業院校辦學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造成千校一面,缺乏特色與活力,也造成了職業教育發展不均衡。
(四)不合理的校內資源配置導致學生之間的不公平
近年來,職業院校受經濟利益的驅使不斷擴招,其規模快速擴張,而師資隊伍建設、辦學條件卻跟不上規模擴張的步伐,教育教學資源相對短缺。為應對此種局面,有些院校只能利用已有資源,堅守傳統學科專業,對新設專業只是臨時添置一些應急的教學設備;也有一些院校則圍繞重點專業配置資源,而對非重點專業則放任自流。特別是現在有了全國、省、市級的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后,為在技能大賽上取得好名次,提升院校的知名度,很多院校對在技能大賽上具有優勢的專業大量投入師資、設備,使這部分學生享受到高水平、高能力教師的專業指導;而對其他不是技能大賽項目的專業,在人、財、物力上的投入較少,雖說這些不是技能大賽項目的專業,也是社會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專業,但其實驗實訓設備、場地、師資等方面相對薄弱,無法滿足職業教育應有的專業技能訓練的要求,從而人為地造成了明顯的“差別”教育,造成專業之間發展不均衡,使不同專業的學生享受不公平待遇。
(五)不均等的就業機會制約了職業教育的發展
由于職業院校投入不均衡,造成同類職業院校之間的差異明顯,使得同在接受職業教育的學生享受教育的質量和結果存在著很大差異,這種差異造成不同職業院校之間、同一院校不同專業之間就業機會的不公平。一般來說,新興專業的畢業生的就業機會優于傳統專業的畢業生;職業技能、職業素養訓練充分的畢業生的就業機會多于職業技能、職業素養訓練不足的畢業生;本地戶口畢業生的就業機會多于外地戶口畢業生;男生的就業機會多于女生的就業機會。在家庭經濟投入和個人付出大致相同的情況下,學生享受就業的機會卻不平等。就業機會的不公平,不僅會降低人們對職業教育人力資本投資的積極性,更為嚴重的是,如果不公平長期存在,將造成人們對職業教育的失望,其后果將影響和制約職業教育發展,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巨大的危害。
在職業教育不公平問題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焦點的今天,探究職業教育的公平性問題,其價值遠遠大于職業教育本身。為此,我們在分析職業教育存在不公平的同時,更應采取積極措施,妥善加以解決。
(一)加大職業教育投入力度,提供職業教育公平的物質保障
經費是職業教育事業得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條件。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只是不同類型的教育,其教育資源都是國家的資產。作為國家公共資源,政府應公平對待,因為大眾接受教育應該是多層次、多規格的,這也符合人的身心發展規律。政府應給社會成員提供大致均等的受教育機會。因此,在國家財力有限的情況下,應提倡以政府為主導,鼓勵社會參與,以社會分擔的方式增加對職業教育的投資,把職業教育置于優先發展的地位,擴大職業教育規模、提高職業教育質量和水平,促進職業教育在教育資源分配上的相對公平。
(二)協調平衡城鄉及地區間的職業教育資源
職業教育實踐表明,在職業院校之間發展差距明顯增大的今天,依靠市場化的方式或完全用市場調節的方式發展職業教育難以達到教育資源配置的最優狀態,也難以適應社會經濟發展要求。為此,政府應制定公平的教育政策,設計公平的教育制度,將職業教育的教育設施、師資以及激勵機制都納入與普通教育資源公平分配的框架中進行研究和解決,才會有公平的教育。國家應建立教育經費轉移支付制度和專項扶持制度,重點加強弱勢職業院校的教育投入力度,以改善經濟欠發達地區高職院校的辦學條件、師資水平,逐步縮小地區及職業院校之間的差距。地方政府有責任重點關注職業教育中弱勢職業院校的發展狀況,通過加大投入、統籌職教資源等方式,建立吸引優秀教師來職業院校工作的激勵政策,在工資、福利、進修培訓等待遇方面給予保證,切實改善職業院校辦學條件,提高教師質量,發揮政府在推動職業教育公平、實現社會和諧穩定方面的積極作用。
(三)創新管理體制,理順管理關系
為解決職業教育差別化問題,需要理順職業教育內部的管理體制,改變中等職業教育與高等職業教育分割管理的體制;解決好教育部門與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對職業教育管理的交叉和重疊問題,減少和杜絕部門之間在管理職業教育過程中的內耗,將分散的資源整合和優化,推動職業教育的公平發展,這需要建立一個既能加強宏觀管理、便于統籌協調、能調動各業務部門積極性,又有利于微觀管理、使職業院校能均衡發展的管理體制,可考慮設立國家職業教育管理委員會作為全國職業教育行政管理部門的補充,負責職業教育工作的統籌規劃、綜合協調、宏觀管理,加強對職業教育發展規劃、財政資金、資源配置、條件保障、政策措施的統籌管理,為職業教育提供強有力的公共服務和公平發展環境,引導職業教育健康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四)按學科建設配置資源,保障職業教育的公平性
職業院校要按學科建設的要求配置資源。學科建設是高職院校發展的龍頭,職業院校應根據學科建設的總體目標,結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優化配置職業院校的人力資源和財力資源,調動教師、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按照學科建設項目劃撥經費。可突出重點專業,但不能偏廢其他專業;要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充分的職業教育和培訓機會,教給他們生存和發展的職業技能,幫助他們提高生活質量和社會地位。為此,需要建立具有積極導向性的教育資源均衡發展監測評估體系和制度,其核心是以學生進步程度為績效評價新標準,并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建立健全職業教育督導制度,對職業院校的發展和重大政策的落實狀況等進行檢查監督,以保障職業教育的公平。
(五)改革教育教學方法,完善《職業教育法》
通過公平、公正的競爭途徑實現就業是職業院校學生的渴望,也是推動職業教育發展所必需的。要實現職業院校學生公平就業,職業院校發展就要注重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相吻合,要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堅持面向社會、面向市場、面向企業、面向農村辦學;要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進行專業和課程結構調整,推動教育與產業、院校與企業、專業與職業崗位、教材與崗位技術標準、繼續學習與專業引導的對接;要創新教學內容與方法,改革考試制度,優化就業指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調整就業心態,掌握求職就業的方法和技巧,并注意培養他們創業意識、創業品質、創業能力,既給學生提供公平競爭的機會,又拓寬他們的就業渠道。
政府要加快修訂完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從法律法規上防范和減少關系型社會結構下不公平就業現象的發生,禁止性別和戶籍制度等限制,促進職業教育人力資源的跨區域自由流動。
總之,職業教育公平是縮小社會差別的重要手段,它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容小覷,因為職業教育不公平會演變為知識和人才的差距。而要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就要縮小這種差距,減少和消除不公平現象,保障社會穩定,實現社會公平,這需要政府發揮其在推進職業教育公平過程中的主導作用,職業院校自身也應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積極作用。
[1]詹先明.當前高等職業教育發展中的教育公平問題[J].教育與職業,2008,(2).
[2]戴年紅,趙文武.我國高校內部資源配置的問題及其對策[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6,(3).
[3]戴國強.論職業教育和諧發展的公平與效率問題[J].教育與職業,2007,(26).
G71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5727(2011)10-0014-02
宋小萍(1964—),江蘇蘇州人,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蘇州旅游與財經分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