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娟(南京化工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 南京 210048)
化工類高職學生就業心理淺析
葉娟
(南京化工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 南京 210048)
隨著高校就業制度的轉變和高校擴招,大學生的就業壓力與日俱增,大學生就業過程中的一系列問題也暴露出來。因此,應具體分析高職學生在就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根據問卷調查統計呈現出來的學生就業過程中出現的情況,探討解決問題的有效措施。
化工類;高職學生;就業形勢;就業心理;影響因素
由于受到目前大的經濟形勢的影響,學生的就業問題顯得尤為嚴重。學生就業情況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高職院校以后的發展,針對現階段高職學生的就業心理,筆者對我院化工系的部分學生進行了調查。調查問卷采用單項選擇、多項選擇和主觀題三種方式設計問題,涉及高職學生就業期望、就業素質的自我評價、高校就業指導工作、擇業與就業的影響因素等方面,旨在對高職學生就業期望與實際就業的相關問題進行實證研究,為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和人才培養提供研究資料與對策依據。
此次調查范圍涉及化學工程系2006級和2007級的共300名學生。本次調查的樣本情況如下。
學生年級:2006級100人,分布于4個班級;2007級200人,分布于10個班級。
學生在班級里的任職情況:18.67%的學生在班里擔任班委,81.33%的學生沒有在班里擔任任何職務。
(一)多數學生對于“務實”有新的認識,就業期望趨向現實,主要表現在工作單位、工作區域等方面
就業方向:“先就業后擇業”成為第一選擇 高職學生在職業取向方面優先考慮的前三項是 “先就業后擇業”、“先擇業后就業”、“繼續深造”,分別占50.23%、24.25%、25.52%。調查顯示,在面對就業壓力時,多數學生表現出特有的自信與成熟。在此問題的選擇中,特別值得關注的選項是“繼續深造”(占25.52%),此風近幾年愈演愈烈。究其原因,一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影響和對人才素質要求不斷提高的現實因素;二是就業競爭激烈,優越的職業需要優秀的高層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有的高職學生為了緩解就業壓力,回避即時就業而選擇“繼續深造”。這一現象值得認真分析研究,有利有弊。其利在于可以緩解就業壓力,促進人才素質的提高,改善我國人才結構,增強我國高級人才的科技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其弊在于它反映出高職學生心理素質方面存在欠缺,對社會壓力的承受力不足,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有相當部分高職學生選擇了回避的方式,職業期望趨于“非風險化”。
就業取向:就業地區首選經濟發達地區 調查結果表明,學生在選擇就業地區時,選經濟發達的蘇南地區的占52.75%;選蘇北地區的占10.99%;選回原籍的占15.38%;對地域選擇持無所謂態度的占20.88%。這說明兩個問題:一是經濟發達地區除了有較可觀的工作待遇外,與國際接軌更便捷,更能為就業者提供再學習提高的機會,這與高職學生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的需要密切相關;二是經濟發達地區的就業機會較其他欠發達地區要多,且就業崗位多元化,這也是吸引高職學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薪資期望:首選2500元/月 調查結果表明,48.35%的學生要求薪資待遇為每月2500元以上;34.07%的學生要求薪資待遇為每月1500~2500元;只有5.49%的學生愿意接受每月800~ 1000元之間的薪資待遇。這說明學生對自己缺乏正確的定位,在還未走上社會之前就自我定位較高,當以后真正面對用人單位開出的薪資待遇感到不滿意時,其直接結果是許多高職學生難以在規定時間內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
(二)影響學生擇業就業的因素突出
價值標準 多數高職學生在職業價值標準上,將“工資福利待遇”、“自我價值實現”作為重點考慮,這與學生實際就業時考慮的因素一致,即把薪金與個人價值和能力的體現作為重點考慮因素。調查顯示,學生的就業除了受薪酬的影響外,在人生價值觀中注重個人因素也很突出。高職學生在進行人生選擇時往往較多考慮個人因素,而較少考慮社會需要,在追求自我價值實現時,主要強調的是自我而非社會的需要。
就業選擇 在就業過程中,37.36%的高職學生會選擇到大型國有企業就業;24.18%的學生愿意去外資企業;14.29%的學生愿意去中小型企業;而26.37%的學生對單位的性質持無所謂的態度。這與現代學生怕獨自面臨問題的心理狀態有關,他們只想找一份穩定的、沒有任何挑戰的工作。
(三)多數學生對就業素質的評價都有比較明確的認識,明確自身的優勢與劣勢
多數學生認為自己的優勢是“理論基礎”與“示范技能” 我國多年來的教育模式大多為“填鴨式”教學,學生培養出來都是理論型的,高職學生也不例外。教師上課時一味地灌輸書本知識,學生也甘于接受,覺得先把理論知識學好了,以后可以在工作中慢慢付諸實踐。大多數學校只能為學生提供到現場參觀相關儀器設備的見習,學生沒有機會親身體驗,教學改革中的項目化教學也只是小范圍地進行,這就是“示范技能”。某些大型企業在招聘員工時,明確表示需要技校生,理由是大學生的理論基礎很好,但動手操作能力普遍較差。
有半數以上的學生認為自己的 “實踐能力”、“競爭與風險意識”處于劣勢狀態,分別占33.07%和30.69% 在學生認為自己最缺乏的素質方面,“創新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專業知識與技能”被納入前三項選擇。其原因,一是知識更新迅速,知識越來越深,越來越廣,職業素質越來越綜合化;二是學校教育滯后,學生的知識結構不盡合理,使高職畢業生就業時普遍有壓力感和不適應感,對自己所學習和掌握的知識與技能缺乏自信;三是學生勇于面對挑戰的心理素質尚未形成。在創新能力的培養方面說得多、做得少,學校培養的覆蓋面也相對狹小,主要原因是缺乏培養環境。除了提高高職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外,如何提高高職學生勇于面對挑戰的心理素質,如何培養高職學生的創新能力,將成為高職院校就業指導的兩大課題。
(四)高職院校的就業指導與學生的需求處于不平衡狀態
有過半數的學生表示對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不太滿意” 學生反映,就業指導課的內容比較淺顯,基本上是注重書本知識,聯系實際或讓學生親身感受招聘現場氣氛的機會很少。教師所講授的一些求職技巧也是千篇一律,沒有什么創意;就業指導部門為學生提供的與本專業相關的單位較少,尤其是女生。大部分學生希望能為他們提供較多的就業機會,這樣他們可以有更好的選擇。因此,高職院校應加強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對學生的職業指導應滿足學生人生發展和職業生涯設計的需求,貫穿于大學教育的始終,既要彌補以前就業指導的不足,又要豐富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加強就業指導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操作。應在高職院校中構建適應社會發展的就業指導體系,建立完整的就業指導目標、指導內容,形成有效的就業指導方式和手段,逐步推進在整個大學期間的就業指導。
學生希望學校能在就業成才方面給予指導和幫助 有48.96%的學生選擇希望學?!疤峁└鄬嵺`機會”,而選擇希望學校“加強創新能力培養”、“注重社交能力指導”的也占有一定比例。從國家政策和現實需要出發,學生需要完成從就業觀念向創業觀念的轉變。在調查中,學生認為“培養自主創業精神”是轉變大學生就業觀念的關鍵(占50.55%);而“加強高校就業指導”與“其他因素”也占很大的分量。目前,高職院校的就業指導工作基本上仍局限于信息發布、政策宣傳、技巧培訓、協議辦理等服務性工作,調研建議與就業成才指導應覆蓋大學教育的全過程。大部分高職院校的就業指導中心仍然主要面對畢業班開展工作,此時學生大多有“書到用時方恨少”的遺憾。就業指導工作亟待從畢業班向低年級輻射,貫穿大學教育的全過程。
緊密聯系企業,建立校外實訓基地 高職教育培養的是在一線操作的技能型人才,這就要求高職學生在學好理論知識的同時必須對以后所要從事的工作有一定的了解,這樣對自己才會有一個準確的定位。新生入學教育可以帶領學生到相關的對口企業參觀,使學生對企業有一個初步的認識。要建立校外實訓基地,讓學生在整個的大學學習過程中有更多的機會接觸一線的崗位操作。
鼓勵學生多元化發展 高職學生的思維比較開闊,有自己特立獨行的想法,教師若正確加以引導,引導學生多元化發展,對學生選擇合適的職業定位會大有幫助??梢灾笇W生自主創業,嘗試到不同的具有挑戰性的行業發展,或繼續深造。
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實現有準備的就業 現階段的高職畢業生對就業比較迷茫,從入學到畢業都是按照別人安排好的軌道在前進,等到需要自己做出決定的時候,有些學生非常興奮,雄心勃勃,而大多數學生則比較迷茫,無所適從。這就要求高職院校在教育過程中要不斷地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實現有目的、有準備的就業?;ゎ惼髽I有別于其他行業,需要有極大的責任心和比較嫻熟的技術,如果一直徘徊于不同的化工類企業,操作技能一直得不到提高,意味著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只能從事最簡單的工作,而不能真正發揮自己的特長,自身價值也得不到很好的體現。
綜上所述,進一步實現高職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管理的規范化,特別是將就業指導工作切實納入學校教書育人的整體工作軌道,還有很多值得深入研究和改進的地方。
[1]陳泮成.談大學生就業心理素質的改善與提高[J].當代教育論壇,2005,(11).
[2]劉桂華.高校就業指導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1).
[3]彭佩云.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適應新形勢[N].中國教育報,1985-01-15.
[4]黃文龍.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內江科技,2010,(1).
[5]任國強.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工作的現狀與對策[J].中國科技信息,2009,(24).
[6]孫昊哲.現階段就業難的傳導因素分析[J].商業時代,2009,(18).
[7]樊麗麗.就業問題困境分析與建議[J].人民論壇,2010,(23).
[8]孫淑軍.大學畢業生就業問題的經濟學分析及對策研究[J].藥學教育,2010,(3).
G715
A
1672-5727(2011)10-0061-02
葉娟(1979—),女,江蘇泰興人,2007級在職碩士研究生,南京化工職業技術學院講師,化工系輔導員,研究方向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