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妹,孔官妹,陳傳英
(肇慶市第二人民醫院產科,廣東肇慶 526040)
精神分裂癥是精神病其中的一種,在精神病科臨床較常見,但妊娠合并精神分裂癥的分娩或引產在產科臨床較少見,具體的護理知識更是缺乏。我院2010年6月21日收治1例晚期妊娠引產合并精神分裂癥患者,通過對該孕婦進行全面臨床分析,及時采取合理恰當的治療護理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F報道如下:
患者,女,23歲,已婚,因停經30+3周,攜帶“懷孕因病理因素申請終止妊娠審批表”和“終止妊娠證明”于2010年6月21日入院要求終止妊娠?;颊?8歲有精神病以藥物控制,好轉后未再服藥。2010年5月再次出現癥狀以“精神分裂癥”在本市某精神病??漆t院治療。入院時孕婦表情與普通孕婦無明顯差異,產科檢查:宮高26 cm,腹圍81 cm,無宮縮,無陰道流血流水等,B超提示:宮內妊娠,單活胎,BPD相當于32周。入院后及時給予健康宣教、安全護理、心理護理,正確執行醫囑,以氯氮平、勞拉西泮口服預防精神分裂癥復發,完善相關檢查后協助醫生于2010年6月22日進行利凡諾100 mg羊膜腔內注射引產術,過程順利。引產術后加強觀察,臨產后孕婦宮口開大2 cm,實行一對一責任制助產護理,醫生在產房指導,家屬陪伴分娩,于6月23日23∶40順利分娩一死胎,胎盤胎膜自然娩出完整,產后宮縮好,陰道流血少。產婦住院5 d,于2010年6月26日出院。
2.1.1 安全護理[1]合理安排床位,為減少人多對孕婦的刺激以及避免同室孕婦恐懼和緊張,安排孕婦入住單間病房,護士加強巡視,做好病房的床、櫈、柜、門、窗、物品等的安全管理,給予安全的環境,家屬24 h陪護,并叮囑家屬時刻注意孕婦一言一行,預防患者自傷行為或攻擊他人行為。
2.1.2 心理護理 加強心理護理,實施心理干預,加強護患溝通,指導患者親人給予患者更多的關心和愛護,解除患者思想負擔,增強信任感,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
2.1.3 病情觀察 嚴密觀察病情并貫穿于產前、產時、產后,及時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并積極處理。
2.1.4 護士工作 正確執行醫囑,護士2人核對醫囑,到床邊協助患者服藥,待患者服藥完畢后方可離去。配合醫生行利凡諾羊膜腔內注射引產術,保證引產術過程順利,確保患者安全。引產術畢加強監護。
孕婦臨產后宮口開大2 cm,實行一對一責任助產護理,即由一位助產士對該孕婦采取全產程負責,助產士陪伴孕婦身邊,對孕婦進行心理護理和生活護理以及專業技能護理,及時發現異常及報告醫師及時做出適宜的處理措施,醫生在產房指導,家屬一名陪伴分娩。助產士做好一切接產準備,第二產程正確指導孕婦用力,正確保護會陰。分娩過程注意孕婦的精神,密切觀察病情,必要時按醫囑給予藥物鎮靜,或征得家人諒解采取保護性約束措施,保證產婦安全。
患者產后在產房觀察2 h,無特殊送回病房時,與責任護士做好床邊交接班,加強產后監護,密切觀察產后宮縮惡露情況,做好產后知識宣教指導,同時加強心理護理,給予心里支持。繼續按醫囑給予氯氮平、勞拉西泮口服外,多關心產婦。指導家屬注意產婦的言行舉止以及關心照顧產婦。
指導患者家屬辦理出院手續,宣教有關知識,內容包括:①告知產后42 d內注意休息,禁止盆浴及性生活;②注意飲食營養;③注意產褥期衛生;④宣教生育以及計劃生育知識;⑤避免對患者的言行刺激,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消除一切不利因素;⑥引導患者擴大接觸面,進一步鍛煉生活和工作技能,恢復患者的社會、家庭功能,提高生活質量[2-3]。
精神分裂癥是一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具有思維、情感、行為等多方面的障礙,以精神活動和環境不協調為特征。臨床表現包括感知覺障礙、思維及思維聯想障礙、情感障礙、意志與行為障礙,病程有慢性化傾向,通常意識和智力尚好。在臨床中,精神分裂癥孕婦表情有時可與普通孕婦無明顯差異,但發作時,可出現自傷行為或攻擊他人行為,甚至后果嚴重,而且由于患者對分娩的恐懼以及臨產后疼痛的刺激,可誘發精神分裂癥癥狀的發生,不能與醫務人員很好地配合,帶來風險。因此,對精神分裂癥孕婦及時做好健康教育、安全護理、心理護理、病情觀察護理、一對一責任制助產護理以及產后監護等,可預防患者意外發生,確?;颊唔樌a、安全分娩、平安出院。同時給予科學的出院指導,使其順利渡過產褥期和提高生活質量。
[1]周麗君.1例妊娠合并精神分裂癥病人分娩前后的護理[J].家庭護士,2006,4(2):63-63.
[2]郝偉.精神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87-97.
[3]李凌江.精神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