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秋鳳,魏 潔
(1.廣東省韶關市第二人民醫院,廣東韶關 512000;2.廣東省乳源瑤族自治縣人民醫院手術室,廣東乳源 512700)
女性在經歷懷孕、分娩、產后恢復及哺乳等一系列生理過程和母親角色轉換過程中,會導致各種心理變化,而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1]。產婦精神過度緊張在分娩期容易導致子宮收縮乏力,引起產程延長及產后出血等不良后果,并且高度緊張的心理狀態有可能導致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紊亂,使分娩不能順利進行[2]。瑤族婦女在生活習慣、信仰、風俗等方面與漢族婦女相差很大,其心理狀況也會有差別。為了了解瑤族初產婦的心理特點,探討有關的影響因素為瑤族初產婦提供相關的心理護理,現對2008年6月1日~2010年6月1日在乳源縣人民醫院婦產科分娩的瑤族初產婦的心理狀況進行調查,并進行相關影響因素的探討。現將方法和結果報道如下:
采用隨機抽樣法,隨機抽取乳源縣人民醫院婦產科2008年6月~2010年6月住院分娩的瑤族初產婦160例。年齡19~32歲,按學歷分:小學及以下學歷 42例,占27%;初中學歷64例,占40%;高中及以上學歷54例,占34%。按職業分:農民117例,占73%;非農民43例,占27%。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3]對患者的心理狀況進行調查。自評量表由20個問題組成,分值在20~80分之間,>50分為有焦慮情緒,分值越高表明負性情緒越嚴重。
瑤族初產婦SAS量表得分為(42.5±9.82)分,由此可見,瑤族初產婦的焦慮情緒比國內常模(已婚未孕的正常孕齡女性)值[(34.16±1.92)分]高,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t=5.37,P<0.01);產婦陽性率(焦慮評分>50分)37例,占 23%。
焦慮是一種緊張不安、恐懼和不愉快的情緒;而抑郁是一種較持久的心境低落狀態,多伴有焦慮、睡眠障礙。本調查顯示瑤族初產婦的焦慮高于國內常模,究其主要原因有:①瑤族婦女生育觀念保守,缺乏醫療知識,思想落后,甚至愚昧,長期以來農村形成男尊女卑的頑固思想導致對婦女不重視,而這些婦女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對自己也就不在乎、不關心。無知者無畏,她們不知道女性的孕產期是一個特殊的生理時期,可能隨時會發生各種有害的或危險的變化,甚至會危及母嬰的生命,這導致她們孕前檢查率偏低[4],對分娩知識缺乏,產前準備不足,在調查對象中,初中及以下學歷占73%,學歷低導致某些信息的理解力低,護士的健康教育能力的高低也影響了產婦的信息接受情況。在分娩過程中,產時的疼痛讓知識缺乏的她們更加恐懼不安。②調查對象中,農村產婦多,雖然有農村醫療保險,但還是有一部分產婦會擔心醫療費用問題。③由于女性心理素質較為脆弱,加之害怕疼痛、出血,擔心腹中胎兒的安全,擔心側剪傷口的愈合等問題,因而緊張恐懼心理更為強烈。
3.2.1 做好產前分娩教育 有研究指出[5],產婦對分娩知識缺乏是產生焦慮的主要原因,有效的產前分娩教育,能讓產婦解開心中的疑問,打消一些不正確的想法,對自己所面臨的情況有一定的了解,從而對其焦慮情緒有較明顯的緩解作用。針對瑤族初產婦學歷偏低的情況,要求護理人員除了要掌握豐富的健康教育知識,還要掌握有效的溝通技巧;能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入淺出的講解分娩知識。
3.2.2 做好心理護理 初產婦入院,面對陌生的環境,處于緊張焦慮的狀態。從剛入院時,護士就應該以主動、熱情、友好的態度與產婦進行溝通;為其介紹醫院的環境、醫院的制度以及各種生活設施,讓其盡快熟悉和適應醫院的生活環境;盡量回答各種詢問,詳細告知如何去做,使產婦一進院門就有賓至如歸之感。根據產婦的心理特征,在不同的時間,采用不同的心理疏導和關懷技巧。在待產時,85%的產婦需要專人守護,希望得到及時處理;83%的產婦希望家屬陪伴、情感支持[6],這時需提供有效的分娩信息,并讓其丈夫在旁安慰和鼓勵產婦,滿足產婦的需要,增強產婦分娩的信心。隨著產程的進展,頻繁的子宮收縮和胎兒先露,先露部的下降給產婦帶來了疼痛和不適感,是形成產婦緊張及恐懼心理的主要原因。這時產婦的心理特征是希望能減輕疼痛,盡快結束分娩,渴望醫護人員給予鼓勵和幫助[7]。在實施分娩陪伴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以和藹可親的態度、親切的語言對待產婦,通過宣教鼓勵產婦積極配合,保證分娩過程順利進行。
綜上所述,在瑤漢族混居的現代,瑤族婦女的學歷水平至今都比漢族的低,知識的缺乏是導致她們孕期保健率低和產生分娩期焦慮的根本原因。導致她們焦慮、恐懼發生的原因可能與她們多為初產婦有關,她們對分娩進程認識不足,包括對產時疼痛、胎兒性別、分娩時醫護人員的照顧程度、胎兒及本人的健康擔心等。因此,在分娩過程中根據產婦的心理特征和分娩進程,給予不同的心理護理,提供有效積極的分娩信息,減輕產婦的焦慮情緒,使她們順利度過分娩期。
[1]張勁松.圍生期心理干預對產婦抑郁情緒的影響[J].現代臨床護理,2009,8(8):43-44.
[2]王美之.產婦心理特征及護理體會[J].局解手術學雜志.2006,11(1):23.
[3]張明園.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M].湖南: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34-41.
[4]倪志宏,肖麗英.甘肅省涇川縣農村婦女孕產期保健狀況及其影響因素[J].護理學報,2010,17,(11):20-23.
[5]張之霞.待產婦焦慮原因分析及護理[J].職業與健康,2006,22(7):559-560.
[6]程曉鳴,呂小芳.孕婦產前心理狀態及需求[J].南方護理學報,2002,9(3):12-13.
[7]王蓮,趙淑艷,段連玲.淺談臨產前后產婦的心理護理[J].實用醫技雜志,2005,12(5):1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