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特色型大學管理體制變革之思考
張森在 《江蘇高教》2011年第1期中撰文,對行業特色型大學管理體制變革進行了一系列的思考。
作者首先指出,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國家進行了體制改革,建立了教育主管部門、行業部門和地方政府對某一所大學共同出資、共同建設和管理以及共享建設成果的共建體制。但隨著行業特色型大學與行業部門聯系的剝離和疏遠,學科行業特色在逐漸淡化。當前,行業特色型大學管理體制變革中面臨著以下問題:(1)共建乏力與行業特色型大學謀求迅速發展的矛盾;(2)部門管理固有的本位主義與高校自主發展的矛盾;(3)行業辦學與公平競爭、開放辦學的矛盾。
接著,作者指出,行業特色型大學在管理體制變革中有著其它院校不可比擬的優勢:(1)行業特色型大學的歷史優勢已基本形成,多數行業特色型大學具有50余年甚至上百年的辦學歷史,其在隸屬體制改革之前在與行業發展的互動中已經形成了一種互利互助、雙向共贏的聯系;(2)行業特色型大學的現實基礎已基本具有,其不僅為行業技術創新和產業技術升級改造做出了貢獻,而且在科研取向上也調整并加強了一些薄弱環節,不僅開展重大技術、關鍵技術和集成技術的研究,同時還瞄準了具有戰略性和前瞻性的基礎性研究,為形成行業特色型大學獨特的科研優勢增添了根本動力。
最后,作者指出,在完善行業特色型大學管理體制的抉擇方面:(1)要加強共建的制度保障建設,加強有關部門間的交流、溝通與協調,出臺具體規定和措施,改變因共建協議的松散性使共建方隨時有可能不履行共建義務的情況;(2)要建立自主、自生型合作機制,在行業特色型大學與相應行業企業之間在體制機制和政策層面建立新型的共建、聯合或協作關系;(3)要保持行業資源的開放性,在堅持開放和競爭的基礎上,讓所有高校都有參與行業資源分配、服務行業生產的機會,在開放和競爭中使行業特色型大學發揮自己的優勢,逐漸成為行業人才培養和科技研發的重點骨干和中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