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麗萍,劉云娥,郭建勛
優質護理是醫院的一種形象標志,是指導護士實現護理目標,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病人對護士所提供的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日益成為優質護理的一種評價標準。病人住院不同時間,對護理的需求不同[1]。為貫徹落實2010年全國護理工作會議精神,加強我院臨床護理工作,為病人提供安全、優質、滿意的護理服務,根據《山西省衛生廳2010年“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實施辦法》[2],我院制定了具體實施方案,18個科室全面開展,并指定神經外科、普外科、婦產科、泌尿外科為優質護理服務試點病區。4月開始執行,效果較好。現將開展優質護理前后住院病人滿意度比較如下。
1.1 一般資料 開展優質護理服務18個科室的住院病人,隨機抽取各科2009年和2010年4月-2010年12月的滿意度調查表總數的1/3共270份,對調查問卷進行統計分析。
1.2 滿意度調查表內容 自制式滿意度調查問卷,共16項,每項分滿意、較滿意、不滿意3個等級,由病人按實際護理工作情況劃勾。本調查將與優質護理關聯度高的8項內容納入對比研究,包括:您剛入院時醫務人員對您的接待;您對病區環境設施;護士對您的生活照顧;您對所接觸的護士態度;您對護士講解的藥物知識和功能鍛煉;護士對您出院的健康指導;您對護理服務;您對護士長的管理[3]。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前后護理質量滿意度調查結果,剛入院時醫務人員對您的接待:優質護理開展后滿意度上升了23.0%;您對病區環境設施:滿意度上升了 12.6%;護士對您的生活照顧滿意度上升了21.0%;您對所接觸的護士態度滿意度上升了25.0%;您對護士講解的藥物知識和功能鍛煉:滿意度上升了17.30%;護士對您出院的健康指導:滿意度上升了18.0%;您對護理服務:滿意度上升了29.80%;您對護士長的管理:滿意度上升了22.30%;開展優質護理服務使住院病人對臨床護理工作的綜合滿意度明顯提高。見表1。

表1 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前后病人滿意度情況較%
通過對18個病區的病人滿意度調查結果分析,雖然未完全取消了陪護,但實行了有陪無護;調整了各班崗位職責,分層管理[4],改變了以前忙閑不均、人力資源浪費的狀況;細化了崗位工作流程及分級護理標準,服務內涵,服務項目,并以嚴格的考核機制確保護理質量;改變了護理模式,實施責任制,落實整體護理,整合基礎護理,病情觀察,治療溝通和健康指導等護理任務,使責任護士對所負責的病人提供連續、全程的護理服務,保證了每位責任護士均有一定數量的病人,每例病人均有責任護士對其負責;公示了服務項目,與病人的護理級別、病情、自理能力相符;同時合理調整排班方式,實行彈性排班,既保證了病人護理的需要,又兼顧了護士的意愿;在方便護士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同時也充分挖掘了護士的潛能,增強了護士的責任心;簡化護理文書書寫,設計表格式的護理文書,縮短了護士書寫時間;完善支持保障系統,形成全院工作服務于臨床的格局,減少了護士從事非護理工作的時間,把時間還給護士,把護士還給病人,病人得到了更為貼心的服務,做到了病人放心、醫護人員滿意,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時也提升了病人滿意度。
[1]黃湘源,張平.住院孕產婦對優質護理指征觀點的調查分析[J].全科護理,2010,8(4A):853-854.
[2]張莉.實施優質護理服務 改善社會護士形象[J].中國護理管,2010,6(10):1.
[3]趙士宏,蔣蕾蕾.病人對優質護理觀點的調查研究[J].護理研究,2008,22(9C):2473-2474.
[4]黃進淑.護理組長在護士分層級管理中的新路探索[J].全科護理,2010,8(2C):534-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