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梅,石 霞,劉美玲
急性腦卒中后40%~70%病人出現吞咽障礙[1],部分病人需要鼻飼攝入營養。雖然鼻飼是營養攝入最有效、經濟、方面的途徑,但因此也帶來一些并發癥。為了提高家屬的鼻飼護理水平,減少攜帶胃管出院病人的并發癥,對腦卒中攜帶胃管出院病人進行連續護理干預,取得了一定效果。現介紹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神經內科住院的腦卒中攜帶胃管病人 43例,經CT或M RI證實,均符合腦血管病會議制定的診斷標準[2]。將43例病人按入院順序分為兩組,觀察組22例,對照組21例。兩組病人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病變性質比較見表1,經統計學分析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兩組病人一般資料
1.2 方法
1.2.1 干預方法 兩組病人住院期間均給予疾病護理常規及鼻飼護理,對出院時攜帶胃管回家的病人及家屬進行其相關知識宣教。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出院后連續護理干預。
1.2.1.1 出院前培訓 出院前1周由護理小組成員對病人家屬進行系統的留置胃管相關護理知識與技能培訓。理論知識包括腦卒中疾病相關知識;留置胃管病人護理觀察要點;鼻飼液的選擇與配制;鼻飼基本操作過程;堵管的防治;鼻飼并發癥的預防及意外應急處理。技能培訓:鼻飼前的準備工作;如何判斷胃管是否在胃內;鼻飼方法;口腔護理。出院前2 d由護士指導病人家屬進行鼻飼操作,直到家屬熟練獨立完成鼻飼操作過程;同時講解鼻飼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1.2.1.2 出院后隨訪 出院第2天進行第1次家庭隨訪,以后每周進行1次電話隨訪;對特殊情況,如胃管脫管、堵塞或需更換胃管等隨時進行家庭隨訪;并告知病人及家屬,研究者隨時接受病人及家屬各種方式的咨詢,對鼻飼護理中存在的問題積極解決。
1.2.2 評價方法
1.2.2.1 建立隨訪登記本 記錄觀察組病人及家屬咨詢內容頻次及問題的解決情況;每月對兩組病人并發癥的情況進行調查統計1次,共統計3次。
1.2.2.2 攜帶胃管相關護理知識測評 3個月后對兩組病人統一發放留置胃管相關知識評價問卷。自行設計評價問卷共5方面(胃管護理、攝食障礙喂食方面、營養、并發癥、疾病相關知識)50題。每題正確2分,錯誤0分,滿分 100分。優>80分,良60分~80分,差<60分。
1.2.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1.5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 χ2檢驗、秩和檢驗與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觀察組咨詢內容、頻次及問題的有效解決率(見表2)

表2 觀察組咨詢的內容、頻次及問題有效解決率
2.2 兩組病人對留置胃管相關知識掌握情況(見表3)

表3 兩組病人對留置胃管相關知識掌握情況比較 例(%)

表4 兩組病人并發癥比較 例(%)
2.3 兩組病人并發癥比較(見表4)
3.1 連續護理干預能有效提高攜帶胃管出院病人及家屬相關知識水平與技能 出院后,病人失去了醫護人員的治療和護理,雖然病人家屬和其他群體能夠給予充分的關愛和呵護,但由于醫學知識的缺乏,很難實施正確的護理[3]。出院后連續護理由專業的醫護人員對病人進行出院后跟蹤隨訪,使病人在出院后康復期間仍能延續醫院的治療效果和醫療服務,確保其護理的正確性與延續性;同時醫護人員又能了解病人出院后的遵醫行為與出院后的治療效果,給病人或家屬有關護理方面的指導;病人及家屬若遇到相關的問題可以通過電話隨時咨詢解決疑難問題,從而有效地提高攜帶胃管出院病人及家屬相關知識及技能。本研究結果表3顯示,觀察組病人對留置胃管相關知識掌握情況與對照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連續護理干預能有效提高攜帶胃管出院病人及家屬相關知識水平及技能。
3.2 連續護理干預能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有效地防止并發癥是胃腸內營養的成敗之一[4]。而引起并發癥的原因多與營養劑的配方、營養液的溫度、輸注的方法與速度、病人的代謝狀況等有關。病人出院后由于環境的改變、照顧者的變換、各種突發意外情況等因素決定了家庭鼻飼病人需要連續的護理專業指導[5]。出院后的連續護理不僅可以能連續、動態、及時準確地了解病人的信息,提高病人及家屬對并發癥的認識,發現存在的問題及時處理;而且可以實地考察,隨時采集病人的有關信息,及時調整營養供給方案,避免了盲目性,從而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本研究表4顯示,觀察組鼻飼并發癥發生次數明顯減少,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出院后連續護理干預對鼻飼病人并發癥的發生有重要影響。
3.3 提高病人及家屬對留置胃管的自我管理能力 文獻報道,給病人及其家庭照顧者提供優質的信息,對于減輕焦慮、知情參與決策、提供控制能力和依從感、增加治療的滿意度有重要作用[6,7]。在出院后的連續護理中,護士針對病人鼻飼護理中的不同情況及時給予了個體化指導,而且當問題發生時病人與家屬還可以在第一時間內向護士咨詢,得到幫助和指導;醫護人員在病人出院后仍能為病人及其家屬提供優質的醫療護理信息,病人及其家屬知情并參與了決策,在有效解決其護理問題的同時,提高了病人及家屬對留置胃管的自我管理能力。本研究結果表1顯示,觀察組病人共咨詢問題152例次,問題解決146例次,問題有效解決率為96.05%,說明連續護理干預可有效解決留置胃管病人出院后存在的問題,從而提高病人及家屬對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
[1]周惠嫦,張盤德.腦卒中吞咽障礙的研究進展[J].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2006,1(1):54-56.
[2]全國腦血管病會議.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
[3]賀進英,王延安,王云鵬.對出院患者進行回訪的做法與效果[J].護理管理雜志,2006,6(5):58-59.
[4]郭紅衛.營養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193.
[5]費益君,羅健勤,方秀蓮,等.家庭隨訪指導老年患者鼻飼護理的效果評價[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2):145-147.
[6]Mo rris SM,Thomas C.T he need to know:Infomal carers and information[J].Eur J Cancer,2002,11(3):183-187.
[7]李曉燕.隨訪教育對冠心病介入術后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0,8(7A):1777-1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