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霞,王運倉,靳麗華
進入科技時代、知識經濟的21世紀,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日益成為決定醫院生存與發展的重要資源,人作為管理技能和技術的載體,是醫院知識資源的駕馭者[1],是決定醫院生存與發展的始動力。護士長作為醫院最基層的管理干部,管理著占醫院人力資源近半的護理工作人員,如何調動護理團隊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整體戰斗力,推動醫院發展,是廣大護理管理者面臨的老問題;也是必須以發展的觀念思考,科學的理念變革的新問題。本文就運用管理倫理提升護理管理水平作一探討。
20世紀后期,中國曾掀起一股引進美國管理理論的熱潮,就是指那些在國外的一些先進企業組織內部建立的嚴格的倫理制度和監管機制。追根溯源,這些理論的基礎竟然是中國古代的文化遺產,如《論語》《道德經》等,中國傳統人文倫理精神被應用到現代管理實踐中并起到了重要作用。現代管理學理論的不斷發展,使得“科學管理”和“行為管理”走向“倫理管理”[2],運用道德倫理觀念尊重員工的信念、約束員工的行為、挖掘員工的潛力,從而在不違背道德的前提下追求正當利益,為社會做貢獻,這一理論造就了近代眾多全球性知名企業。
護理管理是現代醫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醫院不斷進行人力資源管理改革的同時,護理管理觀念也應與時俱進,跟隨時代的發展。在衛生行業的市場化、企業化的現行運轉下,將先進的企業管理理論引進護理管理之中,將管理倫理學與醫學倫理學有機結合,加強護理管理人員的道德修養,提升護理管理工作水平,對提高護理質量和促進醫院發展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作為炎黃子孫,中國五千年文化遺產是我們一筆巨大的財富,繼承傳統的東方倫理思想,發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以醫務工作者為主體和中心實施管理,充分發揮他們的潛能和創造性,使醫院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以病人為對象,把醫學科學技術和醫學倫理學緊密結合,為病人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3],基于這兩方面,在國家衛生改革的引導下,爭取醫學事業的發展和實現為人民健康服務的共同發展。
護理工作是醫院運營中的重要環節,是每個醫療事件的不可缺少的部分,護理工作者面對廣大病人、家屬和社會群體,其一言一行都代表著整個醫院的形象和技術水平,如何帶領大家培養良好的道德觀念,提高技術水平,在工作中發揮集體凝聚力,強化服務意識,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鞏固醫院客戶關系,促進醫院不斷發展,護理管理者責任鮮明并且任重而道遠。德國哲學家康德指出:“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4],現在這種思想隨著管理倫理化而進入管理領域,人力資源的重要性在現代企業中越來越突出,而醫院這種以治病救人為目的,以醫學科學為工具的特殊社會產業,更應該加強管理倫理的運用。近年,以人為本的理念迅速在各個領域彰顯,在醫院管理中,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是管理者共識的指導思想和口號,但在理念和操作上多表現為調動員工積極性,創造價值最大化的片面追求[5]。因此,將管理倫理融入醫院的管理實踐,真正在護理工作中做到:①以病人為中心,在國家解決“看病貴”“看病難”的政策指導下為病人提供優質、低費用的醫療服務,弱化視病人為“顧客”的意識,強化“白衣天使”的奉獻精神;②以護理人員為中心,有效開發其潛能,激勵其意志,增強其成就感,將其人生觀、價值觀與醫院的發展結合起來,實現個人利益與醫院利益的雙贏。
3.1 強化護理管理的品牌意識 在有關醫院對病人就醫觀念的調查中顯示,醫院最吸引病人就診的原因是技術高明(53%)、服務好(38%)、環境干凈舒適(8%)和位置近(1%)[6],可以分析出醫護人員的技術水平和服務態度在病人觀念中占相當大的比重。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作為河北省大型綜合醫院之一,在群眾當中具有相當高的名望,如何繼承和發揚這種品牌意識,是與每位醫護人員息息相關的。護士是與病人接觸最多的醫療服務人員,作為護士長,如何培養和強化每位護士的綜合素質和主人翁責任感任重而道遠。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眼科是河北省重點學科,自1998年就取得“省級青年文明號”,2005年取得“全國青年文明號”的光榮稱號。在科室培訓中,強調每位成員都是集體榮譽的締造者和維護者,將每位工作人員都定位于青年文明標兵的高度,時刻以青年文明標兵的準則約束自己,以最優質的服務奉獻給病人。因此,我科護士時常獲得病人及家屬的贊揚和鼓勵,這種道德文明與醫學人文的結合進一步促進了醫護人員素質的提升。
同時,良好的醫院品牌所帶來的經濟利益又可以進一步加強醫院的人力資源開發,有財力、有能力吸引人才、培養人才和留住人才。作為護理管理者,首先要根據自己所在科室、醫院的實際情況制訂長遠的發展計劃和明確的品牌觀念,長遠的發展計劃具有連續性、階梯性。我們鼓勵年輕的護士自修本科,攻讀研究生,提升知識內涵;建議中級護理人員申請衛生廳及科技廳課題,積極進行護理科研活動,科室主動提供便利條件和協助解決實際困難。科室成立工會小組,經常為新進人員和退休人員解決生活難題,從而使“家”的概念深入到每個人的頭腦中,主人翁責任感會油然而生,從而可以避免追求一時利益而影響全局發展,可以跳出自身利益的狹隘圈子而融入團隊建設之中;品牌觀念的明確可以鼓舞大家的意志,形成一種催人奮進的力量,強有力的導向作用增加大家凝聚力和戰斗力。
3.2 構建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 護理工作的對象是病人,實施者是護士,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要做到培育高素質的護士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對施動者而言,以人為本的核心是把人的本身全面發展看作管理所追求的終極目標,而不是僅僅把他們當成生產要素或資源,包含了個人根本利益與相關人權、尊嚴和欲望的管理是一種從哲學高度對醫院、護士以及護理管理本質的再認識;對受動者而言,從生物-心理-社會醫學的角度,真正把病人當做生病的人,而不是“利益的增長點”[7],站在尊重和重視“人”的角度,與他們一起與疾病作斗爭,是從哲學角度對醫學事業發展的思考。
在護理管理工作中,護士是接受管理與付出勞動的主體,我們首先要肯定其人格魅力與自身價值,尊重和維護其平等地位和正當權益,在醫院和科室內部建立起和諧互助的工作氛圍[8,9]。我科近年提到最多的是參與管理,根據個人優點與特長安排恰當的工作,人人參與管理,調動了護士的積極性,避免了資源浪費。我科設置了正、副護士長兩人,副護士長在管理工作之余,更多的是重崗補位,對于工作繁忙的崗位帶頭干、做表率,既能“體察民情”又起模范帶頭作用,使工作更流暢地開展;正護士長從繁忙的工作中解脫出來,對科室工作進行宏觀調控,突出管理重點,查找薄弱環節。科室還建立了激勵機制,明確激勵措施,從獎金福利、工作肯定、培養教育和管理方式等方面對不同需求者給予恰當的激勵,充分調動每位成員的積極性,激發其工作熱情,促使其努力工作。只有每個人將自己的個人目標與醫院或科室整體目標融為一體時,個人能力不斷提高,團隊力量無限增強,醫院和科室才會獲得巨大發展的發展動力與源泉。
3.3 運用醫學倫理學觀念律己律人 作為護理管理者,自身要具有良好的倫理道德素質,不僅自律,還要運用醫學倫理學觀念約束護士和督促其自律。護理人員的職業道德,是護理人員工作中的職業行為規范的總和,也是護理人員做好本職工作的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當前的醫療現狀決定了醫療服務具有服務性和經營性雙重目的,護理活動也由原來的“非商品”觀念轉變為一種特殊的“商品”觀念,從而決定了整個醫療行為既要講求社會效益,又要講求經濟效益[10]。護理人員是臨床第一線的主力軍之一,其護理道德的優劣代表著整個醫院的精神文明程度,其思想素質的優劣決定了他們的工作態度和責任心,直接影響到整體護理質量,影響醫院的社會效益。因此,我們將醫學倫理融入到管理倫理之中,從提高自身素質和道德觀念入手,加強護士的政治思想教育,并且制定完善的管理倫理制度,以他律為手段,以自律為目的,從他律走向自律,用良好的倫理道德觀念約束人、激勵人。我科經常組織學習先進人物事跡報告,學習醫學倫理規范,開展讀書報告活動,推動和促進了個人和集體精神文明建設。
3.4 管理倫理有助于護理行業的發展和變革 管理倫理著重增強員工的主人翁精神,調動積極的工作熱忱,挖掘生產力潛能,促使其在個人利益的驅動之下,主動追求最大效用。如果護理人員感到醫院講究社會公德,平等的對待自己,尊重自己的人格和權利,可以維護個人利益,就會對醫院的信任感、歸屬感和忠誠感大大加強[11]。在醫院建立個人的長遠發展計劃,努力工作回報醫院,甚至會減弱追求個人物質利益和短期利益,協同醫院謀求共同發展。
“看病貴”“看病難”是當今社會關注的熱點,是我國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程中亟待解決的重要社會問題之一[12],國家衛生行業改革勢在必行。在護理管理工作中深入管理倫理理念,使個人目標與醫院目標一致,醫院目標與國家衛生制度改革目標一致,做到利益關系的協調。道德觀念的深化可以促使員工必要時舍棄個人利益,服從醫院的整體利益,社會公共道德的約束可以使醫院必要時舍棄局部利益,服從社會全局利益,在改革進程中減少矛盾沖突,共同改革和完善衛生行業制度,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而努力奮斗。
[1]戴立萍,郭杏雅,陳梅蘭,等.以人為本理念在醫院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和體會[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6,22(1):36-38.
[2]彭東琳.企業管理倫理研究淺析[J].山東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2(1):65-66.
[3]魯瑞萍,溫浩,侯月梅,等醫學倫理學在大型醫院的地位與作用探討[J].中國醫學倫理學,2009,22(4):40-44.
[4]夏緒梅.倫理型管理—民營企業成功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J].陜西省行政學院陜西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19(1):54-56.
[5]鄭大喜.基于人文精神的醫院管理倫理[J].現代醫院管理,2007,6(21):29-31.
[6]張海,只達石.專科醫院品牌戰略與客戶關系管理[J].中國醫院,2005,9(4):22-24.
[7]鄭新力,杜智.人本理念在醫院管理中的實踐[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6,22(2):105-108.
[8]單彩燕,鄒冬梅,陳偉玲.人本管理在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0,8(6C):1665-1666.
[9]李錦.護理工作的“人本管理”[J].全科護理,2008,6(12C):3372-3373.
[10]陳文一.堅持管理倫理規范 著力打造品牌醫院[J].中國醫學倫理學,2008,21(6):135-136.
[11]鄭大喜.對醫院貫徹以人為本管理理念的現狀分析與評價[J].中國衛生政策研究,2009,2(8):28-31.
[12]于德志.健全醫療保障制度是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重要途徑[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6,22(2):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