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棟 吳秀玲
(中北大學圖書館,山西 太原 030051)
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和移動電話的快速普及,越來越多的用戶渴望能夠通過手機方式及時訪問資源,手機網絡服務成為圖書館為讀者提供的一種日益重要的服務方式。如何利用終端手機提供圖書資源服務成為圖書情報界的一個研究熱點。如上海圖書館通過調查官方網站約2700萬次的來訪量,發現8成訪問僅為檢索館藏書目以及這些書目在庫與否,手機圖書館網羅200萬種館藏書刊、音像資料和文獻,使圖書館館藏資源盡在“掌”握[1]。成都理工大學“手機圖書館”系統實現了管理系統與移動無線網絡的對接,將圖書館目前的應用擴展到手機客戶端,為眾學子提供了新書查詢、文獻查詢、文獻預約/續借、新書到館提醒、借書到期提醒等服務[2]。
2009年《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手機網民已達到1.55億,占總體網民的46%,半年內增長了32.1%,手機網民規模呈現迅速增長的勢頭[3]。這除了得益于政府和運營商的努力推動外,還與手機上網本身所具有的時尚色彩以及手機上網內容的豐富有很大關系。
為了進一步貼近讀者,使讀者隨時隨地感受圖書館服務,為讀者提供廣、快、精、準、新的信息服務,圖書館從業者利用運營商越來越關注年輕一族尤其是高校學生的“潛在客戶價值”市場的爭奪以及其所擁有的先進移動通信技術和網絡技術,針對每一名讀者開展個性化和定向化服務,運營商基于移動終端和無線通信網絡為圖書館、讀者提供無縫溝通的移動增值服務。
“手機圖書館”是指用戶通過手機,以無線接入方式接受圖書館提供的各項知識服務?!笆謾C圖書館”以為讀者服務和提高圖書館效率為目標,提供人性化、個性化的高效服務,實現圖書到期通知、續借、預約、查詢等功能[4]。“手機圖書館”是將圖書館服務延伸到手機客戶端,增加與讀者互動的又一新途徑,與數字圖書館緊密結合,凸顯數字信息時代信息的及時性、有效性,是圖書館擴大服務外延的新嘗試。
微波存取全球互通(WiMAX)是一項新興技術,支持用戶擁有相當于線纜DSL的訪問能力,并可以為高速數據應用提供更出色的移動性。2007年10月19日,國際電信聯盟在日內瓦舉行的無線通信全體會議上,WiMAX正式被批準成為繼WCDMA、CDMA2000和TD-SCDMA之后的第4個全球3G標準。2009年伴隨著中國3G時代的到來,無論任何時間,無論任何地點,無論任何設備,我們都可以毫無限制地進行交流,而且將語音、電子郵件、手機短信、多媒體內容、傳真以及數據等形式的內容都集合到一起,讓我們可以利用手機通信設備傳輸信息[5]。
構建手機圖書館首先必須實現圖書館圖書借閱系統、圖書管理系統、數據庫與移動業務技術平臺的完全融合。一個相互兼容的技術平臺,配合圖書館借閱、書目、催還、預約等各項業務數據庫,可以衍生出各種各樣的短信通知和信息交互的新服務。圍繞統一數據管理、業務管理、用戶管理、認證授權和計費管理等內容,圖書館業務平臺與運營商硬件和技術平臺的融合將進一步得到深化,并為圖書館和讀者提供深層次的貼心服務。
“手機圖書館”以為讀者服務和提高圖書館效率為目標,全面集成了圖書館的讀者管理和圖書管理工作。會員管理系統主要包括新會員申請、會員退出、信息查詢、會員過戶、辦理掛失等。圖書管理系統包括圖書館概況、圖書排行榜、圖書到期通知、圖書續借、圖書查詢、新書通知、圖書預約、取消預約等。本系統作為數字圖書館的延伸,在提高圖書館數字化的同時,對數字圖書館進行功能和結構上的創新、優化[6],并從讀者角度出發,提供完全個性化、人性化的服務。

功能介紹與實現:表示層就是系統W ap主頁面,提供給用戶的各個功能界面,該層主要傳遞用戶參數和系統數據,并將數據顯示給用戶;業務邏輯層主要是系統各個模塊的主要功能,如文獻檢索,資源的添加、編輯、刪除等操作;物理層主要是Web服務器、本地數據庫、鏈接數據庫的JDBC引擎以及各個電子資源數據庫的鏡像。
公共信息模塊包括圖書館概況、圖書查詢、圖書排行榜、新書推薦、館室查詢等信息查詢欄目,提供圖書推薦、點評、排行等公共信息和讀者需要了解的館藏、館舍等信息,只要登錄移動圖書館wap,就可以查詢和瀏覽。
讀者憑借用戶名和密碼登錄成功后可實現圖書續借、預約等個人操作,還可以利用圖書推薦、個人訂單、發表書評和博客來推薦閱讀。
在讀者信息積累基礎上,可以根據讀者借閱書目類別以及開展形式多樣的讀者問卷調查進行預判,推薦圖書。根據用戶定制服務開展信息推送,訪問數據庫、下載電子資源等。
①貼近讀者。不受地點限制,隨時隨地服務,真正成為讀者身邊的圖書館和手邊的電子書,準確定位每一個人,精準服務每一名讀者。②服務方便快捷。手機圖書館可以不受每天開館時間的限制,只要讀者有需求就會有服務。根據讀者問卷調查和書評反饋進一步提高圖書館信息服務水平。③服務手段多樣化和個性化。根據讀者借閱偏好開展一些圖書推薦、信息推送等深層次服務;用戶可以根據需要定制服務。
①經濟費用問題。手機圖書館服務需要讀者購買手機等接收信號的終端設備,運營商根據讀者服務請求收取的月租費、流量費、信息費等等,這些軟硬件都需要讀者有一定的經濟承受能力,這是手機圖書館普及的最大障礙。②技術問題。盡管無線通信技術已經日臻成熟,但由于實現終端服務類目繁多,手機性能、網絡速度和穩定性、系統平臺的無縫鏈接等都會對手機圖書館的使用率產生影響。
盡管手機圖書館發展和普及受到一些限制,但是隨著移動網絡技術的發展和“E時代”手機用戶閱讀習慣的流行,相信會有更多圖書館開展形式多樣的移動服務。
[1]上海圖書館開通首家“手機圖書館”.中國文化報,2005-06-02.
[2]李文學.成都移動“手機圖書館”進高校[J].通信與信息技術,2008(6):47-48.
[3]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009.
[4]吳征.通用手機圖書館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現代圖書情報技術,2009(1):98-104.
[5]林藝山.淺談3G時代手機圖書館的服務[J].情報探索,2009(9):8-9.
[6]茆意宏.移動互聯網與圖書館創新服務[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9(1):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