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燕
(浙江圖書館,浙江 杭州 310007)
張 燕 女,1979年生。本科學歷,館員。研究方向:中文圖書標引編目。
三網融合是指將互聯網、電信網和廣播電視網融為一體,實現三網的相互融合、相互滲透,從而整合成統一的信息網絡,為用戶提供多種形式的、個性化的、方便快捷的服務。三網融合有機地實現了網絡信息資源的共享,有效地避免了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同時形成了易維護、低成本、適應性強的多媒體操作平臺。
三網融合的發展在信息傳播領域廣受爭議,一開始廣電企業極力創造機會開展相配套的電信業務,卻引起了電信運營商的強烈反對。之后,電信運營商探索出廣電視頻背后的巨大商機,因此試圖投入發展廣電視頻業務,同樣遭到對方的不滿。多年以來,雙方依舊努力建立屬于自己領域的業務,并不斷地嘗試進入對方的市場,因此其實三網融合是廣電和電信之間建立相互準入系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三網融合將會消除廣電和電信之間的分歧,實現有機的結合,并帶來產業化的重組和系統利益的重新分配,進而實現三網多元利益的最大化[1]。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和信息時代的到來,圖書館也在積極地轉變發展模式,開創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的新時代。廣義上講,圖書館信息化就是借助信息處理技術來實現圖書館現代化的過程。狹義上講,圖書館信息化具體是指圖書館人員通過使用現代化的技術設備和工作手段,實現圖書館信息的采集、加工、傳遞和共享的過程,此外,還涉及圖書館人員的思想觀念、人員素質和圖書館的管理體制等。總之,圖書館信息化建設就是以信息技術為主導技術,以信息資源建設為重心,以網絡作為傳輸的媒介,以信息人才為發展動力,以相關法規政策為保障的綜合體系。
數字信息時代使圖書館行業開始向數字化、網絡化和信息化方向發展,從此改變了傳統形式上紙質書刊的閱覽。人們不僅可以通過小小的電腦屏幕方便快捷地掌握信息,還可以及時通過網絡和其他讀者進行讀書心得的交流。對于廣大讀者來說,三網融合是一種新的潮流,甚至會逐漸改變人們的閱讀習慣。不管人們在任何空間,都可以自由登錄網絡圖書館,盡情享受閱讀的樂趣,并可以任意上傳和下載所需要的材料。同時這也意味著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的發展是社會進步的必然趨勢[2]。
圖書館是社會發展的動力和產物,它與社會的發展密切相關,因而圖書館會隨著整個社會的發展而發展,會因社會需要的改變而改變。對于已經步入知識經濟時代的社會來說,對信息的需求不斷增強,圖書館必須運用信息技術開展信息化建設,在實現信息資源的電子化和數字化的基礎上,構建開放的網絡化信息服務。
三網融合以及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的發展都離不開技術力量的支持,首先高科技含量的網絡技術需要一定的操作人員。這些人員需要具備一定的計算機和網絡知識,能夠嫻熟地處理網絡信息。但是由于我國圖書館信息化建設起步比較晚,忽視了對圖書館人員的技術培養,導致我國圖書館人員專業性不強、知識面狹窄、專業技能缺乏、年齡老化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的進一步發展。因此在圖書館信息化建設中,要重視對人才的培養和訓練,使他們具有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能力,從而為我國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三網融合離不開網絡技術力量作為保障,但是由于受到傳統發展模式的影響,目前很多圖書館的技術設備十分落后,已經不能滿足圖書館進一步發展的需要,同時高科技的發展和圖書館傳統服務模式之間的矛盾逐漸深化。三網融合的背景下,在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應該堅持以高技術為核心,實現技術設備的現代化,并通過計算機網絡在圖書分類和編目、文獻資料整理和采購中實現圖書館業務自動化。此外,通過網絡技術和數據傳輸的結合實現圖書館工作的網絡化。
伴隨著圖書館信息化建設進程的加快,圖書館的發展呈現出新的氣象。但是由于信息化建設是以現代技術為中心的,這就與傳統的圖書館運營模式產生了一定的矛盾。其運營模式的單一性阻礙了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的進一步發展。因此圖書館信息化建設進行的同時需要創新運營模式,將先進的運營模式和現代化技術相結合,不僅能夠很大程度上提升圖書館工作的科技含量,還能強化圖書館的服務職能,滿足讀者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傳統觀念中,圖書館就是人們查閱紙質資料的場所,其功能主要體現在查閱和搜集資料方面。在多媒體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對于信息的需求越來越大,這就要求圖書館的館藏資源要不斷更新和補充。對于圖書館的發展來說,只有擁有海量的資源庫才能在多媒體信息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通過三網融合與圖書館的結合,能夠最大限度地儲備和豐富數字化資源內容。除了固定的書籍、報刊、報告、論文等資料需要搜索之外,一些新形式的資料也需要搜集和整理[3],但是由于圖書館信息更新比較慢,加上檢索信息的技術落后,有時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因此三網融合的實現不僅可以提供先進的技術設備,將計算機網與圖書館有效地結合,還可以將全國圖書館的信息有效聯合起來,從而擴大圖書館信息資源的搜索范圍,使用戶快速獲得自己所需的信息。
經過長時間的文獻資源積累,圖書館已經具有了相當豐富的館藏資源,但是仍舊延續以前的服務模式,這樣極大地局限了圖書館的服務功能。三網融合為改善圖書館的服務提供了可能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圖書館的服務范圍,創新了圖書館的服務模式。通過三網融合,不僅提高了圖書館資源的利用率,突出了圖書館的特色,而且加快了網絡信息資源的開發,實現了圖書館館藏資源的數字化。但是如何更好地利用好三網,讓用戶能夠利用電腦屏幕及時便捷地隨時查閱圖書館的館藏資源成為數字時代圖書館發展的新方向[4]。在三網融合的背景下,在多媒體時代發展的影響下,圖書館將傳統的服務形式和新的網絡服務模式相結合,能夠高效地滿足用戶需求,使得一些戶外工作者方便快捷地利用圖書館館藏資源。
三網融合的發展還有利于推進圖書館紙質資源的電子化改革[5]。在現實生活中,社會的各個方面受到了信息化發展帶來的巨大沖擊,人們對手機、MP5等新媒體的閱讀方式產生了強大的依賴性,也就使得電子刊物成為一種新的時尚。因而圖書館通過三網融合滿足人們新的閱讀習慣,成為圖書館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三網融合也無形中創新了圖書館的服務模式,加快了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進程。
目前,廣大農村地區圖書館的發展要遠遠落后于城市,這就造成了信息資源的不對稱性,很多書籍和刊物在農村地區很難實現流通。隨著三網在農村的普及,將極大地改變農村等信息欠發達地區的現狀,提高農村地區信息的傳播效率,加大文化傳播的強度。三網融合將大大改變城鄉地區文化不平衡的現象,填補城鄉之間的信息鴻溝,擴寬圖書館的發展方向,拓大圖書館的普及范圍,進一步實現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在農村地區開展三網融合后,廣大農民朋友能夠方便地在電視上、網絡上甚至手機上了解農耕信息以及農副產品的市場銷售信息,掌握農業科學技術等。除此之外,進城務工人員還可以隨時登錄圖書館查閱相關的技術信息,實現自主學習和培訓。
三網融合的發展使得圖書館館藏資源深入到用戶生活的方方面面,將極大地調動用戶的信息查詢意識,增強用戶掌握信息與傳播信息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利于文化信息的傳承。通過三網融合,進一步加強了圖書館的公共服務功能,同時,三網融合更新了網絡技術設備,為圖書館信息化的發展提供了技術人才,加速了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的步伐,有效地實現了圖書館信息化的發展目標。
[1]范并思,胡小菁.變革中的國家圖書館數字信息服務[J].國家圖書館學刊,2009(1):17-22.
[2]黃曉斌,夏明春.資源整合視角下的數字圖書館發展方向[J].國家圖書館學刊,2009(4):41-46.
[3]方明東,陳蕊.三網融合與文化建設[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9(8):13-14.
[4]沈月靜.數字圖書館拓展服務的探討[J].高校圖書情報論壇,2008(3):42-45.
[5]王鳳珠.世界文化的展示與交流[J].圖書館建設,2009(1):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