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影
(吉林大學圖書館,吉林 長春 130024)
志愿者也叫義工、義務工作者或志工。他們致力于免費、無償地為社會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志愿工作是指一種助人、具組織性及基于社會公益責任的參與行為。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志愿服務越來越成為一種國際潮流,志愿者的服務領域也非常廣泛,涉及教育、體育、環保、公益等等范疇。高校圖書館的發展和建設需要在校大學生的參與,把志愿服務和高校圖書館管理的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可以讓讀者在與圖書館進行溝通與交流的過程中認識圖書館,從而最終發揮圖書館的育人作用,消除讀者與圖書館之間的隔膜,實現圖書館和讀者的和諧共處。因此,將志愿服務引入高校圖書館的建設,充分利用大學生志愿者的知識結構和人員優勢,是新時期高校圖書館深化服務和強化管理的發展方向。
高校圖書館志愿者的組成以在校大學生為主,結合圖書館的工作特點和大學生的學習任務,主要吸收大一和大二的本科生。大學生志愿者無論從知識結構還是人員素質方面都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他們熱心公益事業,具有志愿者工作經驗,且服務時間相對穩定,愿意發揮自己的特長服務于社會,他們代表讀者利益加入圖書館,必將加強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互動交流,從而改進圖書館工作,提高圖書館服務質量。
圖書館的服務內容既專業又多樣,涉及到圖書加工、管理、讀者咨詢等方面。為使志愿者更好地為讀者服務,首先應加強對志愿者進行圖書館業務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訓,培訓的內容包括圖書分類、編目、加工、圖書排列規則、借閱知識、期刊資料查詢、揭示館藏、書目宣傳、導讀、信息收集、選擇、整理、傳播、檢索與利用等。通過對志愿者進行集中培訓,一方面使大學生了解圖書館的工作流程,另一方面也能引導志愿者有效地開展服務。圖書館在合理安排志愿者參加舊有的、常規的服務活動的同時,結合館情、人員情況,創造性地開辟新的服務專題,形成特色,既充分利用了志愿者本身資源,又使志愿者在以滿腔熱情無私奉獻的同時,收獲了知識和能力,既吸引讀者,又為志愿者提供一種寓學習于服務的模式,達到雙贏的效果。
圖書館對志愿者需要進行專門的管理,結合志愿者的工作特點和時間不固定等因素,應有專門人員負責管理志愿者,制定一整套詳細、明確的規范制度,以此來引導和規范志愿者在圖書館的行為。圖書館可以根據實際工作要求編寫《圖書館志愿者服務指導手冊》,幫助志愿者適應圖書館的運作方式和工作要求,建立起志愿者服務的長效機制。
志愿者由于投身公益活動,不僅貢獻個人力量,也從中體驗和學習新的知識,增強個人與他人的互動交流,同時也催生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志愿者在活動參與中獲得自我歷練和成長并實現對社會的貢獻,豐富了自己的人生閱歷,提供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機會。志愿者通過與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合作,通過圖書館這個對外服務的窗口,與讀者交流,有助于培養志愿者走向社會的適應能力,也有助于培養志愿者待人接物、為人處事、人際交流等方面的才干和能力,也是志愿者們服務他人、完善自我、增長知識、提高素質的最佳途徑。
圖書館館員在與大學生志愿者的日常接觸中,不但能了解到當代大學生的共同特性,也掌握了每個志愿者的學習興趣、知識需求、個人愛好、特長、性格等等。館員們采取多種形式正確地引導大學生志愿者,對青年志愿者因勢利導,激發他們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創新思維,鼓勵和培養其創新精神,采取培訓與講座、上檢索課等多種形式,手把手教會大學生志愿者收集處理信息的技能,培養其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等等。充分利用大學生的人才資源優勢,還能緩解圖書館人力資源短缺問題,解除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隔膜,提高圖書館的工作效率等。
讓大學生志愿者直接參與圖書館工作,一方面他們能從讀者的角度發現圖書館在工作和管理上的不足,并將讀者的意見和建議及時有效地反饋給相關部門,便于圖書館改進工作,使服務工作更有針對性和目的性。另一方面,大學生志愿者能切身體會到圖書館員的工作艱辛程度,并能將之傳遞給其他讀者,加強工作人員和讀者之間的理解,圖書館和讀者在和諧的氛圍中共同進步。必須協調好志愿者與圖書館員之間的關系,分工明確且有機配合,互相理解并親密合作。志愿者無私奉獻、真誠服務的態度反過來會激起館員的工作熱情,以飽滿的精神狀態積極投人到日常工作中去。
圖書館志愿者工作內容非常廣泛,幾乎囊括圖書館業務服務工作的各個領域,如流通部門的圖書檢索、圖書上架、排架、圖書查找等,閱覽部門的前臺值班、圖書下架等,對于志愿者參與圖書館工作的具體崗位、服務目標、工作規范,以及在服務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等都應當制定相應的規范予以確認,以便執行起來有章可循。一套完整的規章制度有助于引導和規范志愿者在圖書館的行為。
在校大學生應以學習為主,但對于參加圖書館志愿服務的學生而言,在保證學習任務的前提下,也應對參加志愿服務的時間有相應的規定。如可以規定志愿者每周和每月的最少工作時間,并且通常須連續工作一學期或6個月以上,以此來保證志愿者隊伍的穩定性,同時也方便圖書館有充裕的時間去招募其他志愿者。
圖書館志愿者工作的考核項目包括出勤、服務態度、工作熱情、工作技能等。以貢獻時間的多少為主要評定標準,同時結合志愿者的服務熱情、業務能力進行綜合打分。大學圖書館對志工的志愿服務工作一般以精神鼓勵為主,獎勵的形式可以采取公開表彰、授予優秀志愿者、通報所在院系等,從圖書館實際出發,也可以在使用圖書館時給予便利條件,比如在借書冊數、借閱范圍等圖書館資源上享受更寬松的優惠措施和特殊待遇,做到以人為本,以有效調動大學生投身志愿服務的積極性。
對于未經請假無故曠工、違反圖書館相關規定、行為有損圖書館聲譽的志愿者,圖書館可以取消其志愿服務資格。制定圖書館志愿者管理辦法及服務守則,規范組織內部的管理和運作。
圖書館志愿服務的保障機制主要包括組織保障、經費保障。組織保障,圖書館志愿者活動必須有專門的負責人,建立有效的管理組織,由辦公室統一負責協調,各部門積極配合,建立起志愿者管理委員會,由工作人員領導,志愿者自行組織,設立相應的組織機構。經費保障,圖書館應設法確保志愿者活動的經費,志愿者活動需要專項經費,需要完善活動設施;增加活動內容,邀請專家學者開設講座,舉辦科普知識有獎競猜和讀書有獎征文等活動,無一不需要相應的經費支持。圖書館應積極向學校爭取活動經費,同時也要開拓思路,利用自身文獻和信息資源優勢,對外尋求合作,爭取在地方和企業得到贊助。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匯聚愛心,溫暖你我。漢川地震、北京奧運會和上海世博會,引發了我國民眾志愿服務的新熱潮,同時也促進了志愿精神的弘揚和志愿文化的普及。高校圖書館應該借此良機,創造條件,充分利用高校大學生讀者的人才優勢,積極探索志愿者服務經驗,將圖書館志愿者服務納入良性與持續發展的軌道,使大學圖書館真正成為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學生“第二課堂”。
[1] 吳迪.海外圖書館志愿者的經驗及啟示.圖書館學研究,2009(1).
[2] 陳永嫻.圖書館志愿者管理相關問題探討.圖書情報工作,2005(12).
[3] 潘雪華.引入義工服務制度 構建和諧圖書館.圖書館,2007(3).
[4] 汪海波.臺灣地區大學圖書館志工制度調查與分析.圖書館建設,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