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懿
(朝陽縣圖書館,遼寧 朝陽 122000)
國家制定的《九年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了包括具體數字在內的明確要求。九年課外閱讀總量要達到400萬字,一至六年級課外閱讀量要達到145萬字。在語文課程總目標中,對小學生閱讀還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具有獨立的閱讀能力,注重情感的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能初步地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同時要求小學高年級學生具備利用圖書館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資料的能力。
古人云:“開卷有益。”素質教育給了學生更多的學習空間,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成為了學生的必修課。課外閱讀不僅可以使學生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培養良好的自學能力和閱讀能力,還可以進一步鞏固學生課內學到的各種知識,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和作文能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甚至對學生整個成長過程起著推動作用。然而就目前而言,小學生的閱讀量令人堪憂。更應引起重視的是,據調查,幾乎百分之百的農村小學生閱讀量達不到國家制定的新課標的閱讀標準。作為離農村小學生最近的公共圖書館——縣級圖書館應該怎么做呢?這對縣級圖書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縣級圖書館應該充分發揮公共圖書館的教育職能,輔助農村小學彌補缺憾,給農村小學生一個廣闊的閱讀空間。
在農村,由于受辦學條件、社會、家庭的影響,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量少。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是學校藏書數量少,內容陳舊,而且大多數學校圖書室未向學生開放,學生想看書卻無處借閱。其次多數學生家中沒有圖書,學生放學回家想看書卻無書可看。另外,我國農村人口分布相對于城市來說地廣人稀,農村小學生到公共圖書館借書的路程相對于城里孩子可以說是相當遙遠,特別是農村小學生受地域、年齡和條件的限制,無法真正走進圖書館。與圖書館零接觸,對圖書館不了解,更談不上利用圖書館。
學校老師不能給學生提供閱讀的條件和機會,一味地應付考試,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花在數學和語文的學習上,課外作業擠占了學生的業余時間。同時,許多家長也認為讀課外書籍影響學習。即使買書,也是買與課本有關的練習冊,很少有家長買課外書給孩子看。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忙于勞作和生活,懶于學習,無暇讀書。農村學生家長生活壓力大,閑余時間少,也不習慣讀書看報,一有空閑,多數人看電視、休息,少數人甚至打牌、下棋影響孩子學習,孩子耳聞目睹的不是學習。
在建設學習型社會和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圖書館這座沒有圍墻的大學肩負著艱巨的社會責任。我國著名教育學家蔡元培先生曾經說過:“教育不專在學校,學校之外還有許多機構,第一是圖書館。”面對新的教育體制,更新的社會要求,圖書館有著學校、家庭都無法代替的教育功能,特別是觀念條件都相對落后的農村,小學生們的課外閱讀更需要圖書館的幫助。
縣級圖書館要主動走入農村小學校園,特別是偏遠的農村小學,向學校老師、同學們宣傳圖書館,宣傳圖書,送書上門,真正走入農村小學生的閱讀世界,讓他們的閱讀觀念、閱讀水平與時俱進。
農村小學圖書室圖書陳舊、更新慢。由于學校不重視,管理疏忽松懈,圖書室有限的圖書經常性閑置,流通率低,圖書室形同虛設,老師和同學們在知識擴充上幾近停滯。因此,加強農村小學圖書室建設迫在眉睫。各地教育部門應監督農村小學校建設和利用好圖書室,同時,縣級圖書館也應努力幫助農村小學校建設圖書室。調查發現,農村小學圖書室管理人員基本是由其他老師兼任且人員不穩,缺乏專業的圖書管理知識,從而影響了學校圖書室的有效利用。朝陽縣圖書館近年來與柳城鎮中心小學所屬的南大營子等7所小學建立館外流通站,對農村小學圖書室管理人員進行崗位培訓,教授圖書管理、圖書分類等知識。縣級圖書館的資源雖然有限,但朝陽縣圖書館把適合農村小學生閱讀的圖書分批、定期在7所小學循環流通,讓好書成為孩子們的朋友,讓孩子的課外閱讀不再盲目,也使縣館內有限的資源更大限度地發揮了作用。
定期向農村小學生發放宣傳圖書和讀書、圖書館使用方法的資料,借家長會之機四方見面,讓有閱讀收獲的學生與支持孩子閱讀、與孩子共同閱讀的家長,談體會講感受。讓他們為學生的課外閱讀提供珍貴的經驗和建議,共同認識讀書不但可以幫助小學生打開通往想象和創造的大門,而且是發展小學生綜合素質的最佳途徑;共同認識學校、家庭、圖書館應該努力為孩子們開啟一扇閱讀的窗,引導他們進行積極的課外閱讀,從而在根本上轉變觀念。
2.3.1 舉辦朗誦會
培養學生良好讀書習慣的關鍵是處理好博覽與精讀的關系。中國的詩詞博大精深,有很多傳世佳作,它們內涵深刻,意存高遠,也包含很多哲理,學一點詩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強修養,豐富思想。讓學生在記憶力最好、心靈最清澈的時候,直面經典,吸取中國文化的精華,使其受益終生。朝陽縣圖書館為加強愛國主義教育與革命傳統教育,與柳城鎮中心小學共同舉辦“六一紅詩朗誦會”,在冉冉的國旗下,柳城鎮15所學校150名師生登臺表演,激情朗誦紅色詩篇,盡抒愛國情懷。朗誦會可以鍛煉學生流利的語言表達能力,活躍鄉鎮校園文化,同時讓農村小學生對閱讀經典產生更大興趣。
2.3.2 組織征文與答題活動
為了豐富學生假期生活,提高寫作能力,朝陽縣圖書館與柳城鎮中心小學寒暑假期間多次組織征文活動,例如以奧運為主題的征文活動,各分校積極參加,涌現出許多優秀作品,朝陽縣圖書館和校方為獲獎者頒發證書和獎品,部分優秀作品還在報紙刊物上發表。
為了拓展農村小學生的知識面,還可以開展一些有獎答題活動,如朝陽縣圖書館在柳城鎮幾所小學開展的小學生百科知識答題活動,還有以“傳播世博知識,共享世博成果”為主題的世博知識答題活動。這些活動極大地豐富了農村小學生課內外知識,從而激發他們自覺獲取課內外知識、自發閱讀的欲望。
2.3.3 舉辦講座
名師講座可以激勵一個人的求知欲,并且可以參考講師的獨特思維方式,可以和授課老師同步思考,這些效果是看書無法達到的。如朝陽縣圖書館多次特邀遼寧省作家協會特邀評論員、朝陽市作家協會副主席秦朝暉老師在柳城鎮中心小學主講閱讀習慣、閱讀方法、作文點評等針對性強、對日常閱讀、學習有切實幫助的專題講座。這對老師和同學們的工作、學習都很有幫助。
為老師們辦理免費(押金和工本費)圖書證。朝陽縣圖書館免費為柳城鎮中心小學老師辦理圖書證207個,老師們可以利用節假日來縣館借閱,進行充電。同時,通過在校內外接觸中雙方建立更加深厚的友誼,有利于工作的更好開展。
另外,朝陽縣圖書館為柳城鎮南大營子小學提供本館閑置的閱覽桌椅、書櫥及電腦等設備,建立了綜合閱覽室,集圖書外借、閱覽、電子閱覽于一體。讓農村小學生有機會在學校接觸圖書館,接觸綠色網絡,讓他們從小掌握利用圖書和網絡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資料的能力,同時擁有更廣闊的閱讀空間。
2010年世界讀書日的主題是“保障閱讀權利,共享閱讀快樂”,特別提出要維護特殊群體和弱勢群體的閱讀權利。作為離農村小學生最近的公共圖書館,縣級圖書館讓農村小學生享受平等的閱讀權利責無旁貸,要真正走進他們的課外閱讀領域,把它作為服務三農、建設學習型社會更深層次的延伸。
[1]劉沫.圖書館怎樣主動介入青少年的課外閱讀領域.中國圖書館網,2009(7).
[2]楊文東.農村留守兒童的現狀與圖書館的文化關懷.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