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德優 徐文文
(1.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2;2.私立華聯學院信息管理系,廣東 廣州 510663)
高職院校的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對應于普通高校的(本科)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是一門集現代信息技術與信息資源管理方法于一體的交叉學科專業。它來源于管理信息系統、經濟信息管理及科技情報等學科專業。
早在20世紀60年代,一些經濟和科技發達的國家就開辦了“電子數據處理”(EPT)專業,70年代以后采用了比較規范的專業名稱,即“管理信息系統”(MIS)。我國的一些工科院校如清華大學于20世紀80年代初也建立起了管理信息系統專業。而在此之前,我國財經類院校開辦了經濟信息管理專業,綜合性大學辦起了科技情報專業。如1978年,中國人民大學率先開辦了經濟信息管理專業,武漢大學率先辦起了科技情報專業。
隨著全球以信息技術為主導的科技革命進程的加快,人類社會逐步由工業社會進入信息社會。信息技術已成為當代最具活力的新的生產力,信息資源已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導戰略資源。信息化已成為各國經濟和科技競爭的制高點,信息化程度已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現代化水平與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管理信息系統專業、經濟信息管理專業及科技情報專業等新興學科專業,如雨后春筍般在我國涌現。面對信息管理類專業及其他各類專業的急劇增長,1998年,我國高校實行學科專業調整,上述學科專業歸并為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此時,全國的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教學點已達151個。又經過十幾年的建設和發展,目前全國普通高校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教學點已超過283個。
近10余年來,我國廣東省高職教育有了迅猛的發展,高職院校相應辦起了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據不完全統計,僅廣東省71所高職院校中就有26家以上辦起了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可見,計算機信息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興起和快速發展,已是一個客觀事實。這表明社會對計算機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同時也表明了高職院校在一定程度上適應了社會對計算機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
然而,隨著計算機信息管理等計算機應用類專業日漸增多,高職院校也面臨著自身生存競爭的壓力。據了解,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普遍存在著專業內涵定位模糊、課程設置不夠合理、實踐教學不到位、師資力量不足等問題。為此,必須在充分調研社會對信息管理人才需求的基礎上,制定出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方案;建立起與社會相結合、與行業接軌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明確專業培養目標,確定專業發展方向,乃專業建設和教學改革的基礎與關鍵。
1998年,教育部進行學科專業調整,把原屬于工科院校的管理信息系統專業、財經院校的經濟信息管理專業及綜合性大學的科技情報專業等歸并為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并且審定了專業核心課程。但在實際運作中,各教學點大都根據自身的辦學條件與特點,選擇一定的專業發展方向,而且大體上分別向信息系統和信息管理方向發展。這是普通高校本科專業的一般做法。
但對于高職院校來說,這種專業內涵定位似乎顯得有些寬泛。不少辦學點把培養目標定位于為各類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培養從事信息系統設計與開發、信息管理的人才,并以此來規劃專業內涵定位。這實質上是把培養目標與就業方向混同乃至等同起來。從業務能力上看,這是難以實現的。因為不同行業不同單位的信息管理業務是不同的,其信息管理系統具有不同的特點。如果不了解相應行業、單位的業務流程,就很難勝任這些單位的信息管理工作。因此,必須考慮信息管理的專業性。
根據我們對41家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教學點的抽樣調查(包括廣東省26家高職院校及全國“就業競爭力較強”的前10家、“就業薪酬較高”的前5家高職院校),除個別教學點仍籠統地設“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或“信息管理專業”外,絕大多數學校在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下分設專業方向。大體可歸納為兩大類:一類是信息系統開發,另一類為專業性信息管理。
其中信息系統開發方向有:信息系統應用與安全管理方向、管理軟件營銷與實施方向、系統管理方向、Web應用與軟件編制方向、數據庫管理與開發方向、基于IBM開發平臺的數據庫應用方向等。還有不少辦學點向專業領域的信息系統開發方向發展,如商業信息系統方向、商業應用JAVA開發方向、商業網站建設方向、印刷圖文信息處理方向、司法信息技術方向、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方向、現代信息技術方向等等。
專業性信息管理方向,除側重信息資源管理的信息管理方向、信息管理與服務方向外,更多的是向專業領域的信息管理發展,如經濟信息管理方向、財務信息管理方向、財務管理方向、電子政務師方向、民航運輸信息管理方向等等。
社會對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及該專業畢業生就業狀況到底怎樣呢?我們曾就用人單位希望信息管理專業人員從事哪方面的工作,向各類公司開展問卷調查(多項選擇)。據反饋回來的90份有效問卷統計,居前5位的工作崗位是:信息資源管理(51)、信息系統管理與維護(48)、數據庫管理(39)、信息分析與研究(36)、信息戰略規劃(21)等。我們又向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往屆畢業生,就所從事的工作崗位進行問卷調查(單項選擇),據反饋回來的90份有效問卷統計,居前列的工作崗位依次為:企業信息管理(42)、網絡廣告設計與制作(12)、信息管理系統開發與管理(6)、計算機組裝與維護(3)、科技管理(3)、辦公室文員(3)等等。這些工作崗位的業務內容有很大差別,因而對信息管理人才業務能力的要求勢必有很大的不同。人才市場從客觀上要求信息管理人才的培養要有一定的專業性特點。
私立華聯學院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原本向“管理信息系統”發展,屬于計算機應用技術方向。近年,鑒于往屆畢業生的實際技能、就業趨向和社會對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其專業方向有所調整,分設了企業信息管理方向和網絡廣告設計與制作方向。從實施情況來看,生源有所增加。
當然,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的專業方向也不能定得過細過專,因為有一個就業適應面的問題。專業方向過細過專,就業面就會很窄,無所適從。總之,專業方向的確定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是一種藝術,絕不能閉門造車、隨心所欲。
培養目標、專業方向確定以后,課程體系建設就成為關鍵問題了。根據對廣東省內及省外41個教學點的調查,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的課程主要有以下幾類:
●計算機基礎類,包括計算機導論、計算機原理、計算機應用基礎、信息技術應用基礎、辦公自動化、現代辦公設備應用與維護等。
●計算機網絡類,包括計算機網絡基礎、計算機網絡原理、計算機網絡設備、計算機網絡維護與維修、網絡技術基礎、計算機網絡管理、計算機局域網組建、實用組網技術、組網技術與網絡管理、企業網絡配置與管理、信息安全概論、計算機網絡安全、信息安全技術、信息系統安全與保密、防火墻技術、應用密碼學技術、病毒與黑客防范等。
●程序設計類,包括C語言程序設計、C++程序設計、C/C++程序設計、C#程序設計、JAVA程序設計、VB.NET程序設計、ASP程序設計、Delphi程序設計、ADO.NET程序設計、ASP.NET及網絡編程等。
●Web開發類,包括Web開發、Web2.0開發、Web開發技術、Web應用技術、Web數據庫技術、Web項目開發實訓、動態Web技術、Web程序設計、Web應用程序設計、網絡編程技術、移動開發技術等。
●軟件工程類,包括軟件工程、軟件技術基礎、軟件開發工具、軟件工程項目、軟件開發過程實踐等。
●數據庫管理類,包括數據庫原理與設計、數據庫設計與應用、數據庫原理與應用、數據庫需求分析與規劃、數據庫技術、數據庫應用開發、數據庫系統開發、數據庫技術與應用、數據庫管理與維護、數據庫規劃與設計、數據庫開發與維護、數據庫配置與管理、數據庫管理與維護、數據備份與恢復技術、SQLserver、數據庫原理及Access應用、ASP數據庫、Access數據庫、Oracle數據庫基礎、Oracle數據庫管理、數據庫應用技能訓練、數據庫管理系統等。
●數據結構類,包括數據結構、數據結構算法、數據設計與建模、數據模型與決策、數據倉庫與數據挖掘等。
●操作系統類,包括計算機操作系統、操作系統概論、網絡操作系統管理、Windows網絡操作系統等。
●多媒體技術類,包括多媒體技術、多媒體軟件制作等。
●網站與網頁類,包括網站設計、網頁設計與制作、網頁制作技術、網站建設與維護、網站建設與管理、網頁配色與布局設計、網頁制作與網站建設、網站維護與管理、政務網站建設與管理、網頁三劍客、ASP與網站建設、動態網站設計、動態網頁制作、圖文組版技術等。
●平面與動畫制作類,包括Flash動畫設計、動畫制作技術、Flash編程、MAYA動畫設計、AutoCAD、動畫制作與編程、3dsmax、Photoshop、圖形圖像處理、平面圖形處理技術、平面廣告設計等。
●信息系統類,包括信息管理系統、信息系統開發、信息管理系統應用、信息管理系統開發與應用、信息系統MIS原理、信息系統分析、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信息系統開發與設計、信息系統開發與管理、信息系統開發與項目管理、信息系統軟件應用、企業信息系統開發與設計、企業信息系統維護與管理、企業信息系統運行環境配置與管理、商務信息系統實訓、辦公自動化系統與開發、網絡辦公系統(OA)等。
●ERP類,包括ERP原理與應用、ERP軟件實操、ERP軟件開發與實施、ERP設計與分析、ERP實施與管理、ERP系統實際應用、ERP技術與應用、ERP系統導入與個案分析、ERP項目實施與維護、企業資源規劃(ERP)原理與應用等。
●電子商務類,包括電子商務、電子商務管理、電子商務應用與開發、電子商務與物流管理、電子商務解決方案設計、電子證券投資與分析、電子商務系統等。
●企業管理類,包括企業管理、企業信息化、工商企業管理、現代企業管理、企業信息管理、市場信息學、市場營銷、市場營銷與服務、市場調查與預測、網絡經濟與企業管理、信息戰略與IT規劃、IT產品服務、IT產品營銷、IT服務管理、客戶關系管理與IT產品營銷、J2EE應用開發等。
●會計學類,包括基礎會計學、會計基礎、會計學原理、實用會計基礎、財務會計、成本管理會計、出納實務、會計電算化等。
●財務管理類,包括財務管理、財務分析、財務預算與控制、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等。
●信息管理類,包括信息管理概論、信息資源管理、科技信息檢索、信息檢索與應用、信息存儲與檢索、信息檢索技術、信息采集與分析、信息選擇與檢索、信息咨詢與決策、信息組織、信息服務與用戶、網絡信息處理等。
●管理學類,包括管理學原理、管理經濟學、管理運籌學、溝通技巧與關系協調、公共關系學、人力資源管理學等。
●經濟學類,包括信息經濟學、經濟法基礎、經濟預測與決策等。
●統計學類,包括統計學原理等。
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畢業生對知識技能的運用又有什么體會呢?據對90名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往屆畢業生的調查,他們認為,信息管理專業人才應掌握的知識范圍(多項選擇)依次為:計算機軟件(69)、信息資源管理(54)、電子商務(54)、管理類(54)、計算機硬件(45)、經濟類(36)等。這說明計算機軟件與硬件知識、信息資源管理知識、電子商務知識及管理類與經濟類知識,乃從事信息管理工作所必備的知識和技能。
上述兩個調查材料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仔細分析一下高職院校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我們發現,有不少辦學點基本上是參照普通高校信息管理與信息專業(本科)課程體系,或將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和一般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組合而成的。明顯過于以計算機技術為主,缺少信息資源管理的特色。有的教學點,其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與電子商務專業乃至財務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相差無幾,談不上應用計算機技術進行信息資源管理。可以這樣說,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的教學,似乎只有計算機技術的教學,很少有應用計算機技術進行信息資源管理的教學。要說有信息資源管理的教學,也只局限于財會信息管理的教學。
課程體系的建設,首先要明確人才培養核心能力的要求。我們從教學實踐中體會到,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人才的核心能力應該是:信息管理系統維護與開發能力、信息處理與信息分析能力。基于專業核心能力的培養,應設置相關的核心課程:信息技術應用基礎、程序設計基礎、數據庫設計與應用、組網技術與網絡管理、網絡信息處理、網頁設計與制作、信息管理系統、信息組織、信息分析與預測等。
私立華聯學院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的企業信息管理方向和網絡廣告設計與制作方向,其課程體系基本上以上述核心課程為基礎,輔以專業方向課程來建立。
基于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職業特點,應注重動手能力的培養。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學生除完成培養方案所規定的課程學習及實踐任務外,還必須通過一定的技能考證,如計算機等級考證、網頁設計與制作、平面設計師、三維動畫設計師、企業計算機系統維護員、數字家庭技術集成員等。
高職院校專業人才的培養應注意加強實踐性教學,為此,必須走與企業相結合的辦學道路。私立華聯學院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的歷屆學生都注意走出校門,以軟件園、科技有限公司、數碼有限公司、書業有限公司等為教學實踐基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已成為當今社會的一種發展趨勢,信息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信息管理人才是社會經濟發展所需要的熱門人才。我們必須在充分調查社會和行業人才需求的基礎上,制定出專業人才的培養方案。建立起與社會相結合、與行業接軌,以市場為導向、用項目來驅動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