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在同中國“贏得未來”的競爭中,將寶押在寬帶上;而中國由于寬帶接入壟斷政策,可能在贏得未來GDP后,輸掉未來。
由于寬帶接入的壟斷,我國的寬帶資費水平相當于韓國的124倍。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提供的這一觸目驚心的數字,提醒人們關注中國21世紀的民生問題——“數字化生存”的困境。
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的研究發現,中國寬帶在高速發展中,與國際發達國家的水平不僅沒有縮小,從國際電聯的數據來看,中外寬帶鴻溝竟然日益擴大。我們真的又到了“最危險的時刻”,不改革不行了。
考慮到我們已經進入互聯網時代,電信問題必須結合互聯網問題綜合考慮。以往電信改革只觸及電信壟斷(骨干網壟斷),卻沒有觸及互聯網壟斷(接入網壟斷),導致我們進入寬帶互聯網時代后,發現關鍵瓶頸在互聯網方面。因此要從互聯網的角度重新審視電信改革,希望在電信改革中充分加入互聯網的考慮。
中國寬帶瓶頸,主要不是卡在寬帶骨干網上,而是卡在互聯網接入網上。因為在中外同等帶寬條件下,主要區別在于,全人類幾乎都放開了互聯網接入,只有我們一家壟斷互聯網接入。這導致在寬帶接入互聯網時,出現了瓶頸效應,不能充分發揮帶寬的作用。一個突出問題是,中國的云計算成本是美國的四倍,就是這個原因造成的。
參照英國電信集團2008年將數據中心業務進行分拆,出售給HP的成功做法,將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的數據中心業務分拆出來(目前擁有的近10萬個數據中心機架,超過60億的年收入),整體上并入廣電,與中國有線電視網絡公司合并,加上廣播電視視頻內容業務,組建國家廣播電視網絡集團公司。
國家廣播電視網絡集團公司 = 中國有線電視網絡公司的光纖資源 + 分拆過來的互聯網數據中心業務 + 廣電的視頻內容及NGB戰略,構成國務院實施三網融合的戰略舉措,全面推動并從根本上解決目前三網融合以及寬帶產業運營中的重大難點問題,如,互聯互通問題,運營商之間的網間結算問題,網絡中立性問題,大量出現的廣播電視視頻內容監督管理、互聯網內容監督管理問題。從管理體制上徹底理順運營商既要管理互聯網接入運營,又要承擔寬帶內容監管兩頭難顧的問題。
在各方協力之下,寬帶瓶頸一定可以打破,中國老百姓是可以得到質優價廉的寬帶服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