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文利
武漢市黃陂區人民醫院婦產科,湖北武漢 430300
腹脹是剖宮產術后常見并發癥之一,主要是由于產婦術后未排氣、排便所致。腹脹將影響產婦睡眠、飲食、切口愈合及產后恢復,嚴重者甚至導致術后腸粘連與腸梗阻。因此,采用有效護理措施對促進剖宮產術后產婦的肛門排氣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對筆者所在醫院行剖宮產術的302例產婦,實施不同護理措施,旨在探討護理干預對促進剖宮產術后產婦肛門排氣的效果,報道如下。
選擇2009年6月~2010年12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產婦302例,均為連續性硬膜外麻醉行腹膜內子宮下段剖宮產術,無心肝腎等器質性疾病。年齡22~31歲,平均(25.8±3.5)歲,初產婦213例,經產婦89例。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151例。兩組患者年齡、孕周、體重及文化程度等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用剖宮產術后常規護理,包括去枕平臥6 h、禁食、術后2 d開始下床活動等,干預組在此基礎上,給予系統的護理干預。具體護理干預措施如下:①健康教育:做好術前的知識介紹及心理護理,使其了解術后可能出現的排氣、排便等障礙,消除恐懼、焦慮等負性情緒,同時囑產婦盡量少講話。②飲食指導:早期宜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忌大補和食產氣食物,多食富含纖維、綠色蔬菜促進腸蠕動,多飲湯水促進乳汁分泌。③行為干預:根據產婦疼痛情況,適當給予止痛劑,鼓勵產婦在床上進行簡單的活動及翻身,對于身體條件允許的產婦,可在術后1 d下床進行少量活動。④溫水足浴法:術后待麻醉清醒,產婦生命體征正常后即進行足浴,具體方法:盛一盆40℃左右的溫水3 000~ 4 000 mL。置于床尾,產婦仰臥雙腿曲膝,將雙足全部沒入溫水中,根據產婦感覺及時調節水溫,每次5~l0 min,每晚1次。
干預組與對照組的排氣、排便及乳汁充足時間比較采用t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組產婦術后排氣、排便及乳汁充足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術后機體恢復時間比較(±s,h)

表1 兩組產婦術后機體恢復時間比較(±s,h)
組別 n 排氣時間 排便時間 乳汁充足時間干預組 151 18.5±3.9 45.8±6.5 51.3±3.8對照組 151 27.3±5.8 56.4±4.2 59.8±4.7 t 15.47 16.83 17.28 P<0.05 <0.05 <0.05
剖宮產術后腹脹作為一種術后胃腸功能抑制反應,不僅使產婦的痛苦增加,還影響產后子宮復舊、切口愈合及乳汁分泌,不利于嬰兒的生長發育[2]。因此,正確指導產婦盡早排氣排便,減輕腹脹具有重要意義。術后腹脹及排氣時間延長的原因主要有:①術前禁食造成腸功能紊亂,且剖宮產術前一般不灌腸,導致腸腔內積食積糞。②術中麻醉用藥,腸管受到手術激惹,臥床使腸蠕動減弱,失血失鉀致低鉀血癥。③術后過早進食產氣食物,未進行及時適量活動及產婦呻吟、喊叫、過多講話等引起胃腸內積氣所致[3]。
本研究對產婦進行術前健康宣教,飲食指導及行為等護理干預,以期改善術后腹脹,促進肛門排氣。研究表明,溫水浴不僅能作用于神經系統反射區產生鎮痛效果,還能刺激足部臟腑反射區的穴位,增加局部血液循環,從而減輕腹脹,促進排氣[4]。研究結果顯示,干預組術后排氣、排便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乳量充足時間也明顯縮短(P<0.05),表明護理干預不僅可以促進產婦術后排氣排便,恢復腸功能,使產婦能及早進食,補充足夠的營養以利于乳汁分泌,保證嬰兒生長發育。總之,對剖宮產術后產婦實施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可有效降低術后腹脹的發生,縮短肛門排氣時間,促使產婦早期恢復,建議臨床推廣。
[1] 朱玉梅.剖宮產術后促排氣的護理體會[J].地方病通報,2006,21(6):70.
[2] 柯國瓊,張成金.開塞露納肛治療產后尿滯留[J].中華護理雜志,2004,31(6):318.
[3] 曹建平,王春杰.促進剖宮產術后肛門排氣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藥導報,2009,6(23):9-10.
[4] 吳曉蕓,董英,周健芳,等.護理干預對腹部手術后肛門排氣及減輕腹脹的觀察[J].醫學信息,2010,23(1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