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紅威
(慶陽市衛生學校,甘肅慶陽745000)
調整衛生職業教育角度 助甘肅“東翼”經濟騰飛
龐紅威
(慶陽市衛生學校,甘肅慶陽745000)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在科技引領下正在建設的甘肅“東翼”經濟區即慶陽革命老區新型能源化工基地吸引著各行各業精英人才的關注。甘肅“東翼”經濟區的建設和投產,將吸納各行業、多層次的人才,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改變慶陽市的現有社會人才構成,推動教育部門思考如何對急需型人才的培訓。衛生職業教育部門作為為社會培養合格的即用型、急需型和前瞻性醫療衛生人員的培訓基地,面對此大好機遇,要不斷地進行社會調查,根據社會發展動態,提前提出3~5年的人才需求信息,并依據此信息培訓社會發展所需的醫用人才。慶陽革命老區新型能源化工基地在使用后必將產生大量的傳統型和新型的醫療服務對象,為此,衛生職業教育部門應積極培養或培訓了解化工人員人文特點及其常見病、多發病、職業病預防和診治能力的醫護人員,用醫學知識助甘肅“東翼”經濟騰飛。
調整角度;衛生職業教育;甘肅“東翼”;經濟騰飛
醫學發展的目的從始至終都是促進健康和維護健康。其手段有“治未病”與“治已病”,所謂“治未病”是指治療還沒有發生的疾病。《難經·七十七難》有云:“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黃帝內經·素問》中也說:“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可見,“治未病”從來都是醫者追求的極致,是醫學發展的最高層次。甘肅“東翼”經濟區是以污染較重的煤、氣、油為對象的化工基地,它的建設和使用,必將給周圍環境、居民及基地職工的健康帶來影響,衛生職業教育部門必須調整教育角度,為“防患于未然”,本著“治未病”思想,著眼于培養預防和治療因煤、氣、油而影響健康和環境的醫務工作者,盡量做到經濟發展促進健康的狀態。
職業教育說到底是“就業教育”。職業教育必須以學員的就業為目的,以社會所能提供的就業崗位為辦學方向,衛生職業教育也不例外。甘肅“東翼”經濟區的建設必將產生大量的就業崗位,衛生職業教育必須抓住這個契機,調整目前的辦學角度,培訓符合為慶陽革命老區新型能源化工基地從業人員健康服務的醫療衛生人員。
甘肅“東翼”經濟區是以煤、氣、油為對象的經濟區,存在著環境污染和周圍居民健康損害的可能性。隨著居民健康意識的提高,他們對上述可能性的關注或憂慮較多,如不給予及時、正確的健康指導和健康教育,居民就會在經濟區的選址和建設過程中進行干涉和破壞,影響基地的建設和投產,如強行建設和使用經濟區,則必將激化社會矛盾,不利于和諧社會的構建,難以使基地獲得最大化的社會、經濟效益。因此醫學專業人士的參與就在整個基地的建設和使用中尤顯重要。
化工企業職工最大的人文特點是遷徙,無歸屬感,具有移民的心理特點。這種心理特點導致他們從心理上缺乏歸屬感、安全感、責任感和幸福感,從心理健康的角度看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狀態,長此以往必將導致健康損害。現代醫學模式認為,人體出現疾病不僅僅取決于生物機體本身,還與他們的心理狀態和周圍環境狀況密切相關。醫護人員在面對患者時,必須先了解他們的人文環境和心理特點,除便于溝通外,還可據此診斷疾病。因此,衛生職業教育部門應在甘肅“東翼”經濟區投入使用前使學生研究并掌握基地的建設者和使用者的人文特點和心理狀態,為基地職工的健康培養專業的醫護人員,同時又可為接受職業教育的學生謀得就業的機會。
煤、氣、油等化工企業職工的職業病和與工作有關的其他疾病對慶陽市目前的醫療來說是一個新領域和面臨的新問題,因此,必須對目前的臨床醫護人員進行針對性的、正規化的業務培訓。衛生職業教育部門有承擔為地方培訓所需人才的責任,但培養新型的、專業的化工醫護人員對衛生職業教育部門來說也是一項全新的挑戰,面對此衛生職業教育部門應轉變教育角度,開拓醫學培訓的新領域,針對目前和今后幾年的社會需求,培養和培訓適應型人才,為社會發展和群眾健康保駕護航,為甘肅經濟發展插上健康的翅膀。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醫保政策的實施、醫療市場的開放及民眾健康意識的提高,面對較大、較重的疾病時,大多數人選擇蘭州、西安甚至北京、上海等條件好、水平高、名氣大、業務精的大型醫院進行治療,使慶陽原有病員外流較多,各級衛生醫療單位所面臨得生存壓力加大。因此,擴大醫院規模,加強軟、硬件設施建設,提高醫務人員的醫療水平,改善醫療服務態度等措施就成為醫療單位生存與發展的重要手段。目前,慶陽市各醫療單位通過積極改革,醫療水平明顯提高,病員數量顯著增加,醫療收入大幅上升,但這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高的衛生醫療服務需求還存在著很大差距,如醫院病床數量不足、門診病員數量過多(導致醫生難以細心診斷,增加了誤診率)、醫護人員緊缺(導致醫護人員服務時間和強度增加,降低了服務質量)等,這就要求醫療單位繼續擴大服務規模,提升服務水平。而甘肅“東翼”經濟區建設和使用后,潛在的病員數量必然增加,以目前的服務狀態將難以為新增病員提供常規的醫療服務。
醫療部門應和環保等部門密切合作,定期對周圍居民及化工職工的健康狀況進行普查和抽查。衛生職業教育單位應提前學習和研究化工項目對人體健康損害的檢測項目、標準、實施方案、組織方案等,待條件成熟后,再行培訓臨床醫護人員或舉辦中、短期化工危害醫學檢測學習班,培養專業化工檢測人員,盡量減少化工對環境和人體的損害。
為透明煤、氣、油化工對周圍環境和居民身體健康的影響和危害,定期公布環境監測和人體健康調查結果,并請衛生職業教育單位的專業培訓人員以現場講座、視頻講座、現場或電話咨詢等多種形式進行健康教育,提高群眾的認識,使其清醒認識什么是化工危害及化工危害產生的前提條件、預防方式、癥狀、治療及轉歸,消除群眾的恐慌心理,減少“東翼”經濟區建設的阻力。
化工職工具有特殊的人文特點,他們的交往圈子和交往心理與當地人有所不同,交往話題和與人情感往往因所從事職業是否與自己相同而差異較大,因此他們產生不良心理時也難以與當地心理醫師較好交流。衛生職業教育部門應據此培養一批在煤、油化工基地就業的精通化工人文特點、心理特點、情感特點的并被化工職工所認可的心理醫師,這是符合衛生職業教育的教育目的的,也是目前一項重要的教學計劃和辦班依據。
甘肅“東翼”經濟區作為重污染項目的煤、氣、油化工基地,在建設中不但要關注它的經濟效益,還要關注包括基地職工在內的周邊環境和居民的健康問題。因此,在它的建設和使用過程中必須重視煤、氣、油化工可能帶來的職業病和有關疾病,為此,應在基地建設的初始階段就開始配備一定數量的具有診斷和治療此類疾病經驗的臨床醫護工作者。但是目前,慶陽革命老區新型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設還缺乏專業的醫護人員的參與,而當地現有的臨床醫護人員又缺乏對煤、氣、油化工職業病和有關疾病診斷和治療的經驗和設施,從而使化工職工的健康得不到保障,工作積極性也就難以發揮,嚴重影響著煤、氣、油化工基地的整體建設。衛生職業教育部門應根據市場需求(短期或較長一段時期)培養一批專職的以煤、氣、油化工職業病和有關疾病為診治對象的醫護人員,使其迅速地參與到基地建設中去。
市內各醫療單位均存在著少量的高技能醫護人員服務對象過多,而大量的初、中級醫護人員服務對象過少甚至閑置的問題,導致初、中級尤其是初級醫護人員的醫療水平難以提高,限制了醫護人員整體水平的提高。目前,慶陽市各醫院面臨著因慶陽革命老區新型能源化工基地建設和使用而出現的醫療服務對象暴漲的局面,加劇了現有問題的解決難度,面對此困難,醫療單位除擴大規模、自身挖潛外,還應借助衛生職業教育單位的醫療資源提升服務水平,如大量吸納醫護服務人員,降低目前臨床醫護人員服務強度過大的問題;簽單式定向培養臨床輔助診斷人員,縮短人才培養周期;組織初、中級服務對象較少或閑散的醫護人員予以短期集中繼續教育,提高其理論和實踐能力,走科研型、學術型道路,中醫可向經典派發展,使人才多方向、多門路、多類型發展,力爭為不斷增加的病員更好、更快的服務。
衛生職業教育單位可以利用教學資源空閑階段組織人員進行急救知識培訓,培訓對象主要有參與急救的醫療護理人員,參與意外事故搶救的公安、消防和武警人員,化工基地的建設和生產人員,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具有專業的醫療急救技能和意識,并能實施自我救助為最終救治贏得時間。
總之,甘肅“東翼”經濟區的建設在促進甘肅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為慶陽市的衛生事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衛生職業教育人士應乘時代的東風促進衛生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引領慶陽市蓬勃發展的衛生事業邁向新高。同時衛生職業教育部門也要為甘肅“東翼”經濟區的健康發展提供人才支持,使甘肅經濟“東翼”盡快羽翼豐滿,進而推動甘肅經濟的騰飛。
G40-03
A
1671-1246(2011)06-00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