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釗陽
(廣西師范大學,廣西 桂林 541006)
廣西農民合作組織一體化發展研究
李釗陽
(廣西師范大學,廣西 桂林 541006)
針對目前廣西農民合作組織遇到的發展不足的問題、農民合作組織的外部發展戰略問題,以及廣西農民合作組織之間的聯合發展問題,探討了廣西農民合作組織的外部發展戰略,通過農民合作組織的橫向一體化和縱向一體化的發展方式,解決現階段廣西農民合作組織發展的資金問題、人力資本的投資問題、合作社內部治理問題。
農民合作組織;橫向一體化;縱向一體化
在國外農民合作社理論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20世紀40年代至70年代,新古典經濟學研究應用于農民合作社的階段。在此40年間,經濟學家通常從三個視角來考察合作社:①作為縱向一體化的一種形式——通常被稱為“農場的延展”的視角;②作為一個獨立的廠商——通常被稱為“作為廠商的合作社”的視角;③作為通過集體或聯合行動聯結起來的廠商之間聯合——通常被稱為“聯合”的視角(Staatz,1989)。第二階段為20世紀80年代至今,以新制度經濟學為主的大量新理論、新方法,比如交易費用理論、委托代理理論、產權理論、博弈論等,出現在農民合作經濟領域的研究中。在此期間,有關農民合作社的理論研究可以分為三個主流:第一,對“合作社是廠商”的擴展;第二,合作社是一種“聯合”;第三,合作社是一種“合約集”。其中,科斯在《企業的性質》中運用邊際替代的分析方法,對企業與市場之間基于交易成本的相互替代關系進行了詳細描述,闡述了企業與市場的邊界如何確定。對于制度和制度變遷的過程,諾斯在其《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績效》中做了詳細論述。奧爾森的集體行動理論討論了在大集體和小集體狀態下組織的效率問題。
在國內農民合作組織的理論研究方面,張曉山認為農民合作組織發展路徑有以下幾點:第一,對現有的組織,如供銷社和信用社進行根本性改革所需成本過高,效果不好,這些現有的組織不一定能適應市場化的改革;第二,當前中國農民合作組織最重要的發展方式就是“另起爐灶”,利用市場與農民的結合,大力發展“協會+農戶”、“公司+農戶”、農業經紀人等新的組織形式。第三,充分利用現有的自生的農業中介組織,使其發揮對接市場和農戶的作用。牛若峰、夏英認為,尊重基層和農民群眾的自主選擇,從當地實際和不同特點出發,創造性地尋求合作經濟組織的最佳發展道路,形成自己的發展模式,應該是今后較長時期內我國農村合作經濟發展的基本思路。
農民合作組織的一體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為區域間的橫向聯合,主要是擴大范圍。一方面是農業生產相關的上下游產業的聯合[1]。同時農民要求提高生活水平,增加收入的愿望強烈?,F階段我國農業發展因受到種種因素制約,始終處于低水平發展狀態,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進程緩慢,農民合作組織一體化進程發展困難。在農業現代化進程中,農業合作組織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廣西地區的農民合作組織發展相當落后,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農民合作組織一體化發展面臨很多問題。
首先,農民合作組織的成立和運行是需要運行資金的,廣西地區的農民合作組織多是以服務廣大農戶為目的,其性質偏向于公益性質,所以不能從農民那里獲得服務報酬,農戶入會所繳納的會費也遠遠不能支持合作組織的運行。其次,目前廣西地區的農民合作組織多是松散的形態,并且法人地位不明確,不能承擔一定的風險,所以很難從銀行獲得發展所需要的貸款。由于缺少發展資金,廣西的農民合作組織處于非正常運轉的狀態,不能很好地推動農業發展,更不能聯合上游下游的企業和農業生產者,也不能橫向聯合形成更廣泛的農民組織。
農民合作組織一體化發展的進程中必然需要很多既懂農業又懂經濟管理知識的人才。一方面,由于廣西地區的農民文化素質較低,人力資本的投入不夠,對于農民的培訓較少,而且培訓多是關于農業生產方面,對于經濟管理方面的培訓較少,所以要使農民懂經濟管理就比較困難。另一方面,很多大中專院校的畢業生,他們具有較高的文化基礎,有很大一部分懂得經濟管理知識,但是卻不愿意從事相關的農民合作組織的工作,而且他們也不熟悉農業生產,這樣就造成了“兩頭堵”的發展困境。這個缺少人才的困境嚴重影響了農民合作組織一體化發展的進程。
農民合作組織的區域聯合和產業聯合是需要很大的動力的,因為農民本身的小農意識和傳統農業的發展慣性都在阻礙著農民合作組織的聯合和擴大。農民合作組織一體化的動力主要來源于政府的推動、組織內部的動力,還有農民規模生產要求的動力。首先,廣西各區域政府對于農民合作組織的資金投入較少,未能很好地刺激農民合作組織的發展,對于區域間的農民合作組織的聯合和產業聯合未給予足夠的投入和幫助。其次,眾多農民合作組織由于結構松散、組織發育緩慢,并且組織力量弱小,所以在其內部也沒有形成希望擴大組織范圍影響力的內部力量。最后,廣西大部分農戶還固守著一戶耕作一小塊土地的耕作方式,大規模的區域性的農業生產還沒有形成。廣大農戶沒有享受到大規模生產帶來的收益,所以也缺少推動相應農民合作組織區域聯合和產業間聯合的動力。
農民合作組織的一體化發展主要是為了尋求經濟上的目標,簡而言之,是否推動農民合作組織一體化取決于合作社能為其帶來多大的收益。農民合作組織的一體化發展,可以帶來生產效率和交易效率的提高,從而提高農民的市場抗衡能力,糾正市場失靈和降低交易成本。但是由于以上種種困境,廣西農民合作組織一體化始終沒有達到我們所期望的發展程度,實際產生的作用也很有限。為了擺脫這種發展困境,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決。
根據現代企業理論,企業是一系列契約(合同)的組合,是個人之間交易產權的一種方式。作為簽約人的企業參與者必須對自己投入企業的要素擁有明確的財產所有權。在農民合作組織的組織管理過程中,要始終遵從現代企業理論的方法指導,在建立農民合作組織的時候可以采取股份制,農民合作組織中的成員向農民合作組織投入股金,不強制入股。在分配農民合作組織盈余的時候,按農產品交易量和所占股份相結合的方法分配。這樣就把農戶與農民合作組織的利益結合在一起,同時兼顧入股和未入股的社員利益。以現代企業理論為指導建立的農民合作組織,明晰了組織內部各個成員的產權,減少了交易成本,使農業生產更有效率,從而保護了農合的利益,更進一步提高了農戶的收入。
從目前廣西農民合作組織的發展情況來看,政府必須出臺相關的、具體的農民合作組織扶持政策,建立合理的制度,打破區域間的障礙,為區域間的農民合作組織聯合提供制度保障和通道,促進農民合作組織的橫向一體化。首先使廣西農民合作組織在范圍上得以擴大,進行區域間的聯合,把相同的農產品生產區域組織在一起,形成規模生產的效應。同時,政府應該引導農業相關企業,其中包括農資生產企業以及農產品加工企業。政府應該構建合理的制度平臺,使農民合作組織可以和這些企業進行縱向聯合,為農戶提供優質農資產品和農產品深加工服務,形成企業、農民合作組織和農戶的三贏局面。
廣西農民合作組織初期建立時普遍缺少發展資金,農戶自身也不具有大量資金??梢哉f缺少發展資金是農民合作組織的普遍問題,所以政府對農民合作組織的財政投入和資金扶持是非常重要的。同時還需要大力發展農村小額信貸業務和銀行對于農民合作組織的貸款業務。從國外相關的農業金融業務來看,我國需要大力發展以國家為主導、以扶持為主的長期低息對農貸款業務,對不同農民合作組織建立合理的信用評級制度,發展貸款業務。同時,引導商業銀行進入農業投資領域,加大對農村金融市場的培育和扶持,完善農村金融體系,使大量資本進入農村,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促進農民合作組織橫縱向一體化進程。
作為一個獨立運營的主體來說,農民合作組織的發展是需要大量人才的。首先,對于已存在的農民合作組織“領頭人”、“經濟能人”的重視程度要加強,要對于這些人進行相應的再教育再培訓等。同時,要建立良好的人才培育和引入機制。加大對農民的基礎教育投入和健康投入,提高農戶的基礎文化素質,讓他們更好地理解政策和利用政策。同時,從農業體系外界引入大量經濟管理人才,使農民合作組織和外部經理人市場相結合,引入職業經理人管理農民合作組織,從整體上提升農民合作組織的管理水平,以適應農民合作組織從生產導向向市場導向的轉變,提高農民合作組織的組織效率和生產效率。
[1]黃勝忠.轉型時期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組織行為研究:基于成員異質性的視角[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
On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Farmer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s in Guangxi
Li Zhaoyang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 541006,China)
In view of the current problems with the underdevelopment,extern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joint development of the Guangxi farmer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s,the paper explores the strategies for the external development of the organizations and proposes approaches of both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integration for resolving the problems with financing,investment of human capital and internal management.
farmer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s;horizontal integration;vertical integration
D422.8
A
1673-8535(2011)05-0045-04
2011-05-28
廣西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項目(2010106020201m05)
李釗陽(1987-),男,甘肅省天水人,廣西師范大學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政治經濟學。
覃華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