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光 王 秋
(浙江長征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杭州 310023)
美國民族職業教育對我國民族高職院校發展的啟示
黃明光 王 秋
(浙江長征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杭州 310023)
本文對促進美國民族職業教育發展的幾個動力作了分析。對如何借鑒美國職業教育發展的經驗,提高我國民族地區高職院校發展,提出了幾點建議。
美國民族職業教育 民族地區高職院校發展 啟示
論述美國教育及職業教育的文章及著作較多,而專門論述美國民族職業教育與民族地區高職院校專業設置研究的文章較少,本文對這一課題加以探討,希望能加深我們對民族地區高職院校發展的研究,以進一步推動我國民族職業教育的發展。
美國的職業教育立法工作推動了少數民族的職業教育得以發展。以1914年頒布的 《史密斯·萊沃法》(Smith·LeverAct)和1917年的《史密斯·休士法》(Smith·HughesAct)為例,這兩部職業教育法曾加速了以黑人學生為主的漢普頓學院的職業教育發展。例如,1918年,該學院的手冊上規定農學系的培養目標是具有企業生產技術的農民。
在美國少數民族中,人口占第四位的為印第安人,2000年為205萬人。[1]為了促進印第安人職業教育的發展,1972年,國會通過了《美國印第安人教育法案》(American IndianEducationAct),該法案對印第安青少年的職業教育,以及各社區與印第安居民的職業教育作了指導性建議。1975年,國會又通過《印第安民族自決與教育援助法案 》 (IndianSelf-DeterminationandEducationAsistance Act),針對印第安民族維護本民族的管理權,特別是對于開辦契約“學校”(contractschoots)提出了法律上的建議,更有利于印第安職業教育的發展。1978年,國會又通過了《部落學院法案》(TribalCollegeAct),加強了聯邦政府對部落學院經費的撥款。這對于推動印第安民族的職業教育,無疑是一個重要的法律依據。
除專門的印第安法律外,美國國會還在其它教育法律中對少數民族學生的職業教育作了部分規定。例如,1972年頒布的《11246號行政命令高等教育實施條件》,對少數民族大學生在接受職業教育方面的經費資助,提高職業教育的教學質量均有規定。1994年頒布的《2000年教育目標法》對少數民族職業教育的內容作了具體規定。例如,要消除少數民族學生與非民族學生畢業率的差距,增加少數民族學生進入職業學校學習的人數。2001年初,時任總統小布什簽發了 《不讓一個孩子掉隊》(NoChildLeftBehind)的教育改革法案。其中,對少數民族的職業教育,法案中規定:要加強對民族地位、民族學院的職業技術教育撥款。要支持各州建立民族特困地區的“社區技術中心”。對印第安各教育,聯邦政府計劃加強對印第安學校的建設簽助。[2]1990年,美國對1984年《卡爾·D·波金斯職業教育法》修改后,定名為《職業和應用技術教育法案》。其中強調工廠企業應與學校教育緊急結合;加強國會對技術教育的支持,該法案第一次提出了職業教育首要面向全體民眾的方針,這無疑對推動少數民族的職業教育起了重大的作用。[3]
美國國內民族職業教育的發展形式,除國會立法之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工業教育”是另一種動力形式。
推動民族職業教育中“工業教育”發展的動力有如下幾種。
其一,美國民間團體及傳教士協會。在1864—1865年期間,美國國內的各種協會開辦了許多“工業學校”。向有色民族青年傳授制鞋、縫紉和木版印刷等職業教育。[4]美國傳教士協會在1868—1865年期間,曾出資援助過漢普頓學院、陶格魯學院和亞特蘭大大學開設了部分“工業教育”的課程,以加強有色民族的職業教育發展。[5]
其二,各種教育基金。例如,期萊特基金會的負責人海古德(AtticsG.Haygood)等人認為,工業教育對種族民族青年的教育作用是多方位的,它能培養民族青年的獨立勞動能力和經濟獨立的情感,促進青年的智能力發展,培養他們勤奮和節儉的思想品德。在這種思想指導下,斯萊特基金會在1887—1888年間,投資了4萬美元對41所學校的“工業教育”計劃進行了資助[6]。
其三,熱心于民族職業教育的白人教育家。例如,以賽繆爾·C·阿姆斯特朗(SamuelChapmanArmstrong)等人為代表的白人教育家,就在20世紀20年代為美國種族膚色民族的職業教育搖旗吶喊。他們認為:黑人及其他少數民族要想在資本主義發達的國家中立足,必須學習職業技能。阿姆斯特朗在擔任漢普頓學院首任校長時,主張把工業教育作為培養少數民族節儉、勤奮、堅忍的價值觀念的重要手段。在他任校長期間,把農業教育作為主要內容,開設有農作物、農作物的輪耕、家畜管理等課程;在機械課程方面,設有印刷、速記、機械制圖、縫紉和家庭手工業等課程。[7]
其四,有色民族團體及學校。例如,非洲人衛理公會(AMEC)曾在波福特及凱重爾開辦過工業學校。黑人學院中的塔斯克基學院(TuskegeeInstitute)有500英畝農場,開辦有木工車間、鐵匠鋪、男學生制鞋場、女孩縫紉室等職業教育實習場地。[8]該校校長華盛頓出生于奴隸家庭。他任校長期間,在民族職業教育的工業課程上,設全了工業、農業、貿易、手工業等課程。他還把職業教育推廣到農村,在農閑時間開辦“兩周學校”,使農業短期課程教育逐步制度化。參加少數民族農民最多時達到490人。[9]
其五,美國社區學院對民族職業教育也作出了巨大貢獻。社區是美國少數民族地區最小的行政單位。民族區域的職業教育中心一般面對一個學區或者個州。社區學院可以組織少數民族學生參加多種多樣的職業技術教學與實習。有些社區學院還組織專家專門為民族學生開發職業教育的課程,編寫具有民族特色的課本,以適應民族學生的就業需要。民族地區的社區學院立足于社區,致力于社區居民的服務,對民族的入學條件了也比較寬松,收費低廉。社區學院開辦的職業課程實用性強,具有變化性和靈活性。能針對當地的職業技術教育的需求,開設自動化、家政服務、航天技術、計算機、土木工程等領域的一些新專業。
其六,民族地區的職業教育理事會、職業教育咨詢委員會對促進少數民族學生的職業教育同樣進了一定推動作用。職業教育組織針對美國人一生中平均要改變職業6—7次特點,在廣大民族學生中廣泛宣傳“終身職業教育”的教育理念。如果一個民族學生終身僅僅接受一份培訓或者職業培訓,就非常難以適應美國市場經濟的變化。在信息社會時代,民族學生如果單靠在校學習的一種競業知識和技能,很難適應職業經常變化的社會現實。因此,民族學生必須不斷補充新的職業技能。除“終身職業教育”思潮外,職業教育組織還向民族地區的學生宣傳職業教育國際化的趨勢。許多職業教育咨詢機構向民族地區的印第安人和其他少數民族學生宣傳跨國合作開辦職業教育的新情況,傳授職業教育國際教育資源配置的知識,讓民族地區的學生加強職業教育終身化、國際化的思想觀念,從一個側面推動了美國民族的教育事業的發展。[10]
中國與美國存在著政治、經濟及民族制度的差異,但兩國均為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大國,在推動民族職業教育發展方面,美國的一些措施及經驗,值得我國借鑒。
美國民族職業教育發展的經驗證明,健全和完善民族職業教育立法,對于保護美國少數民族及弱勢的有色種族的教育權利,具有重大作用。目前,我國民族教育的法律—法案加立法工作已經有了較快發展。但也存在許多有待進一步完善的地方。比如,我國還沒有一部《少數民族職業教育法》;從宏觀而言,《少數民族教育法》也尚在起草之中。在財政撥款方面,應借鑒美國的經驗,健全《少數民族職業教育援助法》或 《少數民族職業教育撥款法案》。又如,在少數民族職業教育的立法工作上,應針對民族工作的重點地區、邊遠農牧區、高寒區、人口稀少的民族地區,將民族職業教育條例的立法權下放到民族省份。
美國少數民族工業教育發展較快的原因之一,是社會團體、工商行會組織、工會和企業,以及社會各界參與到民族職業教育的工作中來。我國政府也應該通過法律和行政的種種手續和措施,加強民族地區職業教育與工商行業、和團體的結合,讓社會各企業為民族職業學校和學生提供的優秀的實習場或職業指導和咨詢。讓企業主參與民族的職業教育培訓,把職業學生安排在實際工作崗位上,采用半天學習職業教育理論,半天參加生產實踐的做法。學習職業的,要加生產實踐。[10]要調動各樣慈善基金會和熱心民族職業教育的社會團體、個人投資業興辦各種形式的民族職業教育學校、實驗場地。針對我國窮國辦教育的國情,應該采取免稅或低稅等有效措施,讓慈善基金會和社會團體、個人大膽投資民族職業教育事業,從而進一步拓寬民族地質職業教育經費的來源渠道,以緩解當前民族地區和職業教育經費不足的困境。
美國印第安和其他少數民族職業就是成功的經驗之一是重視產教結合。民族職業教育應怎么樣針對不同區域的經濟狀況,爭取各種專業多種辦學方式來為當地的經濟服務,這是推動民族職業經濟迅速發展的重要手段。此外,力爭企業的生產經營與民族職業教育結合起來。美國卡耐基促進教育基金會作出的 《公司課堂:學習的企業》的報告,就為全國的職業教育與企業合作,提供了一個范例。
[1]史靜寰.當代美國教育.社會科學院文獻出版社,2001:279.
[2]陳立鵬.對美國少數民族教育法的初步研究.少數民族研究,2004,(1):124.
[3]郭建.美國職業教育發展的特點和啟示.中國職業教育,2004,(29):57.
[4]Lance,G.E.Jones.NegroSchoolsintheSouthernState.OxfordueniverityPress,1928:76.
[5]屈書杰.美國黑人教育發展研究.河北大學出版社,2004:80-99.
[6]AugustMeier.NegroThoughtinAmerica,RacialIdeologiesintheAgeofBookerT.Washington,1880-1915:92.
[7]屈書杰.美國黑人教育發展研究.河北大學出版社,2004:93-94.
[8]ErwinV.Johanningmeier.AmericansandTheir schools,RandMcnallgCollegeBublishingCompang,1980:169.
[9]HarveyG.NeufeldtandLeoMcGee(et),Education oftheAfricanAmericanAdult:anHistoricalOverview,GreennoodPress,1990:67.
[10]胡國芬.從美國職業教育情況我國職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科技論壇,2007,(4):5.
[11]陳立鵬.對美國少數民族教育立法的初步研究.少數民族研究,2004,(1):128.
[12]劉堯.美國職業教育特點述評.世界教育信息,2007,(9):15.
浙江長征職業技術學院2010年度教科研項目 “中小民營人才需求對民辦高職院校辦學特色影響研究”(Z20100102)課題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