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娉
(中南大學 藝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6)
1.什么是動畫
動畫是19世紀末以來飛速發展的科學技術與繪畫藝術結合的產物。“動畫”一詞來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日本,當時日本將用線條描繪的漫畫作品稱為“動畫”;二戰后,開始將用木偶、線繪等形式制作的影片統稱為“動畫”。①動畫作為一種具有獨立審美意義的藝術形式,從其確立以來,在世界范圍內取得了普遍應用,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產生了大量的具有鮮明個性風格的動畫作品和優秀動畫家。
2.中美動畫藝術表現形式比較分析
以下從《寶蓮燈》和《花木蘭》的民族性、故事取材和情節、表現手法三個方面來看中美兩國的動畫藝術表現形式。
2.1 動畫的民族性
藝術是豐富多彩的,每個民族的藝術,總是要打上自己民族的文化烙印,每個藝術家總要表現出自己的民族文化意識和個性特點。②
具有民族特性的作品《寶蓮燈》,歌頌了人類最高尚的母子之愛,充分體現了中華古老的民族精神。
美國因其歷史短暫,本土原創題材少,曾借用中國古代的民間故事進行動畫再創作,制作了動畫片《花木蘭》。迪斯尼公司的《花木蘭》,充分展開想象能力,借用中國古代花木蘭的故事形象,演繹出具有美國式傳統獨立、好強、叛逆精神的人物內核,將現代理念融入古老的傳說中,重新塑造出一個善良、勇敢、獨立的美國式花木蘭形象,大受歡迎。
縱觀中國動畫發展歷程,輝煌的主要原因是對民族特性的挖掘和表現。中華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五十六個不同的民族,文化底蘊深厚,使中國動畫尋找到了自身獨特的語言表達系統,形成了具有民族性的風格。美國的歷史短暫,不過幾百年,但動畫卻具有特定的民族化語言,形成了美利堅民族樂觀進取的個性:對自己深信不疑,把依靠自己作為哲學信條。美國人勇猛、堅強的冒險精神和代表權利、意志的父親精神使他們相信:不冒險就不會有大的成功,膽小鬼永遠不會大有作為。
2.2 故事取材和情節
《寶蓮燈》取自于中國古代神話傳說,講述了一段子救母、母子之情的動人故事,劇情跌宕起伏,帶有強烈的神話色彩,人物有傳統神話故事中的王母娘娘、仙女、天上的各路神仙、地上的土地神等,使得整部片子故事情節緊湊、有看頭,這主要得益于中國的幾千年文明,歷史源遠流長,其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豐富多彩,具有較濃郁的中國色彩,是動畫取材永不枯竭的源泉。這些神話故事和傳統故事改編成的動畫更能深入人心,打動觀眾。
改編選自中國詩詞題材的《花木蘭》為我們重新塑造了一個勇敢、善良、自立的新時代花木蘭形象,情節上具有中西結合的味道。
相比中國,美國歷史短暫,題材較少,所以美國動畫片創作視野開闊,選材無地域之分,《花木蘭》情節曲折,生動有趣,引人入勝,注重細節的刻畫,做到了雅俗共賞。還有許多成功的改編作品,像《圣誕之夜驚魂》選自西方文化中耳熟能詳的節日文化,為我們營造了一個帶有恐怖片色彩的童話故事;根據《圣經》舊約中的“出埃及記”故事改編的《埃及王子》,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在將嚴肅、神圣的題材作為創作藍本的選材思路方面都達到了一種讓人刮目相看的境地;改編自法國古老神話的《美女與野獸》等影片均獲得了成功。但是相比改編中國詩詞題材的《花木蘭》,《寶蓮燈》的節奏較為緩慢,情節簡單,對沉香的描寫缺乏性格的內在依據和行為的發展過程。
2.3 動畫的藝術表現手法
《寶蓮燈》在藝術表現手法上受繪畫和戲曲的影響,使得故事結構由發生、發展、高潮到結局,環環相扣、一絲不茍、完整飽滿,比如人物(沉香、二郎神等)的臉譜化處理,明確表現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狀態。從沉香與二郎神的打斗場面中,我們清楚地看到戲曲的程式化動作對動畫片人物設計的深刻影響,還有與動作節奏一致的、鏗鏘有力的鑼鼓點等戲曲音樂,都體現了中國動畫藝術的戲曲化風格。
《花木蘭》的人物造型線條簡單而具有神韻,充分體現了美國二維動畫的線條流暢、細膩。流暢的動作與畫面、人物的語言恰到好處的結合起來,活靈活現地把花木蘭的性格特征表現出來,這說明美國動畫片的動感較強,人物的運動、畫面變換的流暢性和豐富性明顯。《花木蘭》中多次出現大型場景,如萬民叩拜的畫面,是運用數字技術與電影技術的結合,使畫面更趨逼真形象,得益于20世紀末科技的發展,體現了美國高科技的深厚功力。
我國動畫的表現手法形式多樣,有剪紙、水墨、木偶等,隨著時代的進步及與世界的接軌,除了繼承傳統外,還要學習外來先進經驗。《寶蓮燈》是我國首部模仿迪斯尼風格的作品,但是相比一直以大片的形式出現,制作成本高,制作精良,采用了先進的技術,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堆砌而成的美國動畫片來說,我國目前的動畫片在技術表現手法上還有一些不足之處。
3.中國動畫展望
通過對《寶蓮燈》和《花木蘭》從動畫片的民族性、故事取材和情節、藝術表現形式的對比分析看中美兩國的動畫藝術表現形式,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出兩個不同的民族在動畫的認識上是不一樣的,藝術表現形式也是不同的。過去我們可以很驕傲地說中國動畫在世界動畫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今天由于種種原因我們落后了,我們的動畫長期以來處于要民族風格還是要與全球 “接軌”的兩難境地。
隨著科技的發展,西方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大量地運用現代的科學技術手段,將科學與藝術充分結合,并運用在當今的影視動畫中,為動畫藝術提供了更多的表現手段和素材,從而提升了動畫片的品質,使動畫不僅僅是兒童的專利。美國動畫片除了在世界動畫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還一直引領著世界動畫片的潮流和發展方向。我們應借鑒其在表現手法、數字化藝術等方面的創新,來服務于國產動畫。
中國的動畫創作藝術性都很強,但相對西方國家來說市場意識薄弱,還沒有真正走出一條商業、產業發展的道路,面對來自外國動漫產業強勢的沖擊,我國政府高度重視國產動畫的發展,頒發了一系列文件,目的是從體制、政策、市場管理上支持動畫產業的發展。
4.結語
雖然中國動畫在世界舞臺上曾經有過光輝的一頁,但是相比美國的動畫藝術我們還比較落后。不論是在題材上還是技術表現手法上,我國動畫都應該挖掘自己的本土特色,不斷與美國和世界先進國家看齊。隨著對動畫的關注意識增強和我國綜合實力的增長,動畫產業被列入新的產業,國家、政府大力扶持,并給予政策扶持,我們相信中國動畫發展的春天即將到來。
注釋:
①②劉小林,錢博弘編著.動畫概論.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
[1]孫立軍.動畫藝術詞典[Z].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3.
[2]張慧臨.二十世紀中國動畫藝術[M].西安: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02.
[3]孫立軍主編,馬華編著.影視動畫影片分析[M].中國宇航出版社,2003.
[4]胡智鋒著.影視文化論稿[M].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1.
[5]劉平云著.販賣卡通[M].廣東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