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玨 毛 敏 謝 波 馬宏躍
(南京中醫藥大學 藥學院,江蘇 南京 210046)
藥學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現狀思考
王 玨 毛 敏 謝 波 馬宏躍
(南京中醫藥大學 藥學院,江蘇 南京 210046)
隨著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眾化進程的加快及高校畢業生就業制度的改革,大學生就業問題已成為高校、社會、大學生及家長關注的重點。藥學類畢業生是高校畢業生中的一類特殊群體,受大學生自身素質及社會發展需求等因素影響,其就業矛盾也日漸凸顯。作為醫藥高等院校,對藥學類畢業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已成為提升學生職業競爭力、培養國家醫療衛生事業需要的高素質人才的重要教育途徑。本文主要介紹藥學類畢業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對此作出分析。
藥學類大學生 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現狀
當前,隨著高等藥學教育趨近大眾化、醫藥就業市場形勢和就業政策發生深刻變化,藥學類大學生就業問題已成為高等醫藥院校關注的重點。不少院校已開展了對大學生的就業指導教育,以提升學生職業素質、幫助大學生適應就業市場需要。但目前對藥學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工作仍面臨較多問題和困難,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進一步強化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的教育效果,已成為高等醫藥院校教育者和就業工作者積極探索的主題。
當前,醫藥就業市場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醫院、藥監部門等事業單位用人已經飽和,醫藥企業也進行了重大調整,就業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特別是2009年伴隨著全球金融危機對世界各國經濟的影響,大學生的就業問題也面臨著更大的挑戰。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經濟,藥學類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對市場需求、變化的敏銳度相對滯后,為學生提供的就業信息不夠全面,渠道不夠通暢。現在用人單位對人才的要求,除對應聘者的專業理論水平、實際操作能力等有基本要求以外,對于溝通能力、創新思考、工作適應能力等非智力因素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這是就業指導的重點和難點。
我國對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研究和指導起步較晚,大多數學生到了大學才接觸到有關內容。不少學生自我追尋意識淡漠、體察環境能力較差、目標引領不明確、魅力人格不強、終身學習毅力不足、主動就業觀念不強,進而職業定向不清晰、定點不明朗、定位不準確,自然也就無法定心于自己職業,甚至出現就業心理危機。
在中國傳統家庭中,不少家長承擔了較多保護者和干預者的不合理角色。從子女入學學校、填報志愿的選擇,到子女職業的選擇,可以看到家長較多干預的痕跡。一些家長自身職業觀念不正確,認為子女上了大學以后要留在大城市,小城市不予考慮;要在東部發達地區,不去西部地區;要進醫藥事業單位,不去醫藥企業;要做管理干部,不做一線生產、質檢工人。這樣子女才算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才對得起父母辛苦十幾年的養育。在職業發展途徑方面,一些家長根據傳統觀念,倡導終身制職業、一線式職業,完全不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現狀和易變性職業發展時代的要求。家庭因素錯誤的引導,造成了部分藥學類學生面對就業時主動性差、依賴性強、責任感低、自我認知缺乏、職業目標模糊、期望值過高,選擇職業時重名利、重地位,甚至出現“無業可就”、“有業不就”的狀況。
目前,醫藥院校對藥學類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工作已逐漸普及,但仍存在較多不利于指導工作開展的情況,主要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1.重視度還不夠,理念上存在差異。很多高校還停留在學校只管教書育人的理念中,缺乏市場競爭意識,缺乏主動推銷藥學人才意識。管理不規范,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未將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內容納入;普遍設置了就業指導教研室,但有的掛靠學生工作處,有的掛靠教務處,還有的掛靠心理系等,管理混亂。人力、資金投入也還不夠,對職業測評工具的購置、學生實踐訓練的經費投入都不充分。
2.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教育的內容和形式都有待進一步完善。其內容重理論、輕實踐,引用資料及案例比較陳舊;重視對學生就業信息的灌輸,而忽視對學生個性的塑造和職業競爭力的培養;對醫藥市場的現狀把握不足、信息不暢,缺乏對地方經濟發展和人才需求變化趨勢的了解;目前還沒有針對醫藥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的統一教材;對于藥學類學生的職業測評工具開發滯后。職業指導形式單一,以上大課及講座為主,很少有對學生個體的指導,針對性不強。
3.沒有建立起科學、規范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體系。職業指導是貫穿于人的一生的連續教育過程,但不少院校注重抓兩頭(新生入學教育、畢業生就業指導),而忽視過程中對學生個性的塑造、對職業能力、職業素養的訓練與培養,全程化指導的教育體系尚未形成。重視專業知識的傳授和就業理論、政策的灌輸,忽視學生實踐機會的創造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全方位指導的教育體系尚未形成。重視第一課堂的教育與引導,忽視校園文化、教學實習基地和用人單位的育人作用,立體化的指導體系未形成。
4.師資力量薄弱,專業化程度不高。多數高校未嚴格按照師生1:500的比例配備專職就業指導人員;從事藥學類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教育的老師多為學院負責學生工作的黨委副書記、輔導員,基本上都不是職業生涯規劃相近學科出身,也沒有經過系統、規范的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培訓,理論功底不深,對市場信息的敏銳度不強,對畢業生就業質量的追蹤調查不夠深入,專業化程度不高,難以達到職業生涯規劃應有的效果。
針對上述問題,我們需要重新審視對藥學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工作,根據藥學類人才及醫藥院校的特點,構建全過程、多方位、立體化的職業生涯教育與指導體系,科學、合理、系統地開展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
將藥學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納入人才培養體系,努力形成全員育人的格局。建立和健全職業生涯教育與就業指導的組織機構,成立專門的針對藥學類畢業生的,集教育、管理、咨詢和服務為一體的機構,配備相應指導人員,給予充裕的經費支持。
職業生涯規劃涉及人的一生,在大學階段,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也應從大學新生入學開始直至畢業。
1.加強課程教學工作。要結合市場需要和藥學類大學生的成長規律,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和課程設置,從一年級至四年級分階段、分步驟,有計劃地開展教學;在教學內容方面要根據醫藥市場特點,充分挖掘最新信息;在教學方法上要改變傳統理論灌輸形式,加強互動與實地調研;充分、合理地利用職業測評工具。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培養一批專業、高素質的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教師。加強對教師的授課能力和職業培訓,提高其理論水平和研究能力。促進教師隊伍的多元化,針對就業指導教師多為輔導員擔任這一現狀,吸納管理學、社會學、心理學、人力資源管理等專業人才進入教師隊伍,邀請相關醫藥企業、事業單位人力資源部門負責人作為兼職教師和職業顧問,以增強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與就業指導的針對性,強化教育效果。
1.加強對藥學類大學生的個體指導與咨詢。設立藥學類大學生“職業咨詢室”或“職業指導工作坊”,充分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征和綜合素質,開展職業測評,幫助學生制定和調整職業規劃與大學學業規劃,指導學生開展相關職業訓練,有針對性地進行個體教育、咨詢、指導與服務。
2.發揮第二課堂育人作用,搭建實踐學習平臺。職業生涯教育與就業指導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需要學生進行積極的職業探索和訓練。應成立相應的職業發展社團,建立各類圖書資料室、就業信息網站,開展“職業論壇”、“職業訓練營”、綜合素質拓展等實踐學習活動;加強創業教育,引導學生積極開展“挑戰杯”創業計劃大賽、模擬創業試點等,以增強學生的職業敏感性,提升職業競爭力。
3.加強對藥學類畢業學生的跟蹤就業指導。在藥學類學生畢業后學校仍然要進一步指導,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新的崗位;通過跟蹤就業指導來評價其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的教育效果,對在校學生的就業指導教育提供更有價值的指導信息;加強與藥學類畢業學生的溝通與互動,邀請這類學生加入到學弟學妹職業指導,以同伴教育的方式強化教育效果。
4.充分利用教學、實踐基地,加強學生醫藥行業的實戰訓練。學校應加強與醫藥行業單位的合作,積極搭建平臺、整合各類資源,指導學生開展模擬招聘、就業見習、崗位體驗等活動,提升藥學類大學生的職業意識與能力,同時也能更客觀、全面地了解用人單位及就業市場現狀,豐富就業信息資源,為學生職業選擇提供依據和更有價值的參考信息。
5.加強與家長溝通交流,發揮學校、家庭聯動教育的作用。充分利用家長在子女職業選擇參考者角色,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與交流,轉變部分家長自身不正確的擇業觀,在對子女的職業能力培養和規劃方面與學校教育思想達成一致。
在藥學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教育過程中,要堅持理論學習與個性鍛造相結合,專業能力與職業能力培養相結合,課堂學習與實踐鍛煉相結合,集體教育與個體咨詢相結合,就業指導與管理、服務相結合,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結合,將平面的、階段性的、表面化的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工作轉變為立體化的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體系。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藥行業管理的逐步規范化,醫藥領域發展前景更加廣闊,藥學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工作挑戰與機遇并存。面對新時期大學生就業的形勢,開展全過程、全方位、立體化的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教育,有利于進一步鞏固藥學類學生的專業思想、深化專業知識的學習;強化個性培養、提升綜合素質;掌握就業本領,提高職業能力,盡快適應工作后的角色轉變,為祖國醫藥事業培養出合格的藥學類人才。
[1]趙健.多維度構建大學生就業指導體系[J].工會論壇,2008,14,(3):20-21.
[2]趙崇鐵,沈小友.提高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效果的思考[J].福建中醫學院學報,2008,(7):27-30.
[3]王仕松,胡向紅,郝俊霞.大學生職業指導教師專業化的路徑探析[J].高教論壇,2008,(9):66-67.
[4]王曉巖.建立全程就業指導體系提升大學生就業競爭力[J].現代教育科學,2008,(2):54-59.
[5]許亞玲.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現狀與對策[J].遼寧醫學院學報,2008,6,(3):56-58.
[6]吳紹琪,陳科.當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問題與完善途徑[J].文教資料,2008,(1):17-22.
[7]郭振友,李勝聯.高等醫學院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現狀與思考[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9,(9):16-18.
2009年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項目編號09SJB880122。
馬宏躍,09SJB880049,基于電子商務平臺的大學生自主創業培育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