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紅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九江職業技術學校 528203
眾所周知,作為母語課、基礎課,語文課程對職校生的思想形成,人文素養和生存適應能力影響深遠。但語文課程在職校沒有得到各個方面的重視是不爭的事實:如學生不想學習語文,學校領導隨便刪減課時等現象比比皆是。
產生這種現象的深刻原因是:長期以來,由于國家對職高教育的不重視,職高語文教學沒有屬于自己的教學教研和測評體系,甚至是沒有簡單的教法研究和資料,許多老師只能生搬硬套普高語文教學的模式,沿襲普高語文學科知識的系統化,不能靈活處理語文與專業知識技能的關系,違背學生感受和教育規律,把職高語文教的過深過難;而有的教師則隨意敷衍語文課堂,草率了事。這兩種情況都造成”職高生不想學語文,學校領導認為學了語文也沒用”的現實困境。而困境的根源則是:職高語文教學無法讓人看到成效。
顯然,“職高語文怎么教更有效?”已經是職高語文教師無法回避的現實問題。
毋庸置疑,有效與否是以是否達到教學目標為基準。以前的困境在于許多老師不重視或忘記了職高語文教學的目標,忘記了《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對教學的指引和要求。
大綱中明白指出語文課程任務是“指導學生正確理解與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和思維發展,加強語文實踐,培養語文的應用能力,為綜合職業能力的形成,以及繼續學習奠定基礎”。
對此,我的理解是:“正確理解與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是一項難以立竿見影的需要潛移默化的長期工程,它需要其它形式的載體來實現,如果把它作為主要的訓練,必然把學生陷入比普高學習更讓他們無法接受的境地。由此,我們必須“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和思維發展,加強語文實踐,培養語文的應用能力”;在實踐活動過程中“為綜合職業能力的形成,以及繼續學習奠定基礎”。
《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還指出:“基礎模塊、職業模塊和拓展模塊均從閱讀與欣賞、表達與交流兩個方面提出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通過語文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文的能力。”
顯然,大綱認為:要想提高語文課的教學效率,真正提高學生學習語文、運用語文的能力,最終要通過語文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文的能力。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要走出職高語文教學的困境,必須在語文實踐活動中來探索職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學生校園的學習是為以后就業和生活打基礎的,但單調的課堂教學會很容易讓學生忘記這一點。因此相反,許多學生把學習當做老師強壓的無聊的任務。但如果真正進入職場,面臨種種需要解決的問題,需要用到語文時,任何曾經浪費時光的學生都會體會到:“書到用時方恨少”。但如果讓學生畢業后才意識到要認真學習語文,為時已晚,因為三年已經過去。結果是,三年的職高語文課堂對師生都是一種浪費。由此,迫切的課題是:怎樣讓學生在學校就感到“書很少”并因此不得不去努力?
恩格斯說過: 社會一旦有需要,則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需要”是人的活動的內在動因,正確認識人的需要是直接關系到正確認識人的利益、價值、信仰、 理想、目的以及如何提高人的索質,如何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等等一系列重大問題的基本理論前提。由此,能否在學校創設一種迫切需要,讓這種需要推動學生去學語文?毫無疑問,這就是探索職高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本源方向。本人認為,最能創設這種需要的形式應該就是語文實踐活動。
兩年的教學實踐發現:把職高語文課堂改造成實踐活動課,以此為載體,讓語文學習成為一種順其自然的事,更能實現職高語文教學的有效。以下是本人的一些探索:
1.班級管理是語文實踐活動的大課堂。
班級管理就是一個企業生活的縮影,許多職業高中把班級以公司命名,道理正在此。班級也是學生校園生活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學生的學習起居人際關系都以班級為主要范圍,班級是學生成長的搖籃。因此職高生的語文活動通過班級的活動開展最容易也最有效,可以于無形中見成效。為此語文老師(如果是班主任更好)可以根據學生三年的班級成長中需要面對的事情分類別分階段設計學生的語文活動。如:階段目標:一年級,班級內部管理、校內活動涉及的語文活動;二年級,社會實踐,企業見習,招聘,畢業材料,實習創設的語文實踐活動。
如下表格(一)是一年級部分語文實踐活動內容:

表格(一)
本人認為,班級語文實踐活動大體上有如下歸類:
■ 班級管理日常文書——請假條、留言條、證明(遺失校卡);各類申請書、違紀說明書、犯錯檢討、保證;
■ 班級管理意見、建議書、;圖書財務的借條、領條、收條;推薦材料
■ 班會活動文書:主題班會策劃、活動方案、節目串詞、開篇,結束語;
■ 班級文化建設墻板、對聯 宣傳語、墻報的設計,出刊;圖書角征名、
■ 期末自評、仿寫老師評語、實習總結、應聘面試講話、
■ 讀后感、觀后感、影評、博文、歌曲欣賞、攝影解說詞、
■ 主持人開場白、串臺詞、文藝晚會主持人救急、國旗下講話、領獎感言、
■ 運動會動員演說、入場詞、口號、記者通訊稿、消息、
■ 為同學慰問短信、賀信、聚會祝語、生日感言、點歌詞
■ 文藝活動策劃、主題設計、小品劇本、成果展示策劃、新聞熱點討論、
■ 創業構想、活動預算報告、人員調度安排
2.在學校實踐活動中探索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學生會競選,國旗下講話,起草《校園文明公約》,《學生會成員職責》、為校運會寫稿件,這些實踐活動激發了學生創造熱情。例如校運會寫稿:我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步,開運動會前觀看以前運動會,老師提醒寫作的角度,學生收集有關運動會的通訊稿寫作類別、寫法;第二步,收集整理班級學校將要進行的項目,整理篩選出自己想要追蹤的項目和運動員,先預寫出大概內容在班上讀出來,這樣既練筆,又鼓舞了運動員,還創設了一種輕松的氣氛;第三步,老師提醒寫作的學生怎樣注意捕捉現場的信息,怎樣抓住新聞的亮點,怎樣迅速形成文字搶先投稿等等;第四步,運動會中,老師及時提醒及時點評及時鼓勵。第五步,運動會完后再收集他們現場的稿件,進行評論獎勵。這樣通過一次與運動會同步的語文實踐活動,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寫作熱情,提高了寫作的質量。開展這樣一次運動會中的語文實踐課,和枯燥的老師課堂講授的效果相比,兩者的有效性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3.從專業學習特色中尋找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語文教師可以專業為突破口,巧妙地把語文與專業聯系起來,發掘語文課與專業課的聯系設計語文實踐活動課,使學生喜歡并重視語文學科。如對旅游專業把語文與旅游相結合設計“導游解說”活動,“旅途活動主持”,某個景點文化背景解說等。例如可以以教材為資料,解說《赤壁賦》赤壁景點,利用《荷塘月色》解說一段“清華大學游”等;甚至找到課本《這就是張家界》解說。而對工藝美術專業則要他們畫出文字里的畫面人物場景,例如畫《靜女》許多學生都畫得惟妙惟肖,富有情趣。會計專業則加強練字實踐活動,特別是正楷書寫。例如,寫借條領條比賽,看誰最快最好。企業管理專業則多設計演講策劃等活動。這樣,把文化課與專業課融合,很受學生歡迎,從而有效實現了教學目標。
4.課后讀寫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參與語文實踐活動的機會
學生僅僅靠上課的時間是不可能大面積提高語文學習成績的。教師要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語文功夫在課外”大量的閱讀對提高我們的語文水平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作為語文教師必須為孩子們構建一個開放的語文學習體系。我的主要做法是:
讀書課,評書課,談寫讀后感:把每班學生分為若干組,每小組六人左右。每個星期組內交流一次讀書心得,大家聊聊自己最喜愛的作品,評出全班喜歡的作品,評出全班最優秀的讀者。郭敬明,韓寒,張愛玲的作品最受喜歡。多名學生等成為了班上“讀書之星”,他們代表學校參加市區比賽獲得很好名次。
鼓勵學生寫短評論、寫博文,或評述班級發生瑣事。辦班報,向校園廣播臺投稿。大家最喜歡的事是相互欣賞評論博文。例如上海世博,日本地震期間學生的語文課就直接寫博文,靈活創造,不拘一格,學生非常喜歡。
5.以節目為載體,將語文教學融入活動之中
“新大綱”明確指出:“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的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在實踐中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避免繁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練習。”節目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語文課可以以節目為載體,將語文教學融入活動之中。例如“故事會”、“朗誦比賽”、“成語接龍” “辯論會”等,可以巧妙地把語文教學中的“習作訓練”這塊難啃的“骨頭”滲透到活動中,這樣學生興趣濃,有容易找到成就感。例如辯論。我收集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辯論賽視頻,學生先嘗試同學間辯論,覺得無話可說了,或糾結在一個點上難以進行了,就看視頻,學習、分析。然后再辯論。例如,我們進行這樣一些辯題:《生男孩女孩更幸福》《職高生需要不需要文化課》《金錢能不能使人更幸福》《金錢是不是萬惡之源》《通才專才更容易成功》《玩物喪志玩物不喪志》等。學生投入積極,大家不但學習了辯論知識,還在參與中鍛煉了思維、口才與膽量。學生感到很有收獲。
6、在實習求職中開展語文教學實踐活動。
職高生相比普高有很強的實踐性。三年學習期間有大量的的見習實習。并且相比普高生而言,他們很快要面臨社會選擇。所以,他們更需要盡快具備實際的語文應用能力。因此,語文老師要抓住每一次可能的語文應用機會,適時布置學生學習實施語文實踐活動。例如,有一次,一年級全年級參與大型家具展工作人員招聘,我們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我提前提醒學生搜集相關企業用人信息要求,上網收集相關應聘常識;第二,在課堂上模擬招聘現場,簡評指導怎樣寫自我簡介,怎樣應對面試提問。通過這樣模擬后,學生有了幾分底氣,不至于舉手無措。第三,面試現場也是語文課堂。面試間隙,語文老師仔細觀察情況,聽取不同學生的應聘感受,針對學生的困難現場指導。第四,面試過后,及時開展面試交流活動課,讓學生談親身體會,談經驗教訓,老師針對案例點評。這樣,不斷有針對性交流活動中,學生能在吸取教訓、總結經驗中不斷提高處事能力和語文能力。
案例:第一次招聘會,有一個其貌不揚的女生第一輪就特別順利被聘上。很多自認為相貌較好的在學校班級中較活躍的學生納悶。后來交流比較分析得知,那個女孩的推薦材料一眼吸引了面試的經理,因為她的內容簡要很有針對性。第二輪,又有一個體型較胖的女生聘上了,更讓他們不解。后了解,因為這女生在面試現場落落大方,語言自信沉穩。……就這樣,幾次的家具展,就是幾次的語文實踐活動課,學生在實踐中感受了語文的用處,也提高了語文的能力。
總之,職業高中的教育教學目標是為社會培養大量的初級、中級技術人才,絕大部分學生畢業后將直接步入社會從事社會實踐工作。上職業中學的學生文化基礎相對較差,學習興趣不濃厚,學習的主動性不強。要想使職高生肯學,樂學,要提高語文課的教學效率,并真正提高學生學習語文、運用語文的能力,就必須發揮語文教學的實踐性,把傳統的語文課堂設計成不拘一格的實踐活動課,在語文實踐活動中來探求并實現職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注:主要來自網上閱讀)
[1]《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 人民教育出版社 網上查閱.
[2]《在語文實踐活動中完成教學任務》 中學語文教學資源網栗溪職高 焦炳祥.
[3]《談談用語文實踐活動拯救職高語文教學》新浪博文 廣德職教中心 劉文勝.
[4]《職高語文教學改革之我見》 溧陽職教中心 博文 孫春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