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
(安徽省皖西衛生職業學院婦產科教研室,安徽六安237005)
人工流產手術是夫妻避孕失敗的一項補救措施,是目前我國控制生育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回顧性分析婦產科收治的終止妊娠患者的臨床資料,比較傳統的人工流產手術與無痛人工流產手術的臨床療效,選擇出一種相對安全、有效、快捷、副作用小的措施,以減少手術帶來的并發癥和不良反應。
選取皖西衛生職業學院2006年7月~2009年9月收治的136例行無痛人工流產術患者的資料記為治療組,選取同期收治的46例行傳統人工流產術患者的臨床資料作為對照組。治療組年齡18~37歲,平均(25.3±3.8)歲,對照組年齡17~42歲,平均(23.6±4.2)歲?;颊咄=洉r間均≤10W,尿HCG(+),經過B超檢查證實為宮內妊娠,患者無藥物、食物過敏史,心、肝、腎功能未見明顯異常。兩組患者在年齡、停經時間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按照患者本人的意愿選擇人工流產的方式,比較兩組患者術中疼痛情況及手術并發癥發生情況。
傳統的人工流產方法:按照節育的手術常規進行負壓吸宮手術。
無痛人流手術:患者術前6h禁食水,排空膀胱,取截石位;術前開通靜脈通道,5%葡萄糖500mL靜脈點滴;備好人工通氣、氧氣、面罩和必要的搶救藥品,如地塞米松、阿托品、多巴胺以及呼吸興奮劑,由麻醉師監護患者的呼吸、血壓、脈搏;常規消毒術區(外陰、陰道),鋪無菌巾,靜脈注射芬太尼50mg,后靜脈注射丙泊酚2mg/kg,總量在100~150mg;抬高患者下頜,調整頭部位置,保持呼吸道通暢,用面罩給予高流量吸氧,給藥后10s后患者意識喪失,即可行負壓吸引術流產常規操作[1]。
滿意:患者完全不痛,表情自然安靜;顯效:患者有輕微疼痛,比較安靜。有效:患者有輕微疼痛,并有輕微亂動;無效:患者呈持續性疼痛,并伴有大聲呻吟。麻醉滿意度=(滿意例數+顯效例數)/總人數×100%。
應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組患者術后疼痛情況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中疼痛情況比較
治療組有2例患者出現一過性低血壓并伴有呼吸變慢,血氧分壓降低到87%,立即抬高患者下頜,保持呼吸道通暢,給予高流量吸氧,很快恢復正常,出現子宮穿孔1例;對照組有2例出現子宮穿孔。隨訪1年后,兩組患者在術后宮頸粘連、宮腔感染、閉經、繼發不孕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目前臨床上常用的終止早孕的方法主要有傳統的流產、無痛流產以及藥物流產。傳統的流產手術時間短、手術成功率高、陰道流血少等,但是手術過程中患者會感到惡心、嘔吐、面色蒼白、心悸甚至會出現心率變慢等人流綜合征。對于初孕婦女由于宮頸口較緊,宮頸擴張會比較困難,容易刺激迷走神經興奮并引起人流綜合征,最好采用無痛人工流產手術。無痛人工流產是在傳統的手術中加用一種短效、快速的靜脈麻醉藥,目前應用較多的是異丙酚[2],目前該藥已廣泛應用于手術過程中,孕婦感覺良好,鎮靜效果肯定,但是沒有宮頸擴張作用,手術進行過程中患者容易出現躁動,并影響術者的操作,甚至會損傷子宮,而這是手術成功的關鍵,同時異丙酚有一定的減慢心率的作用[3]。在手術過程中應用山莨菪堿可以減少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產生,以防止靜脈麻醉過程中呼吸道阻塞,并能夠改善使用丙泊酚所造成的心動過緩和心血管抑制,并有一定的擴張宮頸的作用,以減少對宮頸的刺激。無痛人工流產手術與傳統的人工流產手術相比鎮痛效果明顯,手術安全性高,更易被患者接受,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莊心良,曾因明,陳伯鑾.現代麻醉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481-483.
[2]胡春艷,朱麗敏,王銳齊.安定、平痛新、利多卡因、阿托品聯合應用無痛人工流產86例臨床觀察[J].中醫藥衛生,2005,6(3):29.
[3]王萍,張麗潔,王艷華.無痛技術在婦產科手術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4,20(4):239.